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評:武漢“看海”市長怒,治澇重金豈能老“打水漂”?

宗國
2016年06月03日13:59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很愜意,也很詩意。但是,在內陸城市的家門口“面朝大海”,可就沒有一點詩意感,隻會怨聲一片了。這不,連武漢市長都怒了。日前,武漢市遭遇今年最強降雨,啟動排漬搶險三級預案。在視頻緊急調度會上,市長痛陳防汛排澇工作存在短板。跟武漢一樣“水上漂”的,還有“難兄難弟”——江西南昌、福建福安等城市,近日盡皆開啟“看海模式”。

回望過去,一有暴雨,城市“水上漂”的新聞就頻頻見諸報端,場面驚人,教訓慘痛。比如,2012年,北京遭遇“7•21”特大暴雨及洪澇災害,造成79人死亡,百億經濟損失﹔2014年,暴雨襲擊深圳,5000多輛公交車無法正常運營,2000輛汽車被淹,主要道路幾近癱瘓。逢雨必澇,已經成為城市頑疾。據統計,2012年有184座城市發生內澇,2013年234座城市內澇,2014年125座城市內澇。平均每年百座城市內澇,難怪有網友調侃:“不會開船的司機不是好司機。”

人們不禁會問,何時能不再“澇”?確實,一些地區汛期降雨時間長、雨量大,再加上城市地理位置、排水系統少而不暢、城市地面硬化、濕地建設不足……但人們關於內澇原因的分析,基本都指向了自然和城市建設方面。然而,當城市在暴雨之下顯得不堪一擊時,相關政府部門是否工作得力,恪盡職守,就成為無法回避的問題。畢竟,天災或許難以避免,但暴雨所造成的內澇影響、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等的程度,卻是可以通過應急預案等盡人事去規避或減阻的。

對於那麼多城市而言,內澇年年不見轉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城市治理的失敗。兄弟城市的、過去的“前車之覆”,沒有成為本市的、現在的“后車之鑒”﹔東挖一塊西補一段南修一會北治一陣,沒有科學的全面的面向長遠的整體規劃﹔“九龍”治水見利就上害來則避,缺乏責任承擔機制等都逃不了干系。君不見,每次內澇之后,城市相關管理部門總在相互諉過。有人責怪暴雨預警不力,氣象部門卻歸咎於技術手段的局限﹔有人指責排水改造幾十億“打水漂”,水利部門則辯稱改造成效很顯著……面對此情此景,難怪會有腐敗猜想,也難怪有人建議,治澇先治官。內澇治理、暴雨應急的鏈條,串起多個部門,完善的責任機制與監督機制才是最好的粘合劑。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有的城市並非沒有問責,並非沒有重金投入。早在2011年,武漢市紀委對造成武漢城區嚴重漬水的主要責任人進行行政警告、記大過、撤職、降級等問責處理。為了治澇,武漢自2013年起投資130億元,甚至許下“三年后不怕大暴雨”的豪言壯語,然而今年武漢依然因為汛期降雨多個地段漬水。同樣,南昌在2003年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襲擊成為“漂在水上的城市”后,陸續對城市地下排水系統砸進20多億元“看不見的投入”,並信誓旦旦宣稱告別“看海模式”,但暴雨一來,“看海”照舊。武漢、南昌等城市治澇的折騰反復,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單兵突擊的治澇舉措,就是砸再多的錢,效果也經不起檢驗。更何況這錢,不排除會變相流入“王謝堂前燕”們的腰包,而不是都落進看不見的城市建設“裡子”中。

要告別“城市看海”,城市建設必須回到責任與科學。實際上,許多城市不是沒有提升排水能力,但是城市擴張過快,超出其承載能力,而且不少地段建設沒有嚴格按照規劃來,不斷產生新的內澇隱患點。還有一些城市,抓住“海綿城市”就以為找到包治百病的藥方,卻不考慮有無徑流通道,一哄而上建設,結果事與願違。教訓在前,城市管理者必當汲取,摒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習慣思維,改變以往末端治理方法,做好頂層設計,有序推進,實施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統籌建設。

贛州、青島城市排水“一管百年”的修建模式,值得其他城市借鑒學習。放下“權力審美”,多些自然敬畏﹔放下利益考量,多些責任意識﹔放下亮點工程,多些科學意識﹔如此這般,城市或許就再也不會跟百姓“不怕大暴雨”的期待爽約了。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