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中国抗日战争70问【21】

2015年08月28日20:03    手机看新闻

66.日本从明治维新到1945年的历史主流是“光荣”的吗?

日本的确通过明治维新建立了近代国家,但它是把全国人民绑在天皇制的战车上一起向近代国家前进的,这是后来法西斯主义发展的重要前提。日本近代国家的建立走的是对内残酷镇压进步势力、对外实行军国主义侵略的“富国强兵”之路。近代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不是一天形成的,严格地说它的种子播撒于明治维新的“富国强兵”政策之中,萌发于中日甲午战争,成长壮大于日俄战争,盛极而衰于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日本知名作家司马辽太郎等人“以日俄战争为转折点,这之前的日本历史好、这之后的历史不好”的看法不符合历史实际。总之,日本近代史虽不是一片黑暗,但也决非全是光明。日本的近代化建设是以战争和争夺霸权为中心推进的,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是日本近代史的主流。

67.对参拜靖国神社的不同认识是“文化差异”吗?

日本有人说靖国神社不过是他们祭奠先人的宗教场所,说死者不论好人还是坏人经过净化仪式就都变成一个神、灵魂回到神社了,其他国家不应当对此“说三道四”。我国学者和东京大学教授高桥哲哉等日本进步学者做过深入分析,揭穿了以上说法的荒谬性。比如,即便从日本历史文化传统来看,要说“与死者的共生感”是文化的话,为什么靖国神社只祭奠日本的战死者中的军人和军队中的文职人员,而不祭奠战死的普通百姓呢?在日本的中世和近世,受佛教“怨亲平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祭奠敌我双方战死者的习惯,如果说是为了“与战死者的心神感应”的话,那么为什么靖国神社不祭奠“敌”方的战死者呢?可见,靖国神社的“祭神”决非单纯是“战争中的死者”,而是在日本国家政治意志作用下被挑选出来的特殊的战死者,靖国神社的设置和参拜方式不是所谓日本历史文化传统,而是出自国家意志。靖国神社本质上是一个宣扬日本极右翼历史观的展览馆。

68.参拜靖国神社是为了“祈愿和平”吗?

日本侵略军和战犯是战争的象征,是和平的破坏者,参拜这些人的“鬼魂”是对“和平”的背叛,而不是“祈愿和平”。如果日本一些政客要“祈愿和平”,完全可以像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大屠杀纪念碑前下跪那样,参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而不是去参拜战犯和侵华日军的“鬼魂”。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王政淇、刘军涛)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