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中國︱人民網評:守護淨水北送,激活南北協同發展新動能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丹江口水庫肩負著“一庫清水永續北送”的重任。依托國家水網建設,淨水北送讓南方長江水資源優勢與北方發展需求相聯結。這座被稱為“五利俱全”的水利豐碑成為連接南北、推動發展的紐帶,為協同發展注入澎湃的“水動力”。
人民藝起評:AI賦能IP生態 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 當內容爆炸的浪潮遇上AIGC的技術革命,文化產業正悄然步入全新周期。當前的內容競爭,不再是簡單一種工作或一個人閉門造車的創作模式,而是技術與文化、本土與全球的協同共進。在這場變革中,“好故事”始終是核心競爭力,而AI則成為激活故事價值、拓寬文化邊界的關鍵因素。
善講群眾語言 凝聚民心民力(思想縱橫) 語言作為傳遞思想的載體,不僅是溝通的工具,更是凝聚群眾力量、密切干群關系的關鍵紐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做好群眾工作,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對黨員干部而言,能不能跟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話冷暖、拉家常、談心聲,直接影響基層工作開展的成效與黨的形象的塑造。
“風”從何起歸何處(評論員觀察) 把發展特色優勢作為主攻方向——基於這樣的方法論,鍛造長板、做強優勢,發展前路將更加明朗 挖掘新動能,不能坐等,而要主動作為。創新思路,破除障礙,干字當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沒有條件創造條件,發展勢頭便會更加強勁 雲南,地處高原、風力充沛。黃昏,獨步滇池邊,和風輕撫湖面,撥起層層漣漪。
兩場音樂會裡的人文經濟學(人民時評) 落日,公園,小樂隊,大家席地而坐,揮動雙手,輕聲跟唱……這樣的音樂會,你是否曾邂逅?沒有閃耀舞台,沒有明星陣容,但就在家門口,好玩又省心。前不久,北京“音樂地圖”發布,市民可在20處戶外點位與音樂會不期而遇——流行曲目、影視金曲、經典民樂,風格多樣。 這份美好,並非大城市的專屬。
讓冷資源“熱”起來(新知) 【現象】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蔬菜基地的智能溫室內,紅潤飽滿的串番茄被採收裝箱﹔湟源縣申中鄉千畝鮮食蠶豆田裡,新鮮的蠶豆被打包好發往全國各地﹔2024年青海冷水魚出口額超3億元,同比增長近12倍……青海,這個曾因海拔高、氣溫低而被視作農業薄弱區的地方,如今靠冷資源打造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熱產業”。 【點評】 冷涼蔬菜一般指適宜在氣候冷涼地區夏季生長的蔬菜,具有喜冷涼、耐低溫等特點,常見的品類包括甘藍、西藍花等。我國冷涼蔬菜優勢產區主要分布在北部緯度或海拔較高區域。
縱橫 著眼人,才能管好事 劉大山 時下,在很多旅游目的地,商業拍攝與街頭演唱隨處可見,在滿足游客需求、催熱文旅經濟的同時,也給群眾出行帶來不便、給居民休息帶來困擾。為此,有的地方設置文明標語,有的地方明確出台禁令,但治理效果並不理想。城市治理不應成為非此即彼的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