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同時也是各行各業搶佔先機,開創新局的時刻。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首場“部長通道”集中採訪活動。科學技術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等部委領導就社會各界關切進行了回應。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更好統籌消費和投資,增強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強調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動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關鍵,是推動國家發展的根本動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剛剛過去的龍年春節,為觀察中國經濟提供了重要窗口。春節檔總票房打破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紀錄﹔全國國內旅游出游人次和花費,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都出現增長。
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勢。受政策、供給、文旅融合創新等多種利好因素影響,春節假期8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4.74億人次,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6326.87億元,均創歷史新高。
2023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好於預期、實現了促穩提質目標,並有望連續7年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不僅持續發揮了對宏觀經濟的支撐作用,更彰顯了我國經濟的強勁韌性和綜合競爭力。 過去一年,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受保護主義、地緣政治沖突加劇等影響,外部需求持續低迷,對我國進出口形成直接沖擊。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既遵循現代金融發展的客觀規律,更具有適合我國國情的鮮明特色,與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質區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於全黨正確認識我國金融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深化對金融工作本質規律和發展道路的認識,全面增強金融工作本領和風險應對能力,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3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經濟總量超過126萬億元、增長5.2%。
電子商務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網上零售額13.79萬億元,其中,中國網絡零售市場重點監測電商平台累計直播場次超1.2億場,累計觀看超1.1萬億人次,直播商品超9500萬個,活躍主播近110萬人。
近年來,酸奶機、破壁機、空氣炸鍋等小家電成為眾多消費者的家庭“標配”,也為家電市場創出一片新藍海。雖然價格低、體積小、簡單好用等特點讓小家電成為家電消費市場的新寵,但質量參差不齊、售后難以保障等情況也隨之而來。
上半年,我國家電行業企業實現營收9145億元,同比增長7.1%﹔實現利潤674.9億元,同比增長20.2%。隨著存量持續更新、優質供給不斷擴大,家電消費潛力、家電產業發展潛力都有望獲得更大激發。
日前,中央財辦、中央農辦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中央財辦等部門關於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加快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作出部署,旨在加快建設高效順暢的農村現代流通體系,促進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隨著農村電商的迅速發展,我國農村流通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將於8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舉辦。本屆大會以“開放創新 聚享未來”為主題,140余家國內外機器人企業將攜近600件展品亮相,大會還將首次全館打造“機器人+”制造業、農業、商貿物流、醫療健康、極限環境應用等10大應用場景板塊,助力推動機器人應用向更深更廣拓展。
日前,交通運輸部發布了有關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信息。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包括北京、河北、遼寧等17個省份高速公路充電基礎設施覆蓋率超過九成,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網絡日益完善。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今年上半年規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以下簡稱“文化企業”)的營收數據。數據顯示,今年1-6月文化企業營收同比增長7.3%。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農墾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農墾社會化服務+地方”行動方案》(以下簡稱為“兩個行動”),旨在通過集成推廣高產高效技術模式著力提高農墾單產水平,開展社會化服務示范帶動地方提高單產水平,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提供有力支撐。
大國造船加速邁進。繼國產航母和國產液化天然氣(LNG)船成功下水后,我國國產首艘大型郵輪6月初順利出塢,已於7月17日解纜離開碼頭,開始首次試航。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於扎實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明確了城市更新的底線要求。《通知》強調,堅持“留改拆”並舉、以保留利用提升為主,鼓勵小規模、漸進式有機更新和微改造,防止大拆大建,特別提到要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
民心所向,政之所往。近日,教育部、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提出全面規范培訓機構財務管理,嚴防校外培訓機構退費難卷款跑路,對校外培訓機構資金全流程監管,給學生家長的“錢袋子”系上一根保險繩。
總面積將達到12萬平方米,較上屆增加20%﹔共有來自65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3100個消費精品品牌參展﹔預計各類採購商和專業觀眾超過5萬人,進場觀眾超過30萬人次……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即將開幕,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相比往屆,本屆消博會參展國別數、品牌數和採購商數等指標均有提升,展示著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活力、堅持擴大開放的廣闊胸襟。
最近一段時間,淄博燒烤爆紅網絡。“小串+小餅+大蔥”三位一體的“靈魂吃法”,令眾多網友欲罷不能,也將淄博持續推上熱搜。
近年來,國潮消費持續升溫。一些老字號通過迭代升級閃亮“出圈”,一些新銳國產品牌憑借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迅速崛起,食品、美妝、服飾、家電、汽車等一大批國貨因新穎設計、國風韻味、上佳品質,贏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近日,第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在海南省陵水縣產生擬中選結果,有39種藥品採購成功,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6%,按約定採購量測算,預計每年可節省費用167億元。 確保用較少的醫保資金購買到性價比更優的藥品,讓人民群眾以比較低廉的價格用上質量更好的藥品,正是藥品集採機制的目標所向。
春暖花開,通過在線旅游平台訂好機票和門票,在飽覽大好春光中親近自然、放鬆身心﹔周末臨時起意,通過旅游APP查找城市周邊熱門景點、做好游玩攻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心心念念一個旅游目的地但抽不開身?一些景區發展線上數字化體驗產品,打造沉浸式旅游體驗新場景,用戶足不出戶也能“身臨其境”……近年來,我國在線旅游市場快速增長,既方便了廣大人民群眾出游,也促進了旅游消費、為旅游行業打開了更大發展空間。 在線旅游經營服務是旅游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出游需求、促進旅游消費、帶動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節能標准更新升級和應用實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圍繞加快節能標准更新升級、加強節能標准應用實施與監督檢查、強化能效領先正向激勵、夯實節能標准化工作基礎等4個方面部署了12項重點任務。
“理性看待校外培訓,理性選擇培訓機構,理性支付培訓費用。”新學期開學之際,教育部、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出提示,提醒廣大家長和學生在選擇校外培訓時“擦亮眼睛”,提高消費權利意識、消費自我保護意識,自覺抵制違規培訓,共同營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校外培訓消費環境。
日前在天津召開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種業博覽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表示,中國糧食生產實現多年豐收,口糧安全,谷物基本自給,其中,中國水稻、小麥單產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從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到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已超過96%,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95%,品種對單產的貢獻率超過45%,再到累計建成10億畝高標准農田,佔19.18億畝耕地的一半以上……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接連豐收、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大國糧倉持續夯實,我們用實際行動給出了“誰來養活中國”的響亮回答:靠自力更生,自己養活自己!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事關中國14億多人口的飯碗。
近日,工信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通知,決定在2022年試點工作基礎上,組織開展2023年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加快節能低碳、安全性好、性價比高的綠色建材推廣應用。 建材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