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4上半年主要宏觀經濟數據:經過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616836億元,同比增長5.0%。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我國經濟頂住壓力,不僅保持了較為平穩的運行態勢,還持續推進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實現了量的增長和質的提升。
隨著5月財新中國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的發布,中國經濟演奏出一曲振奮人心的旋律。5月財新中國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7,較4月上升0.3個百分點,創下22個月新高,昭示著中國經濟的穩中有進與持續向好的不凡態勢。
黑龍江一家汽輪機廠內,葉片加工智能化車間正在有序建設。企業抓住大規模設備更新的機會,推動智能化改造,將傳統的人工上下料作業、人工檢驗記錄,改造為自動化作業和數字化在線檢測,用“智改數轉”促進智能制造。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4月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當月規模以上工業(以下簡稱“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環比增長0.97%,是近年來月度環比增速的一個高點。 4月工業三大門類增速均有回升﹔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超八成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個月回升或者降幅收窄﹔統計的619種主要工業產品中,363種產品產量增速回升或者降幅收窄……這些數據表明我國工業經濟回升向好積極因素持續累積,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作為反映社會消費情況的重要指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下簡稱“社零總額”)受到廣泛關注。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4年4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整體平穩,積極因素累積增多,延續回升向好態勢。
在全球經濟版圖中,堅持高水平開放的中國猶如一塊磁石,以其獨特而強大的魅力不斷吸引著全球投資者的目光。 今年一季度,我國新設外資企業數量達到1.2萬家,同比增長20.7%。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一季度宏觀經濟運行主要數據。總體看,生產需求主要指標回升向好,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市場信心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成效,我國經濟運行開局良好。
以“共享開放機遇,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正在海南火熱舉行,集聚71個國家和地區超4000個消費品牌,為消費市場注入新活力。 落地中國,聯動全球。
日前,海關總署發布了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一季度外貿開局有力、起勢良好,進出口實現雙增長,不僅“質升”特征持續顯現,而且規模的“量穩”勢頭也有效鞏固。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四個方面26項舉措,滿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讓老年人共享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截至2022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8億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19.8%。
加大住房租賃開發建設信貸支持力度、支持發放住房租賃經營性貸款、完善住房租賃相關企業綜合金融服務、穩步發展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於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加強住房租賃信貸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拓寬住房租賃市場多元化投融資渠道等方面提出17條舉措,支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住房租賃是我國住房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多數新市民、青年人的切身利益,也是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
前有2023年全國電影總票房549.15億元、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2.99億的漂亮全年成績單,緊接著2024年元旦檔電影票房達15.33億元,創造了新的元旦檔紀錄。完美收官之后再贏開門紅,彰顯我國電影市場紅紅火火,電影產業強勢復蘇、活力迸發。
12月21日,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以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有關情況。今年,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繼續加快完善,綜合運輸服務更加便捷,物流保通保暢有力推進,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向好注入不竭動力。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支持和引導家政服務業員工制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以促進家政服務業從中介制向員工制轉型發展。家政服務業向員工制轉型發展,不僅有助於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家政服務的品質需求,更有利於提升家政服務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前不久,國內某著名白酒品牌和新晉網紅咖啡品牌合作推出了“醬香拿鐵”,一經上市受到廣泛關注,網上熱議不斷。 近年來,作為一種新的營銷手段,跨界聯名似乎成了某種品牌破圈的“利器”,不少老字號品牌、新消費品牌紛紛參與其中。
日前,國家郵政局快遞大數據平台實時監測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1200億件,再創歷史新高。 快遞物流事關國計民生,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
11月28日至12月2日,以“鏈接世界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在北京舉辦。展覽設置智能汽車鏈、綠色農業鏈、清潔能源鏈、數字科技鏈、健康生活鏈5大鏈條和供應鏈服務展區﹔515家中外企業和機構參展,其中多家展商已預約第二屆鏈博會展位。
四川省眉山市,忙著採收新一季“斑布一號”竹材的種植大戶李開明感嘆:“賣竹子,純利潤都二十來萬元!”﹔瀘州市納溪區白節鎮趙坪村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聶志君又忙又開心,因為村裡的竹文旅基地開業不到兩個月,第一個國慶長假就爆滿,“忙壞啰!沒想到竹旅產業會這麼火”…… 我國是世界上竹資源最豐富、竹產業規模最大的國家。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讓竹林成為美麗鄉村風景線,近幾年,《關於加快推進竹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相繼出台,旨在推動竹產業加快創新發展,助力現代竹產業體系加快建成,讓“我國成為世界竹產業強國”的目標能夠早日實現。
懸挂在生產設備上空的攝像頭臟了、導致機器視覺失靈,該怎麼辦?對一般人來說,搬來人字梯或腳手架,登高抬手擦抹,是最正常的操作。但是,某公司生產一線的創新小組給出了不同答案。
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將在上海舉辦。全面恢復線下舉辦的本屆進博會規格高、活動多、參展熱情高,可謂亮點紛呈。
金秋十月,之江大地,亞運盛會即將落下帷幕。人們對杭州亞運會有許多形容,“惠民亞運”是其中之一。
黑龍江開展“約惠龍江 秋薈優品”系列活動,聚焦汽車、家電、百貨、服裝、餐飲等領域,將發放消費券5000余萬元﹔北京發布“月光下的北京”城市夜游指南推薦榜評選活動,激發夜經濟消費動能﹔重慶14部門聯合印發相關通知,提出12條措施促進和擴大家居消費……中秋、國慶雙節將至,各地政策密集發布,“消費引擎”再提速,豐富多樣的促消費活動,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和好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在小區門口的早餐店喝一碗新鮮豆漿,到社區菜店挑選幾樣青菜,來社區便民中心修一修小物件……對於市民來說,家門口的社區商業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於城市而言,每個或大或小的社區中活躍的商業生活,也是構建城市鮮活面貌的一個個細胞,它們交織在一起共同繪出城市生活的幸福圖景。 一刻鐘生活圈,見文知意,即服務半徑為步行15分鐘左右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為目標,以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
國慶節臨近,一種旅行新模式正在年輕人群體中流行:由專業旅游博主帶隊,志趣相同的年輕人報名參與,或以徒步“不走尋常路”為賣點,或以全程推薦穿搭拍照為噱頭,有的還有全程跟拍服務。隨著“90后”“00后”成為旅游市場的新生力量,這種旅游模式以其豐儉由人、行程自由、沒有購物、深度體驗、注重社交等特點被快速接納,為旅游市場提供更多選項,同時也對組織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秋、國慶假期臨近,火熱的消費氣息已經初見端倪。鐵路部門9月15日開始發售國慶黃金周假期第一天車票,當日售票量達2287.7萬張,其中12306網站(含客戶端)售票量達2095萬張,均創單日售票量歷史新高﹔據媒體報道,不少酒店“十一”假期預訂量均出現大幅增長,北京增幅達5.4倍,杭州、武漢增幅分別達到4.8倍、4.5倍……“行”和“住”的數據鮮活生動,從中可見國慶長假公眾出行旅游需求強勁。
按燒烤串數收外賣包裝費,送到卻隻裝了2個外賣盒﹔保溫袋收取包裝費用,普通的塑料袋也同樣收費﹔同一家店在不同外賣平台上,外賣包裝費標准不同……最近,外賣“包裝刺客”的話題在輿論場持續發酵,不少消費者對此現象頗有怨言。 外賣包裝費之所以成了“刺客”,是因為其超出了消費者的心理預期。
“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慎終如始做好防汛抗洪救災各項工作。”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要求,金融機構要優化簡化相關程序,加強對受災地區的信貸支持和保險理賠,同時持續做好風險隱患排查,努力幫助受災群眾和經營主體渡過難關。
水利工程是為了控制、調節和利用自然界的水源,以達到除害興利的目的而興建的各種工程。近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指出:“加強北方地區水利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提高水旱災害防范應對能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近日印發《關於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的通知,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優化汽車購買使用管理制度和市場環境,更大力度促進新能源汽車持續健康發展。 汽車消費具有體量大、潛力足、產業帶動作用強等特點,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