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舉行常務會議(以下簡稱會議),研究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措施。會議指出,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牽引性帶動性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利於更好釋放內需潛力。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4上半年主要宏觀經濟數據:經過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616836億元,同比增長5.0%。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我國經濟頂住壓力,不僅保持了較為平穩的運行態勢,還持續推進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實現了量的增長和質的提升。
隨著5月財新中國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的發布,中國經濟演奏出一曲振奮人心的旋律。5月財新中國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7,較4月上升0.3個百分點,創下22個月新高,昭示著中國經濟的穩中有進與持續向好的不凡態勢。
黑龍江一家汽輪機廠內,葉片加工智能化車間正在有序建設。企業抓住大規模設備更新的機會,推動智能化改造,將傳統的人工上下料作業、人工檢驗記錄,改造為自動化作業和數字化在線檢測,用“智改數轉”促進智能制造。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4月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當月規模以上工業(以下簡稱“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環比增長0.97%,是近年來月度環比增速的一個高點。 4月工業三大門類增速均有回升﹔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超八成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個月回升或者降幅收窄﹔統計的619種主要工業產品中,363種產品產量增速回升或者降幅收窄……這些數據表明我國工業經濟回升向好積極因素持續累積,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作為反映社會消費情況的重要指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下簡稱“社零總額”)受到廣泛關注。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4年4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整體平穩,積極因素累積增多,延續回升向好態勢。
在全球經濟版圖中,堅持高水平開放的中國猶如一塊磁石,以其獨特而強大的魅力不斷吸引著全球投資者的目光。 今年一季度,我國新設外資企業數量達到1.2萬家,同比增長20.7%。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一季度宏觀經濟運行主要數據。總體看,生產需求主要指標回升向好,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市場信心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成效,我國經濟運行開局良好。
以“共享開放機遇,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正在海南火熱舉行,集聚71個國家和地區超4000個消費品牌,為消費市場注入新活力。 落地中國,聯動全球。
日前,國家郵政局快遞大數據平台實時監測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1200億件,再創歷史新高。 快遞物流事關國計民生,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
11月28日至12月2日,以“鏈接世界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在北京舉辦。展覽設置智能汽車鏈、綠色農業鏈、清潔能源鏈、數字科技鏈、健康生活鏈5大鏈條和供應鏈服務展區﹔515家中外企業和機構參展,其中多家展商已預約第二屆鏈博會展位。
四川省眉山市,忙著採收新一季“斑布一號”竹材的種植大戶李開明感嘆:“賣竹子,純利潤都二十來萬元!”﹔瀘州市納溪區白節鎮趙坪村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聶志君又忙又開心,因為村裡的竹文旅基地開業不到兩個月,第一個國慶長假就爆滿,“忙壞啰!沒想到竹旅產業會這麼火”…… 我國是世界上竹資源最豐富、竹產業規模最大的國家。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讓竹林成為美麗鄉村風景線,近幾年,《關於加快推進竹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相繼出台,旨在推動竹產業加快創新發展,助力現代竹產業體系加快建成,讓“我國成為世界竹產業強國”的目標能夠早日實現。
懸挂在生產設備上空的攝像頭臟了、導致機器視覺失靈,該怎麼辦?對一般人來說,搬來人字梯或腳手架,登高抬手擦抹,是最正常的操作。但是,某公司生產一線的創新小組給出了不同答案。
看短視頻,劇情中被或巧妙或生硬地嵌入商品﹔閱讀公眾號,會發現開頭看似不錯的文章其實不過是一篇推介稿﹔在微信朋友圈,不但有商品廣告,還會不時出現微商的商品鏈接推送……如今,通過社交平台賣貨已經成為非常普遍的事情,不僅商品推介者不再遮遮掩掩,而且這種通過社交平台的銷售行為,隨著技術和算法的進步,正變得“無孔不入”,以明顯或隱晦的方式影響著社交平台的億萬用戶。 社交平台因其便利性,成為很多網絡商家銷售商品的渠道。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在全國范圍內選擇100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聚焦破解綠色低碳發展面臨的瓶頸制約,探索不同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的城市和園區的碳達峰路徑,為全國提供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更好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關乎高質量發展,關乎生態文明建設,關乎維護能源安全,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
企業展展覽面積超過歷屆水平,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數量再創新高,累計意向成交額近突破紀錄……備受矚目的第六屆進博會蓄勢待發,重大展會“朋友圈”再擴容,映射中國市場“磁吸力”更強勁。 從服貿會吸引八方來客,展會規模再創新高,到廣交會萬商雲集,到會人數明顯增長﹔從中國(深圳)跨境電商展到北京國際風能展再到上海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今年以來,全國大型展會輪番登場,細分行業展會接二連三,折射出經濟社會恢復向好的良好勢頭。
10月27日下午,2023媒體融合發展論壇“智慧融媒:趨勢與前沿”分論壇在武漢舉行。聚焦媒體融合發展新科技、新場景、新服務、新發展,參會嘉賓深入交流媒體融合發展的行業經驗,展示科技賦能媒體融合發展最新成果。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發布《中國的遠洋漁業發展》白皮書,向世界全面介紹了我國遠洋漁業的發展理念、原則立場、政策主張和履約成效,分享我國遠洋漁業管理經驗,促進遠洋漁業國際合作與交流。 遠洋漁業對大多數國人而言是遙遠陌生的領域,實際上它與人民生活緊密相連。
10月27日,以“戶外新生活 消費新動能”為主題的2023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開幕式暨高峰論壇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舉行,來自國內外的千余名專家學者及戶外運動產業領域企業代表出席。開幕式上,發布了《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報告(2022-2023)》(以下簡稱“報告”),體育總局聯合多部門共同啟動了“戶外運動 活力山水”行動計劃。
前段時間,江蘇南京一則“5斤小龍蝦變3斤”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商家解釋龍蝦在烹飪中可能會脫水。近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挑選了市面上比較常見的6種口味的小龍蝦開展測評。
保險竟然可以隨便退?“任意險種無條件全額退保”“專業團隊指導,一對一跟單”……近期,一些所謂“代理退保”的廣告頻繁出現,令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受騙。不法分子以“代理退保”等名義,通過詆毀保險產品、承諾更高收益等手段,誘導消費者惡意投訴或舉報保險機構進行退保,以此收取高額手續費,甚至侵佔退保資金,逐漸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
隨著暑期到來,旅游行業迎來了一年中的旺季,汽車租賃市場需求爆發性增長。然而,當前租車市場上的一些亂象,影響消費體驗、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近日,有消費者花15元買了一瓶礦泉水,標簽上寫著“水齡16500±150年”。據媒體報道,市場上這樣特意標注“悠久水齡”的產品並不少見,而且相比一般瓶裝飲用水,普遍售價不菲。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確定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銀灘國家旅游度假區、海南省瓊海博鰲東嶼島旅游度假區等為新一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旅游休閑度假區不斷上新,不但更好滿足了人們的旅游休閑需求,也為旅游市場回暖向好、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0元開網店”“58元開網店”……在網上隨便搜索一下,此類低價網上開店的培訓視頻就能輕易找到。一些廣告宣稱“無需經驗”“無需貨源”“輕鬆兼職賺快錢”“月入萬元”,但消費者普遍反映被商家的虛假廣告、虛假承諾、套路收費所欺騙,投訴要求退費,甚至報警或向法院起訴。
在免稅店、免稅城選購香化、日用品、食品等各類免稅商品,在免稅APP、小程序參與“限時秒殺”“滿減折扣”等優惠活動,如今,這樣的場景屢見不鮮,免稅購物便捷火熱,免稅經濟受到更多關注。 海南離島免稅政策自2011年4月20日實施,截至2023年4月19日,海口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1850億元,購物人數達3428萬人次﹔海南離島免稅店數量增至12家,去年新開的海口國際免稅城是全球面積最大的單體免稅店﹔2023年“五一”假期,海口海關共監管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金額8.83億元,購物人次達10.9萬,分別同比增長120%、158%……一組海南免稅購物的數據,生動折射了我國免稅購物市場活力十足。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們也越來越舍得為孩子花錢。同時,商家也不斷推出專門適用於兒童的具有不少新奇功能或玩法的用品和玩具。
“保密發貨,實時定位”“定位錄音神器,定位誤差小於3米”……近年來,GPS定位神器花樣越玩越多,時有某人被跟蹤竊聽的新聞曝光,引發人們對侵犯個人隱私的深深擔憂,是時候對“跑偏”的GPS加強監管、加以規范了。 簡單說,GPS是一種以人造地球衛星為基礎的定位系統。
當前,新就業形態已成為勞動力市場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越來越多的勞動者受益於新就業形態。隨著平台經濟迅速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人數增多,維護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面臨著新情況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