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作出專門部署,明確提出必須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建立健全數據基礎制度、推進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破除數據開發利用的瓶頸制約……近日,國家數據局在國新辦發布會上透露,今年將陸續推出數據產權、數據流通、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文件,圍繞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不斷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明確要“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市場是最稀缺的資源。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我國實有民營經濟經營主體總量18045萬戶,其中民營企業5517.7萬戶、個體工商戶12527.3萬戶。近年來,民營經濟經營主體佔所有經營主體的比例從2019年的95.5%增長到96.4%。
近日,國務院舉行常務會議(以下簡稱會議),研究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措施。會議指出,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牽引性帶動性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利於更好釋放內需潛力。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4上半年主要宏觀經濟數據:經過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616836億元,同比增長5.0%。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我國經濟頂住壓力,不僅保持了較為平穩的運行態勢,還持續推進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實現了量的增長和質的提升。
隨著5月財新中國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的發布,中國經濟演奏出一曲振奮人心的旋律。5月財新中國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7,較4月上升0.3個百分點,創下22個月新高,昭示著中國經濟的穩中有進與持續向好的不凡態勢。
黑龍江一家汽輪機廠內,葉片加工智能化車間正在有序建設。企業抓住大規模設備更新的機會,推動智能化改造,將傳統的人工上下料作業、人工檢驗記錄,改造為自動化作業和數字化在線檢測,用“智改數轉”促進智能制造。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4月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當月規模以上工業(以下簡稱“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環比增長0.97%,是近年來月度環比增速的一個高點。 4月工業三大門類增速均有回升﹔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超八成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個月回升或者降幅收窄﹔統計的619種主要工業產品中,363種產品產量增速回升或者降幅收窄……這些數據表明我國工業經濟回升向好積極因素持續累積,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作為反映社會消費情況的重要指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下簡稱“社零總額”)受到廣泛關注。
10月27日,以“戶外新生活 消費新動能”為主題的2023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開幕式暨高峰論壇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舉行,來自國內外的千余名專家學者及戶外運動產業領域企業代表出席。開幕式上,發布了《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報告(2022-2023)》(以下簡稱“報告”),體育總局聯合多部門共同啟動了“戶外運動 活力山水”行動計劃。
近日,軟件和信息服務(數字技術)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大會暨數字技術行業人才培養論壇(以下簡稱“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牽頭成立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數字技術)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正式成立。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今年1-9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增速較上半年加快0.2個百分點。
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我國地質找礦新發現8個億噸級油田、11個千億立方米級氣田、157處大中型礦產地,圈定找礦遠景區112個,提交可供商業勘查找礦靶區102個。圍繞繁榮礦業市場、吸引經營主體投入找礦,自然資源部門制定出台系列政策,積極凝聚各方力量,全力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9月19日,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開幕式暨頒獎儀式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從首展的全新仿生光生物反應器,到“工品雲鏈”數字化供應鏈管理平台,既有制造業基礎材料、關鍵零部件,還有先進制造裝備、整體解決方案的智能綠色制造全產業鏈……大會共設9大專業展區,展覽面積30萬平方米,30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2800家企業參展,展覽面積和展商數量均創歷史新高。
9月20日至24日,以“智造世界 創造美好”為主題的2023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安徽合肥召開,一批全球制造業領域最新代表性成果集中亮相。來自世界制造業領域的1200余位企業家、專家學者等參會,參展企業數量、展覽面積均創歷屆之最。
原材料工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近30%,是工業穩增長的重要領域。近日,多部門聯合發布了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四個原材料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為促進原材料行業平穩運行,加快高質量發展作出進一步部署,為我國經濟穩定向好筑牢根基。
金秋大地,豐收號子響起,從南到北迎來沉甸甸的收獲。趁著兩季輪作間隙,不少地方通過施用生物菌劑、種植綠肥作物、秸稈還田等方式,給土壤補充肥力,為下一季播種做好准備。
9月16日-19日,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天津舉辦,與3年前的首屆大賽相比,今年在規模、項目、領域分類上均有顯著提升。全國技能大賽是我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項目最多、水平最高、影響最廣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賽事,本屆大賽以“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為主題,來自全國的4000余名選手圍繞109個項目展開角逐。
日前,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與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共同主辦的2023中國仲裁高峰論壇暨第三屆“一帶一路”仲裁機構高端論壇在北京舉辦。本屆論壇發布了落實“一帶一路”仲裁法治合作的一項最新成果——“一帶一路”仲裁機構法律查明合作機制(注:涉外民商事案件審理中,由於各國法律不同,在需依外國法判決案件的情況下,需有相應的制度以保証外國法內容的查明),有望為“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爭議解決營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保密發貨,實時定位”“定位錄音神器,定位誤差小於3米”……近年來,GPS定位神器花樣越玩越多,時有某人被跟蹤竊聽的新聞曝光,引發人們對侵犯個人隱私的深深擔憂,是時候對“跑偏”的GPS加強監管、加以規范了。 簡單說,GPS是一種以人造地球衛星為基礎的定位系統。
當前,新就業形態已成為勞動力市場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越來越多的勞動者受益於新就業形態。隨著平台經濟迅速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人數增多,維護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面臨著新情況新問題。
功能多但操作繁瑣、遙控器按鍵難識別、說明書字太小看不清……“越智能越不會用”是不少老年人在使用智能家電時面臨的難題。 當前,我國人口已經進入老齡化階段。
快遞員、外賣小哥在千家萬戶間風雨無阻﹔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在車水馬龍中奔流不息﹔網絡主播、網紅達人在直播鏡頭下各展其能……今天,越來越多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不斷涌現,依靠誠實勞動和辛勤付出,為美好生活寫下生動注腳,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能。 所謂新就業形態,是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特別是數字經濟和平台經濟發展帶來的一種就業新模式,目前主要分布在交通出行、生活服務、知識技能、醫療分享等領域,具有雇佣關系靈活化、工作內容碎片化、工作方式彈性化、工作安排去組織化、創業機會互聯網化等鮮明特征。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一季度,我國餐飲收入達12136億元,同比增長13.9%,顯示了“煙火氣”加快回歸。
根據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一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8%,相比去年四季度的-2.7%,回升明顯。特別是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6%,比1-2月份加快7.1個百分點,消費復蘇按下“加速鍵”。
民心所向,政之所往。近日,教育部、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提出全面規范培訓機構財務管理,嚴防校外培訓機構退費難卷款跑路,對校外培訓機構資金全流程監管,給學生家長的“錢袋子”系上一根保險繩。
總面積將達到12萬平方米,較上屆增加20%﹔共有來自65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3100個消費精品品牌參展﹔預計各類採購商和專業觀眾超過5萬人,進場觀眾超過30萬人次……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即將開幕,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相比往屆,本屆消博會參展國別數、品牌數和採購商數等指標均有提升,展示著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活力、堅持擴大開放的廣闊胸襟。
最近一段時間,淄博燒烤爆紅網絡。“小串+小餅+大蔥”三位一體的“靈魂吃法”,令眾多網友欲罷不能,也將淄博持續推上熱搜。
近年來,國潮消費持續升溫。一些老字號通過迭代升級閃亮“出圈”,一些新銳國產品牌憑借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迅速崛起,食品、美妝、服飾、家電、汽車等一大批國貨因新穎設計、國風韻味、上佳品質,贏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