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日本從明治維新到1945年的歷史主流是“光榮”的嗎?
日本的確通過明治維新建立了近代國家,但它是把全國人民綁在天皇制的戰車上一起向近代國家前進的,這是后來法西斯主義發展的重要前提。日本近代國家的建立走的是對內殘酷鎮壓進步勢力、對外實行軍國主義侵略的“富國強兵”之路。近代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不是一天形成的,嚴格地說它的種子播撒於明治維新的“富國強兵”政策之中,萌發於中日甲午戰爭,成長壯大於日俄戰爭,盛極而衰於全面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日本知名作家司馬遼太郎等人“以日俄戰爭為轉折點,這之前的日本歷史好、這之后的歷史不好”的看法不符合歷史實際。總之,日本近代史雖不是一片黑暗,但也決非全是光明。日本的近代化建設是以戰爭和爭奪霸權為中心推進的,軍國主義、法西斯主義是日本近代史的主流。
67.對參拜靖國神社的不同認識是“文化差異”嗎?
日本有人說靖國神社不過是他們祭奠先人的宗教場所,說死者不論好人還是壞人經過淨化儀式就都變成一個神、靈魂回到神社了,其他國家不應當對此“說三道四”。我國學者和東京大學教授高橋哲哉等日本進步學者做過深入分析,揭穿了以上說法的荒謬性。比如,即便從日本歷史文化傳統來看,要說“與死者的共生感”是文化的話,為什麼靖國神社隻祭奠日本的戰死者中的軍人和軍隊中的文職人員,而不祭奠戰死的普通百姓呢?在日本的中世和近世,受佛教“怨親平等”思想的影響,形成了祭奠敵我雙方戰死者的習慣,如果說是為了“與戰死者的心神感應”的話,那麼為什麼靖國神社不祭奠“敵”方的戰死者呢?可見,靖國神社的“祭神”決非單純是“戰爭中的死者”,而是在日本國家政治意志作用下被挑選出來的特殊的戰死者,靖國神社的設置和參拜方式不是所謂日本歷史文化傳統,而是出自國家意志。靖國神社本質上是一個宣揚日本極右翼歷史觀的展覽館。
68.參拜靖國神社是為了“祈願和平”嗎?
日本侵略軍和戰犯是戰爭的象征,是和平的破壞者,參拜這些人的“鬼魂”是對“和平”的背叛,而不是“祈願和平”。如果日本一些政客要“祈願和平”,完全可以像德國前總理勃蘭特在波蘭大屠殺紀念碑前下跪那樣,參拜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而不是去參拜戰犯和侵華日軍的“鬼魂”。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