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購物廣場上,伴隨著節奏明快的音樂,剛開業的國際品牌首店門口排滿了等待“嘗鮮”的消費者﹔旅游景區推出首個聯名咖啡主題店、首發新文創,立刻吸引大量游客購票參與互動活動﹔最新款的電子產品在直播平台舉辦發布會,不僅首發產品迅速售罄,新品話題還沖上了熱搜……隨著新品首發等活動逐漸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熱點,首發經濟正加快成為拉動消費市場發展的新引擎。 首發經濟能夠聚集品牌資源,是增強城市商業活力的催化劑。
又是一年進博時間。 秉承“新時代,共享未來”主題,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目前正在上海舉辦。
“我國是電器電子產品生產和消費使用大國,每年都有大量廢棄的電器電子產品,如果對其回收處理不當泄露到環境中,不僅將嚴重污染環境,而且造成資源浪費。”近日,在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支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活動,有效防范環境污染風險,促進資源回收利用,同時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燈塔工廠”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隨著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的深入實施,今年以來又有13家中國企業新入選全球“燈塔工廠”。
當今社會,隨著金融市場和信貸體系的不斷發展,一種新型的“職業”悄然興起,他們被稱為“職業背債人”。近日,有媒體揭露“職業背債人”正呈現出產業化發展趨勢,其背后甚至已經形成了一條黑色產業鏈。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本細胞,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在10月14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四部門,將推出系列助企幫扶政策措施,精准扶持不同經營主體發展,著力解決小微經營主體在生產經營中面臨的實際困難,提高小微企業的融資可得性和便利性。
9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總體進展成效。據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兩新”工作逐步取得明顯成效,有效調動經營主體更新各類設備的積極性,拉動了投資增長,釋放了消費潛力,促進了產業發展,提升了民生福祉,支撐了綠色轉型。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全文發布《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全面取消了制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至此中國對外資准入限制措施由31條壓減至29條,制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實現“清零”。新版負面清單充分彰顯了中國擴大國際合作的積極意願和支持經濟全球化的鮮明態度。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回升向好,進出口的良好表現更是為我國經濟提供堅實基礎。 日前,海關總署發布了我國外貿進出口的最新情況。
華燈初上,琳琅滿目的商品、香氣扑鼻的美食、新鮮奇趣的表演……隨著各式各樣的攤位有序開張,升騰起夜經濟的濃濃煙火氣,點亮一座座“不夜城”,撬動夏日消費的新潛能。 夜經濟是城市商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產業關聯度高、影響帶動面廣,不僅能夠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也折射出城市經濟增長與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願望同向而行的發展成效。
2023年,中國汽車產業產銷量創歷史新高。十余年間,中國品牌發展迅速,背后的產業基礎逐步壯大,由奮力追趕、並駕齊驅、彎道超車,到今天的“全球車企看中國,發展機遇在中國”。
今年一季度,國民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特別是工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總體實現良好開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較去年提高1.5個百分點,工業經濟的一些可喜變化給我國經濟發展增添了底氣。
圍繞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以及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等,新增發布農業農村領域相關國家標准169項﹔發布《餐飲業反食品浪費管理通則》等一系列國家標准﹔在嬰童用品、家用電器、化妝品等重點消費品領域制定國家標准241項……不久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准委)發布《中國標准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年)》,彰顯了我國標准化工作的顯著成效。 標准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的《關於2023年全國汽車和消費品召回情況的通告》顯示,2023年,我國共實施汽車召回214次,涉及車輛672.8萬輛。今年剛好是我國召回管理制度實施20周年,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累計實施汽車召回2842次,涉及車輛達1.03億輛。
“春日經濟”持續攀升,牽動餐飲、購物、體育等服務消費穩步增長,為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注入新動能,這背后既有文旅市場供給端持續發力,更有文旅消費的爆發增長、轉型升級。 “春日經濟”火爆,既歸功於季節性需求的快速釋放,也受益於文旅供給的厚積薄發。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最是一年春好處,賞花踏青正當時。
從“國潮”元素融進菜品,到中式主題門店一開再開,再到西式快餐與傳統文化代表推出聯名限量款,餐飲界出現“國潮”熱,不僅好看、好吃、好玩為消費者帶來多重消費新體驗,也為餐飲消費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 今年是商務部確定的“消費促進年”。
農村電商,是帶動農民增收的有效抓手,是促進農村消費、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支撐。近日,商務部、中央網信辦、財政部等聯合印發《關於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近日中央財經委員會舉行第四次會議,研究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問題,研究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問題。會議強調,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舉措。
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周年。十年來,“軌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京津冀區域內軌道線不斷加密,不僅讓三地“通勤人”的“同城化生活”成為美好現實,隨著資源要素更便捷地流通、互補、共享,三地也共同打造區域經濟新增長點。
據媒體報道,近日,有消費者反映,自己在某租賃平台購買一台蘋果手機,“以租代購”分期12個月,每期還款492元,已經還了7期。因個人疏忽未能按時還款,現已被強制要求買斷,買斷金額為7101元。
據媒體報道,消費者胡女士參與了一項減肥套餐,商家承諾“40日后最少減重13.8公斤”,體驗費只要幾百元。而胡女士實際體驗該減肥套餐后,僅用時7天,消費金額就變成幾千元,不到一個月就花了近3萬元。
近期,一種“假水”玩具在兒童中廣受喜愛。這種玩具瓶身上印著“乳酸菌”“氣泡水”等字樣,瓶內液體呈透明或者半透明狀,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有些“假水”還散發著香味,從外觀看很像一瓶小飲料。
雅萬高鐵是印尼和東南亞第一條高速鐵路,也是中印尼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兩國務實合作的旗艦項目。 雅萬高鐵推動印尼進入“高鐵時代”,為當地旅客提供了更加安全、綠色、高效、舒適出行方式的同時,更促進了經濟發展、改善了民眾生活。
今年“雙11”,國貨品牌成為備受矚目的贏家。 數據顯示:在天貓上,243個國貨品牌進入“億元俱樂部”﹔在拼多多上,蜂花、郁美淨、上海藥皂、孔鳳春、百雀羚、珀萊雅等國貨美妝銷量增長顯著,部分熱銷單品銷量增長超過20倍﹔在唯品會上,95后成為該平台國貨購買量增速最快的群體之一,並且80后、70后也越來越認可國貨品牌。
今年“雙11”電商購物節,不光是年輕人購物的“節日”,許多老年消費者也加入了網購大軍。曾被視為“保守”的銀發一族,在消費市場上的表現越來越活躍,成為“雙11”不可忽視的力量。
近幾年,隨著短視頻、直播的蓬勃發展,“達人探店”作為一種新型商業模式,正逐漸嶄露頭角,為餐飲等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 與傳統的廣告方式不同,“達人探店”更注重口碑傳播,通過達人的個人影響力和專業知識,為商家帶來更精准的客戶群體。
很多經常線下購物的消費者會發現,身邊折扣零售店鋪多了起來,特別是近期,一些比較大的實體零售商紛紛在店內增設專區,試水折扣業態。折扣零售行業“升溫”,既是對經營模式的調整嘗試,也是為滿足消費者需求採取的應對策略,可謂順勢而起。
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將在上海舉辦。全面恢復線下舉辦的本屆進博會規格高、活動多、參展熱情高,可謂亮點紛呈。
金秋十月,之江大地,亞運盛會即將落下帷幕。人們對杭州亞運會有許多形容,“惠民亞運”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