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國產大飛機C919完成商業首飛,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玲龍一號”反應堆核心模塊完成出廠驗收,我國自研海底地震勘探採集裝備“海脈”實現產業化制造……2023年以來,科技創新捷報頻傳,科創成果接連涌現,為助推高質量發展、澎湃經濟新動能,激蕩著無窮力量。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明年工作時指出,要“先立后破”“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准了就抓緊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這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
擁有2500萬個零部件、總電纜布置長度達4000多公裡的我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命名交付﹔首套自主可控抽水蓄能電站勵磁系統通過鑒定,實現“芯片級”自主可控﹔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外貿“新三樣”憑借新技術、新產品脫穎而出,揚帆出海、叫響全球……一系列成就和突破,刻印下今年以來我國實體經濟加快恢復向好、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的堅實步伐。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物質支撐。
做好經濟工作,“穩”和“進”辯証統一、互為條件。 新時代以來,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2023年經濟工作,給出“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的重要判斷。在劈波斬浪中前行,在攻堅克難中蝶變,2023年的中國經濟又一次在風浪中成長,在磨礪中壯大。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刻分析當前經濟形勢,認為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會議指出,綜合起來看,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要增強信心和底氣。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中國經濟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擴內需優結構,改革開放全面深化,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數據見証成就,奮斗昭示未來。在歲末收官之際,回望全年經濟工作的銳意進取,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有望圓滿實現。
行至年終,中國經濟運行態勢格外引人關注。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顯示,隨著一系列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顯效,生產供給穩中有升,市場需求持續改善,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轉型升級扎實推進,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鞏固,全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有望較好完成。
近日,2023長三角百強企業排行榜出爐。數據顯示,長三角百強企業2022年整體營業收入首次突破20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6%。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黨中央確定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
城市是一個復雜的開放性系統,既包括建筑、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也包括人車物等各類主體,更涵蓋水電氣等各種要素。 隨著城市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張,各種數據信息在空間上縱橫交錯,由此帶來的交通擁堵、環境污染、資源緊張等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給城市治理帶來諸多挑戰。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4月份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並延續恢復向好態勢。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印發通知,組織開展2023年“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活動。聚焦解決大企業和中小企業信息不對稱問題,拓展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渠道,通過匯聚各方資源搭建平台,活動推動了大中小企業在各方面深入合作,有利於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5月11日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前4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229.1萬輛和222.2萬輛,同比均增長42.8%。 汽車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性產業,汽車消費是支撐消費的“大頭”,是擴內需促消費的重要領域。
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汽車投訴情況專題報告》,報告涉及新能源汽車多方面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技術與安全方面:剎車失靈、單方面“鎖電”,車輛配置與宣傳不符,以及售后充電樁安裝困難等。 汽車作為大宗消費品,約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10,不僅是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提振消費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文博+旅游”、背詩歌換門票讓旅程充盈文化氛圍﹔漢服旅拍或“赴淄趕烤”,美食之旅帶動沿途酒店景區消費復蘇﹔在訂票平台“撿漏”出游或租個房車短途露營,或投入人群或融入自然,一段旅程幫助身心再次積蓄能量……今年的“五一”假期,不僅各項消費數據亮點紛呈,旅游的新模式、新創意、新趨勢不僅讓我們感受到旅游市場加快轉型升級,更以創意創新推動“旅游+”發揮協同共進的新力量,釋放旅游市場強大消費潛力,在不斷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時,也為全國消費提質和經濟轉好注入更大信心。 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
日前,市場監管總局等十一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除了醫美圈內頻頻轉發,普通消費者也紛紛點贊,一個有實實在在市場需求,但又亂象叢生的行業將迎來整頓、再出發。
今年“五一”怎麼過?在人從眾的旅游景區和躺平休憩的家裡蹲之間,電影院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近20部新片的涌入,令這個五一檔格外豐富,展現了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火熱。
完成貨運量118.7億噸,同比增長5%﹔小客車出行量、營業性客運量同比增速均超25%﹔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38.5億噸,同比增長6.2%……近日,我國一季度交通運輸業成績單出爐,一個個回升的數據、一條條反彈的曲線,佐証著我國交通運輸經濟運行加快恢復增長,總體開局良好。 交通運輸是經濟社會的“先行官”。
一個身體健康的人可能很難想象,在老年人群中,特別是失能失智的老人中,洗不上澡是“難以開口的秘密”,甚至有老人“三年沒洗上一次澡”。洗澡是人的基本需求,“洗個舒服澡”不僅關乎老年人身體健康,更關乎他們的尊嚴和幸福,需要各方齊心協力,用溫情、親情、愛心來破解難題。
“買得多吃得少”“賣不完等著過期”……隨著國內食品消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零售端食物浪費問題日益凸顯。針對此,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日前發布《零售企業開展余量食物捐贈實踐指南》,鼓勵零售企業將臨期食品等余量食物進行捐贈,此舉有利於引導連鎖企業減少食物浪費,推動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值得點贊。
近日,由於平台運營策略調整,結合整體運營情況考慮,迅雷網游加速器宣布2022年12月1日正式停運,關停加速服務和各類活動。但讓該項目會員想不到的是,官方回應“迅雷網游加速器會員可轉換為迅雷會員,享受下載加速服務,但不支持退款”,這意味著,服務停止了,裡面的錢卻退不回來了。
初冬時節,本應是蔬菜緊俏、購銷兩旺的好時節,然而國內多地蔬菜遭遇滯銷難題,被困在田間地頭。前不久,一則山東曹縣農民被迫“毀菜”的視頻,讓很多人“心裡痛、鼻子酸”。
近年來,老百姓對個性化服務的需求不斷提高,互聯網的發展也讓提供服務有了更便捷渠道,陪伴經濟得以快速發展。陪伴經濟捕捉到消費者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的痛點並提供個性化、專業化服務,是社會發展的體現。
近日,交通運輸部公布了新修訂的《鐵路旅客運輸規程》(以下簡稱《客規》),將於2023年1月1日施行。 隨著鐵路政企分開改革持續深入推進,近年來,鐵路營業裡程不斷增加,鐵路旅客運輸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客規》隨之由規范性文件上升為部門規章。
受疫情影響,各地學校不時由線下授課轉為線上課堂,一些騙子也趁機打起利用網課詐騙的主意。日前,多地連續發生多起針對居家上網課學生實施的網絡詐騙案件,其中個別學生被騙金額高達數十萬元。
今年的“雙11”購物節,與往年頗為不同。一方面,國內新發疫情不斷出現,給消費帶來較大影響。
還記得轟動一時的“廣州血衣案”嗎?有報道稱,案件背后,當事者竟隻花了760元錢,就炒熱和掀起了這場網暴“海嘯”。其中包括標價500元的10萬微博“僵尸粉”、160元的2萬點贊數和100元的1萬轉發數。
隨著冬天日益逼近,曾幾何時,備受年輕人嫌棄的“秋褲”突然火了,“海南省秋褲銷量增速超東北三省”“冬天的安全感是秋褲給的”等話題接連登上熱榜。秋褲逆襲成時尚單品,“自發熱”無疑是第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