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日本人是如何评价中国战场和中国共产党抗战的?
军事科学院原战争理论与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刘庭华:战后日本战史著作承认,日本“在对美英开战后,日本陆军主要战场在客观上仍然是中国大陆”,“日本陆军的主力仍然被死死钉在中国战场上,寸步难移”。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理论研究中心:1945年3月18日,日本东京《同盟世界周刊》感叹道:“根据我们的见解,真正的抗日势力,始终一贯的是中国共产党。”连当年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也承认:八路军“作战勇敢,内部团结,只是武器装备太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徐勇:活跃在当今日本政坛和学界的战略学家、历史学家伊藤宪一指出,毛泽东《论持久战》“设想之宏伟,之正确”,使人感受到诸葛亮《隆中对》那样的历史睿智。伊藤又举出最杰出的古典兵法《孙子》,并称为“孙毛”兵法。
38.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中央党史研究室二部副主任、研究员黄一兵: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屡遭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蹂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受到侵蚀,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那个时候的中国,毫无国际地位可言,根本没有与西方列强平等对话的资格。这种状况到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根本改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肯定和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中国政府充分利用参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这一历史契机和有利的国际环境,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废除了各国根据对华不平等条约而获得的种种特权,使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开始崩溃。中国政府直接参与了《联合国宪章》的制定,为建立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作出巨大贡献,理所当然地成为联合国的主要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使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形成的大国地位得以确立,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显著提高。
39.中国如何参与联合国的创建?
《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编写组:1943年10月30日,中国与美、英、苏三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迈出了创建联合国的关键一步。该《宣言》宣布,四国将建立一个普遍性的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在新的国际组织成立之前,四国将彼此磋商,以代表国际社会采取共同行动。1944年8月至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举行会议,共同拟定联合国机构的组织草案。1945年4月至6月,中国与美、英、苏三国共同发起召开了旧金山会议,世界上50个国家的代表与会,讨论制定《联合国宪章》。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坚持正义,主持公道,为会议的成功召开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议最后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并举行了签字仪式。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中国不仅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而且还是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