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端午檔上映的影片《消失的她》,短短三天獲得5.07億元票房,成為最大黑馬。截至6月28日電影《消失的她》票房突破12億元大關,且流量熱度不斷攀升。
近期上映的電影《我愛你!》以三對老年人的愛情故事,深入聚焦當下老年群體的生活境遇與情感狀態。曾執導《送你一朵小紅花》等影片的導演韓延再一次祭出了拿手的疾病敘事與催淚策略,讓這部悲喜雜糅的影片成為青春愛情泛濫的銀幕上一道別樣的風景。
近日,在江蘇衛視和網絡平台同步播出的電視劇《照亮你》引起了觀眾的熱捧。該劇講述了消防員靳時川在十年前的一次地震救援任務中解救並結識了女孩徐來。
“歡迎來到真實的急診醫生世界!”在湖南衛視、芒果TV播出的《白色城堡》是以急診科為主場景的醫療行業劇。同時,這部劇也可以被看做職場劇,劇中以醫學博士王揚鳴的求職開場,呈現了一段既緊張跌宕又樂觀堅韌的職場故事。
子夜時分,有這樣一群人快速穿行在大街小巷,為不少人送去果腹的溫暖和意外的驚喜。我們叫不出他們每個人的名字,卻或多或少和這個群體有過接觸,他們就是外賣騎手。
由肖戰、李沁領銜主演的青春勵志情感劇《夢中的那片海》正在熱播。該劇選取多位“北京70時代”青年人作為奮斗群像主體,以細膩質感的鏡頭語言,描繪了他們在時代變遷的浪潮中追尋人生意義與奮斗方向的動人故事。
網絡安全關乎社會安全穩定,更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全民反詐的今天,把電信詐騙、網游沉迷、網絡賭博、套路貸等內容搬上屏幕會是什麼樣? 近日,中國首部聚焦打擊新型網絡犯罪為主題的電視劇《公訴》,在浙江衛視、北京衛視及網絡平台熱播。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詩詞涵養著中華文化無窮無盡的精神源泉,流傳千年的詩篇,依舊能夠跨越時空,與現代人產生情感共鳴。
近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主導出品、麥兆輝執導的電影《檢察風雲》在院線熱映。作為一部由真實案件改編、以新時代檢察官視角展開敘事並呈現罪案公訴的電影,是當下犯罪懸疑題材影視作品的一次創新嘗試。
截至北京時間5月3日24時,2023年“五一檔”電影總票房超15億元人民幣。其中演繹空軍試飛員群體的《長空之王》已破五億,觀影反饋十分熱烈。
《隱秘的角落》原班人馬打造、雙料影帝陣容、新懸疑風格……《漫長的季節》,是一部還沒上線就備受期待的懸疑劇。從開分9.0到劇集完結時9.5,口碑不言自明。
當商業大片成為電影產業的常態,中小成本電影正在探詢自身的創作模式和生存策略,努力擺脫小眾孤絕的審美趣味,電影《臍帶》正是這樣一部嘗試在市場上能夠有所突破的中小成本電影。 其實,在中國不乏“以小博大”的中小成本電影。
近日,又一部刑偵懸疑劇火了,由陳建斌、陳曉主演的《塵封十三載》一上線就備受好評。作為一部現實主義的刑偵懸疑劇,《塵封十三載》講述了兩代刑警師徒跨度十三年攜手破案的故事。
“這部劇最大的優點,是還原了愛情本來的樣子。”春暖花開,一部都市愛情劇殺出重圍,《愛情而已》獲得了觀眾們的好評。
清明小假期,新海誠導演的動畫電影作品《鈴芽之旅》表現強勁,領跑電影票房。《鈴芽之旅》是繼《你的名字。
2022年,對演藝行業和所有行業從業者來說是不尋常的年份。面對反復延宕的新冠感染疫情對劇場院團帶來的沖擊,眾多文藝單位進行了多層次、多業態的新探索,為行業提質增效、轉型發展積蓄著篤定前行的力量。
2022年即將落幕,回顧今年網絡劇市場,佳作頻出、驚喜不斷。從1月循環“引爆”熱搜的《開端》到今年下半年熱度 “黑馬”《卿卿日常》,多個題材類型表現亮眼,更有一批台網雙播的劇如《大山的女兒》《天下長河》《風吹半夏》等,熱度不俗,豆瓣評分均過8分。
回首 2022,文化領域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有人或許會說前不久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茶文化續寫新時代中國非遺故事﹔有人或許會說《隻此青綠》《唐宮夜宴》等優秀作品廣受好評,讓歷史文化與廣大觀眾“撞了個滿懷”﹔有人或許會說北京冬奧盛會從會徽、吉祥物的形象到場館、服裝的設計,滿含中華傳統文化之美,“文化味兒”托舉“冬奧范兒”……重大事件不斷,熱門話題出圈,這一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被充分挖掘,文化創新創造不斷涌現、活力滿滿。 燦若繁星的文化事件和現象,折射出我國文化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實施《進一步豐富電視大屏內容 促進廣電視聽內容供給的若干舉措》(以下簡稱《若干舉措》),被業內視為突破之舉。《若干舉措》涉及劇集長度、季播間隔、審查效率、網台聯動、內容引進等關鍵環節,旨在全面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精品創作傳播。
微短劇江湖,迎來健康繁榮發展新契機。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 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甄嬛傳》變身“槍戰片”,貴妃舉槍掃射﹔《紅樓夢》改成“武打戲”,林妹妹“倒拔垂楊柳”﹔《西游記》有了現代情節,孫悟空騎著摩托車揚長而去……一段時間以來,AI“魔改”短視頻風靡,有部分網友覺得幽默有趣,也有很多網友認為過於荒謬。 針對此類現象,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出手整治,發布《管理提示(AI魔改)》(以下簡稱《提示》),指出“這些視頻為博流量,毫無邊界褻瀆經典IP,沖擊傳統文化認知,與原著精神內核相悖,且涉嫌構成侵權行為”。
微短劇火了,其中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啥?答案是霸總。據媒體報道,在對2024年火爆市場的5000多部短劇劇名進行分析時,發現“總裁”一詞出現頻次最高,足足有216次,與之相關的“夫人”也出現了148次。
長時間佔用參觀通道和公共空間,“霸佔”最佳拍攝位置﹔粗暴拖拽露營車、三腳架等裝備,罔顧御花園等地精心維護的傳統油灰嵌石子路﹔在展廳內進行自媒體直播,大聲喧嘩、閃光燈直閃……一直以來,一些不文明的參觀行為不僅影響了游客的參觀體驗,也增加了故宮的日常運維工作的難度。 6月15日,故宮博物院發布《故宮博物院參觀須知》及《故宮博物院禁止攜帶物品目錄》,對這些不文明參觀行為說“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