安全是發展的基礎,穩定是強盛的前提。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雖然面臨復雜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以及艱巨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頂住壓力、克服困難,著力擴大內需、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有力推動中國經濟在爬坡過坎中銳意前行。
過險灘、闖難關,謀發展、促改革……回首一年不平凡的歷程,中國經濟在外部環境動蕩不安、內部“三重壓力”加大的復雜局面下,頂住了壓力,穩定了規模,提升了質量,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以改革為先導、向改革要動力、用改革添活力,這是中國發展動能澎湃的重要原因。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日前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要求“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國產大飛機C919完成商業首飛,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玲龍一號”反應堆核心模塊完成出廠驗收,我國自研海底地震勘探採集裝備“海脈”實現產業化制造……2023年以來,科技創新捷報頻傳,科創成果接連涌現,為助推高質量發展、澎湃經濟新動能,激蕩著無窮力量。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明年工作時指出,要“先立后破”“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准了就抓緊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這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
擁有2500萬個零部件、總電纜布置長度達4000多公裡的我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命名交付﹔首套自主可控抽水蓄能電站勵磁系統通過鑒定,實現“芯片級”自主可控﹔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外貿“新三樣”憑借新技術、新產品脫穎而出,揚帆出海、叫響全球……一系列成就和突破,刻印下今年以來我國實體經濟加快恢復向好、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的堅實步伐。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物質支撐。
做好經濟工作,“穩”和“進”辯証統一、互為條件。 新時代以來,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2023年經濟工作,給出“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的重要判斷。在劈波斬浪中前行,在攻堅克難中蝶變,2023年的中國經濟又一次在風浪中成長,在磨礪中壯大。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刻分析當前經濟形勢,認為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會議指出,綜合起來看,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要增強信心和底氣。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中國經濟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擴內需優結構,改革開放全面深化,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近日,由國資委指導舉辦的“中藥產業鏈沙龍”在雲南昆明舉行。與會領導、院士專家、企業代表聚集一堂、展開對話,推動行業開拓新思路、探索新實踐、形成新突破,為中醫藥傳承凝聚共識、共謀出路,助力中醫藥創新發展。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旨在加快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示范應用和推廣,進一步促進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過程中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方案》明確了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重點方向、保障措施、組織實施方式等,同步啟動2023年首批示范項目申報工作。
電子商務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網上零售額13.79萬億元,其中,中國網絡零售市場重點監測電商平台累計直播場次超1.2億場,累計觀看超1.1萬億人次,直播商品超9500萬個,活躍主播近110萬人。
近年來,酸奶機、破壁機、空氣炸鍋等小家電成為眾多消費者的家庭“標配”,也為家電市場創出一片新藍海。雖然價格低、體積小、簡單好用等特點讓小家電成為家電消費市場的新寵,但質量參差不齊、售后難以保障等情況也隨之而來。
上半年,我國家電行業企業實現營收9145億元,同比增長7.1%﹔實現利潤674.9億元,同比增長20.2%。隨著存量持續更新、優質供給不斷擴大,家電消費潛力、家電產業發展潛力都有望獲得更大激發。
日前,中央財辦、中央農辦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中央財辦等部門關於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加快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作出部署,旨在加快建設高效順暢的農村現代流通體系,促進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隨著農村電商的迅速發展,我國農村流通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將於8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舉辦。本屆大會以“開放創新 聚享未來”為主題,140余家國內外機器人企業將攜近600件展品亮相,大會還將首次全館打造“機器人+”制造業、農業、商貿物流、醫療健康、極限環境應用等10大應用場景板塊,助力推動機器人應用向更深更廣拓展。
日前,交通運輸部發布了有關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信息。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包括北京、河北、遼寧等17個省份高速公路充電基礎設施覆蓋率超過九成,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網絡日益完善。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今年上半年規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以下簡稱“文化企業”)的營收數據。數據顯示,今年1-6月文化企業營收同比增長7.3%。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農墾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農墾社會化服務+地方”行動方案》(以下簡稱為“兩個行動”),旨在通過集成推廣高產高效技術模式著力提高農墾單產水平,開展社會化服務示范帶動地方提高單產水平,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提供有力支撐。
功能多但操作繁瑣、遙控器按鍵難識別、說明書字太小看不清……“越智能越不會用”是不少老年人在使用智能家電時面臨的難題。 當前,我國人口已經進入老齡化階段。
快遞員、外賣小哥在千家萬戶間風雨無阻﹔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在車水馬龍中奔流不息﹔網絡主播、網紅達人在直播鏡頭下各展其能……今天,越來越多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不斷涌現,依靠誠實勞動和辛勤付出,為美好生活寫下生動注腳,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能。 所謂新就業形態,是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特別是數字經濟和平台經濟發展帶來的一種就業新模式,目前主要分布在交通出行、生活服務、知識技能、醫療分享等領域,具有雇佣關系靈活化、工作內容碎片化、工作方式彈性化、工作安排去組織化、創業機會互聯網化等鮮明特征。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一季度,我國餐飲收入達12136億元,同比增長13.9%,顯示了“煙火氣”加快回歸。
根據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一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8%,相比去年四季度的-2.7%,回升明顯。特別是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6%,比1-2月份加快7.1個百分點,消費復蘇按下“加速鍵”。
民心所向,政之所往。近日,教育部、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提出全面規范培訓機構財務管理,嚴防校外培訓機構退費難卷款跑路,對校外培訓機構資金全流程監管,給學生家長的“錢袋子”系上一根保險繩。
總面積將達到12萬平方米,較上屆增加20%﹔共有來自65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3100個消費精品品牌參展﹔預計各類採購商和專業觀眾超過5萬人,進場觀眾超過30萬人次……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即將開幕,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相比往屆,本屆消博會參展國別數、品牌數和採購商數等指標均有提升,展示著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活力、堅持擴大開放的廣闊胸襟。
最近一段時間,淄博燒烤爆紅網絡。“小串+小餅+大蔥”三位一體的“靈魂吃法”,令眾多網友欲罷不能,也將淄博持續推上熱搜。
近年來,國潮消費持續升溫。一些老字號通過迭代升級閃亮“出圈”,一些新銳國產品牌憑借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迅速崛起,食品、美妝、服飾、家電、汽車等一大批國貨因新穎設計、國風韻味、上佳品質,贏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近日,第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在海南省陵水縣產生擬中選結果,有39種藥品採購成功,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6%,按約定採購量測算,預計每年可節省費用167億元。 確保用較少的醫保資金購買到性價比更優的藥品,讓人民群眾以比較低廉的價格用上質量更好的藥品,正是藥品集採機制的目標所向。
春暖花開,通過在線旅游平台訂好機票和門票,在飽覽大好春光中親近自然、放鬆身心﹔周末臨時起意,通過旅游APP查找城市周邊熱門景點、做好游玩攻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心心念念一個旅游目的地但抽不開身?一些景區發展線上數字化體驗產品,打造沉浸式旅游體驗新場景,用戶足不出戶也能“身臨其境”……近年來,我國在線旅游市場快速增長,既方便了廣大人民群眾出游,也促進了旅游消費、為旅游行業打開了更大發展空間。 在線旅游經營服務是旅游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出游需求、促進旅游消費、帶動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