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型地區是依托本地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開採、加工發展起來的特殊類型區域。長期以來,資源型地區對保障能源資源供給、維護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2024年元旦假期,國內旅游市場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元旦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人次和收入均創下歷史新高,出游人次高達1.35億,同比增幅155.3%,與2019年同期比亦有9.4%的增長﹔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97.3億元,同比增長200.7%,較2019年同期增長5.6%。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安全是發展的基礎,穩定是強盛的前提。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雖然面臨復雜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以及艱巨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頂住壓力、克服困難,著力擴大內需、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有力推動中國經濟在爬坡過坎中銳意前行。
過險灘、闖難關,謀發展、促改革……回首一年不平凡的歷程,中國經濟在外部環境動蕩不安、內部“三重壓力”加大的復雜局面下,頂住了壓力,穩定了規模,提升了質量,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以改革為先導、向改革要動力、用改革添活力,這是中國發展動能澎湃的重要原因。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日前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要求“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國產大飛機C919完成商業首飛,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玲龍一號”反應堆核心模塊完成出廠驗收,我國自研海底地震勘探採集裝備“海脈”實現產業化制造……2023年以來,科技創新捷報頻傳,科創成果接連涌現,為助推高質量發展、澎湃經濟新動能,激蕩著無窮力量。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明年工作時指出,要“先立后破”“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准了就抓緊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這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
擁有2500萬個零部件、總電纜布置長度達4000多公裡的我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命名交付﹔首套自主可控抽水蓄能電站勵磁系統通過鑒定,實現“芯片級”自主可控﹔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外貿“新三樣”憑借新技術、新產品脫穎而出,揚帆出海、叫響全球……一系列成就和突破,刻印下今年以來我國實體經濟加快恢復向好、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的堅實步伐。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物質支撐。
做好經濟工作,“穩”和“進”辯証統一、互為條件。 新時代以來,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
217個創新高端醫療器械產品上市,實現了高端醫療器械國產突破﹔2018年以來,我國批准上市的進口和國產罕見病用藥達到68個﹔通過優先審評程序,每年有100個以上藥品獲批上市﹔近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54%,我國已成為全球醫療器械第二大市場……一組沉甸甸的數據,仿佛鏗鏘足音,展現出我國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成果顯著,正加快邁向醫藥創新強國的行列。 “我國正處在從制藥大國向制藥強國跨越、從仿制藥為主到創新藥引領跨越、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跨越的重要歷史階段。
夏收夏種時節,全國各地搶抓農時,豐收的喜悅和勞作的繁忙彌漫田間。和以往不同,如今不少田間地頭有了不少新面孔,滿滿的“科技范兒”。
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是一項關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長成才的大事。近日,在國新辦就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未成年人保護問題受到不小關注。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作出頂層設計,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蓋廣泛、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有力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有效滿足人民群眾出行充電需求”等發展目標。 充電基礎設施是指為電動汽車提供電能補給的各類充換電設施,是重要的交通能源融合類基礎設施。
熱鬧的端午節假期剛剛過去,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綜合測算,今年端午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06億人次,同比增長32.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2.8%﹔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3.10億元,同比增長44.5%,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4.9%。 今年以來,國內文化旅游市場持續回暖,民眾需求不斷釋放,新意亮點頻現,呈現整體向好態勢。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文化消費的需求不斷增加,傳統文化的創新消費正逐漸成為熱門話題。今年端午節,多地因地制宜,深挖本地傳統文化底蘊,推出精心打造的各類活動,不僅帶來了大量客流、提振消費,更有望成為當地文旅產業發展的新名片。
近日,中國南方航空與騰訊公司聯合發布“全新一代視景系統”(以下簡稱“新系統”)。“新系統”利用騰訊自研引擎在圖形處理、超寫實場景構建方面的優勢,加上南航虛像顯示技術,實現了自研視景系統關鍵技術突破。
今年的“618”促銷活動和端午節假期相連,網絡購物、節日消費和饋贈親友的需求集中增長。值得注意的是,與川流不息的快遞物流相伴隨的,是小區垃圾存放處數量激增的包裝廢棄物。
日前,由中國旅游協會主辦的第十八屆北京國際旅游博覽會落下帷幕。本屆博覽會匯聚了國內外500余家展商、行業代表參會,為期2天,以“旅游連通世界 世界聚焦北京”為主題。
日前,長沙、三亞等地交通運輸部門,相繼發布網約車飽和預警,提醒當地網約車單車日均接單量不足10單,由此暫停受理網約車運輸新增業務。在出行市場逐步恢復的當下,多地對網約車發展按下“暫停鍵”,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在今年兩會上,數據流通問題受到代表委員關注,“在數據流通層面,存在‘有數據的單位不願開放、有需要的單位拿不到數據’現象,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有待加強。”針對這種情況,有代表建議,推進數據要素交換平台的市場化運營,提升數據要素流通技術能力,讓數據潛能得到充分釋放。
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2年農村消費環境與相關問題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農村居民對當前農村消費環境的綜合滿意度為75.35分,總體表現良好。比如,受訪居民使用4G/5G移動網絡上網的比例達到78.5%,80.2%的受訪者對農村網絡信號質量給出了積極評價﹔在網絡信號高覆蓋的基礎上,農村居民也享受到了同樣便利的移動消費紅利,這包括無現金支付、手機掃碼支付、網絡消費習慣等在農村逐漸普及開來。
為有效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中國飯店協會、中國營養學會、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中國包裝聯合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電子商會等7家行業協會、學會、商會共同發出倡議,呼吁餐飲經營者和消費者共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讓老百姓住上更好的房子,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的生活,這是黨和政府的重要責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簡述工作重點時,提出要“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而人民幸福安康是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提出“四個必須”,其中一個方面就是“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有媒體報道,廣東珠海一女子將丈夫的毒狗藥物倒入下水道銷毀時,因藥物遇水揮發產生毒氣,該女子不慎中毒身亡。當地環保部門已對附近水質進行檢測,目前案件細節仍在調查中。
一年一度的春季招聘已在各地陸續啟動。今年,高校畢業生總規模再創新高,就業壓力隻增不減。
修拉鏈、配鑰匙、釘鞋掌……看似不起眼,卻關系到居民日常需求,近年來越來越多人懷念起這些街頭小攤。民有所呼,政有所應。
消費,一頭連著宏觀經濟大盤,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幸福生活,是人們體現經濟獲得感的主要途徑。從當前經濟形勢來看,隨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外部需求將會趨向萎縮。
成都海關1月辦理新增海關報關單位備案478家,在逢春節假期情況下,仍較去年同期增長17.73%,單日辦理量同比增長近50%。這樣的案例並非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