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財評:我國外貿結構持續優化,延續向好態勢

      日前,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3.32萬億元,同比增長5.8%,外貿穩中向好勢頭進一步延續。 今年以來,面對全球愈加嚴峻的經濟大環境和外需走弱的外貿環境,我國外貿不僅規模保持平穩增長,還進一步擴大了外貿順差。

  • 人民財評:為品牌強國建設增信心、聚合力

      中國空間站1:10模型、國產大型郵輪、目前最高壓力的一體式全功能移動加氫站、世界首台雙結構隧道掘進機……正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的2023年中國品牌日活動上,中國品牌的展品琳琅滿目,讓人們真切感受到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時代脈絡、歷史大勢。 這是自設立以來的第七個中國品牌日。

  • 人民財評:乘勢而上,揚帆海洋經濟戰略新要地

      日前發布的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全國海洋生產總值2.3萬億元,同比增長5.1%,佔GDP比重為8.2%,海洋經濟復蘇態勢強勁。其中,國內海洋水產品產量同比增長4.4%,三大造船指標新承接海船訂單量、完工量、手持訂單量同比分別增長66.9%、13.2%、34.6%,海洋貨運量、客運量同比分別增長40.7%、32.4%,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交付訂單金額為上年同期的4.2倍……在全國經濟運行一季度開局良好整體大盤中,海洋經濟的發展同樣積極因素增多、企穩回升。

  • 人民財評:淄博燒烤爆紅,靠的是為消費者著想

      最近一段時間,山東淄博燒烤頻頻“出圈”,一躍成為網絡“頂流”。5月4日,五一小長假剛過,百度地圖“五一假期出游大數據”發布了《五一熱門旅游景區榜單》和《五一熱門旅游城市榜單》。

  • 人民財評:“五一”消費旺是經濟復蘇的力証

      “五一”小長假,消費有多旺?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全國石油制品、汽車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4.4%和20.9%﹔服裝、化妝品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8.4%、16.5%﹔通信器材銷售額同比增長20.1%﹔家電銷售額同比增長13.9%。此外,第五屆“雙品網購節”前六日(4月28日至5月3日),全國網絡零售額2715.9億元,同比增長15.9%。

  • 人民財評:“五一”旅游火爆彰顯強勁內需活力

      今年“五一”假期,國內旅游市場迎來強勁復蘇。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同比增長70.8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480.56億元,同比增長128.90%,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 人民財評:以數字化賦能農業農村現代化

      鄉村數字基礎設施、鄉村產業數字化、鄉村數字文化、鄉村治理數字化、鄉村數字普惠服務、鄉村數字化人才……日前,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本屆峰會首次設立數字鄉村主題展,重點展示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在數字鄉村建設探索實踐中涌現的典型經驗做法和應用場景,生動展示共享數字化發展成果的美好願景,為建設農業強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助力。

  • 人民財評:擴大內需亟待投資發揮關鍵作用

      穩投資、促消費,是我們著力擴大內需、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車之兩輪”。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增長7.1%,增速分別比上年全年和同期加快2.2個和4.5個百分點。

  • 人民財評:讓經營主體迸發更大活力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我國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8499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5%,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2.2%。這當中,廣大經營主體的奮發有為、積極進取,為一季度國民經濟企穩回升、取得開局良好做出了重要貢獻。

  • 人民財評:織密保障網,精准發力穩就業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4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3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297萬人,同比增加12萬人。3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5.3%,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 人民財評:信用卡逾期,當心落入代還“陷阱”

      “借貸一時爽,還債兩行淚”,信用卡持卡人出現還款難情況並不罕見,不想因為逾期問題影響征信怎麼辦?近日有媒體記者調查發現,有不少信用卡代還“中間商”打著“緩解負債壓力”的旗號收取高額手續費為持卡人提供信用卡代還服務。那麼,信用卡代還真的靠譜嗎? 信用卡代還也被稱為信用卡墊還,就是由信用卡代還“中間商”先向持卡人提供需要還款的資金,待持卡人用資金進行還款后再通過套現的方式將資金取出,還給信用卡代還“中間商”。

  • 人民財評:“反向背調”要理性、適度

      在就業市場上有這樣一些求職者,他們在找工作時,不是把企業檔次、工資待遇、晉升前景等作為最主要選項,而是將目標公司的企業文化是否良好、團隊工作氛圍與自己是否契合等放在第一位。為了了解相關情況,往往親自對目標企業進行背景調查。

  • 人民財評:優惠券,少些套路多些真誠會更好

      打折優惠是常見的促銷手段,不少商家和平台經常推出各類優惠券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有媒體記者調查發現,購買一些商品使用優惠券反而比不使用花費更多,優惠券促銷套路多,消費者稍不留意就容易“中招”。

  • 人民財評:事關國家資金,追回只是起點不是終點

      據山西師范大學網站5月18日通報,山西師大已追回多名2021屆及2020屆畢業研究生在學期間所享受的全部研究生國家助學金並上繳國庫。 通報顯示,2021年11月,審計署太原特派辦對山西省2021年底前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運行情況、學生資助補助經費分配使用情況進行審計中發現,山西師范大學兩名已畢業研究生提供虛假信息享受研究生國家助學金,此外,還有四名已畢業研究生在享受研究生國家助學金的同時,享受國家財政供養。

  • 人民財評:警惕“代理維權”的二次傷害

      一段時間以來,在多家社交媒體平台和財經論壇上,針對証券投資咨詢、期貨、券商等機構的“維權信息”層出不窮,引發不少關注。事實上,所謂“代理維權”,不過是以維權為名行敲詐之實,謀求非法獲利,萬不可輕信。

  • 人民財評:企業要當好保護消費者權益第一責任人

      近日,中消協發布“五一”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特斯拉、露露樂蒙(Lululemon)關聯公司露露樂蒙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等企業被點名批評。繼“3·15”期間一系列消費亂象與典型案例集中曝光后,消費維權問題再次引發熱議。

  • 人民財評:警惕校園短視頻創業的“造富神話”

      “輕輕鬆鬆月入數萬”“上學賺錢兩不誤”,校園短視頻創業被描述得如此美麗,無疑對大學生充滿誘惑。但媒體調查發現,這些所謂“學校裡的大商機”,很多都是涉嫌線上傳銷、虛假宣傳的陷阱。

評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