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日本军国主义领导下的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徐勇:中国人民抗击的日本军国主义,是法西斯世界大战的主要推手。战后曾任日本防卫大学校长的猪木正道指出:“把大日本帝国定义为军国主义是毋庸置疑的。”在猪木正道看来,日本军国主义的好战性,较纳粹德国更具有典型意义。一部近代日本的对外侵略历史可资佐证。自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至1945年战败投降,日本军国主义对周边国家的侵略,用兵之频繁、规模之巨大,在世界近现代史罕见其匹。对这样的侵略战争史,日本右翼著者却大言不惭,粉饰为“百年战争”。
41.“大亚细亚主义”真的是要“解放亚洲”吗?
军事科学院《中国军事科学》于兴卫: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打着“兴亚”“解放亚洲”“保全支那”的幌子炮制和鼓吹“大亚细亚主义”,其核心是要中国放弃主权,任由日本“改造”中国,最终由日本独霸中国和亚洲。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亚细亚主义”实际上等于“大日本主义”。对此,日本著名学者木下半治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右翼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主张军国主义、侵略主义,并且一贯以大亚细亚主义的名义,进行侵略大陆的宣传。”1919年,李大钊在《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一文中指出:“‘大亚细亚主义’是并吞中国主义的隐语”,“是大日本主义的变名。”其目的是要“在亚细亚的民族,都听日本人指挥,亚细亚的问题,都由日本人解决,日本作亚细亚的盟主,亚细亚是日本人的舞台。”因此,“大亚细亚主义”“不是和平的主义,是侵略的主义;不是民族自决主义,是吞并弱小民族的帝国主义;不是亚细亚的民主主义,是日本的军国主义;不是适应世界组织的组织,乃是破坏世界组织的一个种子。”
42.九一八事变是偶然发生的吗?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张海鹏:侵占东北是日本长期谋划的战略目标。说“中国军队破坏了南满铁路的路轨”,历史事实已经证明这是日本政府欺骗国际舆论的谎言,制造九一八事变的一些关东军当事人早已指出是关东军作战主任石原莞尔和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等人长期策划的。制造九一八事变的具体计划固然是关东军的校级军官策划的,但计划一旦执行,立即得到关东军司令本庄繁的支持。为什么制造九一八事变完全符合日本政府的需要?因为占领东北是日本政府长期谋划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确定,具体实施,何时实施,何人实施,纯粹是一个战术问题。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者们认为,1931年9月实施战略目标是一个恰当的时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有计划实施大陆政策的第一步。事变后,日本即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实现其将东北与中国内地相分割的计划,并借故发动一二八事变,大举进攻上海。
43.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受到中国“排日反日”行动的“刺激”吗?
这种荒谬观点不值一驳。许多学者指出,日方总是强调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期间死了多少日本军人,付出了多少“代价”,后来又受到中国民众反日情绪的“刺激”等等,可曾想想这究竟是哪一国的领土,日军在中国东北屠杀了多少无辜的中国人。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