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設備更新等四大行動作出系統部署。這一重磅行動,不僅是持續提振內需、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的有力舉措,更是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動選擇。
中電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加快建設抗量子計算的新型安全基礎設施﹔西安煤科透明地質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重塑傳統地測業務形態﹔航天新長征醫療器械(北京)有限公司與北京協和醫院,積極推進面向重症急救領域的“人工肺”等高端生命支持設備研制攻關……近日,國務院國資委按照“四新”(新賽道、新技術、新平台、新機制)標准,遴選確定了首批啟航企業,加快新領域新賽道布局、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國有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4年3月份中國採購經理指數(PMI)及其細分數據,3月份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躍升至50.8%,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達到53.0%,綜合PMI產出指數則達到了52.7%,這些關鍵指標均呈現出顯著的上升勢頭,並紛紛跨過了榮枯線,進入了擴張區間,表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加速,市場信心逐步提振,印証了我國經濟正加快復蘇。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
龍年新春,一碗麻辣燙帶火一座城,甘肅天水隨之成為游客春游的重要目的地。為更好滿足游客需求,天水有關部門舉辦麻辣燙美食文化節,蘭州鐵路局開行麻辣燙旅游專列,為迎接游客不少民宿酒店商家房價不增反降……各方全力打造出游場景,增加旅游供給,提升服務品質,讓“小資源”釋放“大效應”,讓“小流量”變為“大留量”。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今年1-2月經濟運行的主要指標數據。總的來看,1-2月份,各項宏觀政策落地顯效,經濟運行起步平穩,延續回升向好態勢,穩中有升。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既是發展命題,也是改革命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賦予傳統生產要素新內涵,極大改變了勞動者與勞動資料、勞動對象間的關系,拓展了機器體系替代人類腦力勞動的前景。
新質生產力是以創新為主導,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是生產力中技術含量最高、發展最活躍、推動力與支撐力最強的部分。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也是在當前時期我國經濟搶抓機遇、佔領產業制高點的必然要求。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同時也是各行各業搶佔先機,開創新局的時刻。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首場“部長通道”集中採訪活動。科學技術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等部委領導就社會各界關切進行了回應。
日前,中央財辦、中央農辦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中央財辦等部門關於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加快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作出部署,旨在加快建設高效順暢的農村現代流通體系,促進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隨著農村電商的迅速發展,我國農村流通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將於8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舉辦。本屆大會以“開放創新 聚享未來”為主題,140余家國內外機器人企業將攜近600件展品亮相,大會還將首次全館打造“機器人+”制造業、農業、商貿物流、醫療健康、極限環境應用等10大應用場景板塊,助力推動機器人應用向更深更廣拓展。
日前,交通運輸部發布了有關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信息。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包括北京、河北、遼寧等17個省份高速公路充電基礎設施覆蓋率超過九成,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網絡日益完善。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今年上半年規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以下簡稱“文化企業”)的營收數據。數據顯示,今年1-6月文化企業營收同比增長7.3%。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農墾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農墾社會化服務+地方”行動方案》(以下簡稱為“兩個行動”),旨在通過集成推廣高產高效技術模式著力提高農墾單產水平,開展社會化服務示范帶動地方提高單產水平,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提供有力支撐。
大國造船加速邁進。繼國產航母和國產液化天然氣(LNG)船成功下水后,我國國產首艘大型郵輪6月初順利出塢,已於7月17日解纜離開碼頭,開始首次試航。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於扎實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明確了城市更新的底線要求。《通知》強調,堅持“留改拆”並舉、以保留利用提升為主,鼓勵小規模、漸進式有機更新和微改造,防止大拆大建,特別提到要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
217個創新高端醫療器械產品上市,實現了高端醫療器械國產突破﹔2018年以來,我國批准上市的進口和國產罕見病用藥達到68個﹔通過優先審評程序,每年有100個以上藥品獲批上市﹔近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54%,我國已成為全球醫療器械第二大市場……一組沉甸甸的數據,仿佛鏗鏘足音,展現出我國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成果顯著,正加快邁向醫藥創新強國的行列。 “我國正處在從制藥大國向制藥強國跨越、從仿制藥為主到創新藥引領跨越、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跨越的重要歷史階段。
夏收夏種時節,全國各地搶抓農時,豐收的喜悅和勞作的繁忙彌漫田間。和以往不同,如今不少田間地頭有了不少新面孔,滿滿的“科技范兒”。
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是一項關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長成才的大事。近日,在國新辦就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未成年人保護問題受到不小關注。
成都海關1月辦理新增海關報關單位備案478家,在逢春節假期情況下,仍較去年同期增長17.73%,單日辦理量同比增長近50%。這樣的案例並非孤例。
孩子花大錢買了玩具卡片,家長能否追回錢款?近日,某地消保委針對一起典型消費投訴發布了相關消費提示,使這一話題受到公眾關注。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民眾生活條件不斷得到改善。
《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綱要》指出,要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擴大服務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著力滿足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消費需求。
近日,魚躍醫療因哄抬血氧儀價格被罰270萬元的消息登上熱搜。據悉,魚躍醫療利用市場供需緊張狀況,大幅提高血氧儀銷售價格,推動了血氧儀市場價格過快、過高上漲,其行為擾亂市場價格秩序,被江蘇省鎮江市市場監管局處以罰款並責令其改正。
“怎麼辦呢?過年東西太多,冰箱實在放不下了”。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不少家庭都遭遇了這樣喜悅的“煩惱”。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消費旺季。今年春節消費市場,處處可見煙火氣:商場裡,時裝店、電影院、游樂場人氣恢復,店員們時不時一路小跑,忙著接待一波又一波的顧客﹔餐廳裡,川菜館、火鍋店、烤肉店人頭攢動,在就餐高峰期,不少門店又出現久違的排號等位現象﹔在街頭,跨年秀、文化節、特色展精彩連連,業態融合刷新消費者體驗,也提升了消費市場的熱度。
一頭是千家萬戶的餐桌,一頭是億萬農民的收入。春節假期臨近,農產品消費迎來一輪高峰。
春節歷來是消費高峰期,卻總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們辭舊迎新、置辦年貨、收發紅包等時機設計騙局,給祥和的節日帶來不和諧音符。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多方發力整治春節市場營銷中的坑人套路,消費者也要心明眼亮主動遠離消費陷阱。
智能電視,以其出色的屏幕表現力,依托互聯網的海量內容資源和可以自主選擇觀看內容的個性化優勢,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作為必不可少的家電選擇購買,可“一充再充”的“套娃式充會員”正把智能電視變成擺設。 “套娃式充會員”,是指盡管消費者在智能電視上充了一個又一個會員,還是很難想看什麼就看什麼。
1月8日,2022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工作正式結束,談判最終結果有望於近期公布。今年共有3種新冠治療藥品通過企業自主申報、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等程序參與談判,其中阿茲夫定片、清肺排毒顆粒談判成功,至此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治療發熱、咳嗽等新冠症狀的藥品已達600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