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聚焦2013兩會系列評論之十一

人民網評:城鎮化不是給“房地產化”代言

鄧海建

2013年03月09日08:46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城鎮化是今年兩會最熱門的議題,與城鎮化相關的提案也最多。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直言,“參加兩會21年,研究城鎮化28年,深感今年城鎮化最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提“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然而與往年所不同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直指城鎮化三大核心問題,即“遵循城市發展規律”、“落實人口城鎮化”以及“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並行”,推動城鎮化實至名歸。

中國的新型城鎮化,是確鑿無疑的大方向。這是世界最多人口的城鎮化。僅此觀之,正如政府工作報告所言:五年轉移農村人口8463萬人,城鎮化率由45.9%提高到52.6%——中國城鄉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這種變化得益於兩個因素:一是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的推動,二是有關戶籍等政策逐步調整,公平的“城門”在制度層面逐漸打開。

城鎮化是中國發展的重頭戲。這不僅因為美國城鎮化率達到90%、韓國達到80%等現實差距,更因為城鎮化背負著擴大內需、拉動增長的重任。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新型城鎮化”概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把“加快城鎮化建設速度”列為2013年經濟工作六大任務之一。發改委主任張平近日更在人大記者會上表示,發改委正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中國城鎮化發展規劃,今年如果順利的話,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台。這些信號都表明——新型城鎮化已成為新時期的國家戰略。

城鎮化當然要圈地擴容、要蓋樓建房,但是,中國的新型城鎮化,顯然不是房地產化。以城鎮化的方向來修復地產股估值等邏輯,顯然忽略了以下幾層思考。一者,1995年以來,我國城鎮化經歷了歷史上最快的發展階段,同時也帶來一個更令人頭痛的問題——市場房價進入快速上漲甚至暴漲期。房價問題的背后,還有以下值得注意的數據:從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內,國內城市建設用地擴張83%,但同期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城鎮人口僅增長45%,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速度極不匹配。那麼,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積極穩妥”之意,當然在於糾偏類似失衡,在平抑房價的同時,引導地產業理性歸位。

二者,新型城鎮化之“新”,就是要區別於“造城運動”,真正將工作重心轉移到進城人口權益的市民化上來。有數據顯示: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為2.79億人,其中流動人口為2.36億人。今日中國城鎮化的發展速度,恐怕還要再等等“市民化”的進程。換句話說,“城鎮化”固然是指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一個過程,但這種“轉化”不僅要有“廣度”、更要有“深度”——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提高城鎮化質量,使之健康發展”。

三者,城鎮化固然是農民進城的過程,但這個過程絕不僅僅停留在蓋房子層面。社科院發布的藍皮書稱,按照世界城市的發展規律,當城鎮化率達到40%—60%的時候,標志著城市進入成長關鍵期,“城市病”進入多發期和爆發期。此時,繼續推進城鎮化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因此,即便是硬件而言,我們更需要對城市交通、環境、社會等方面統籌安排,還得考量城市群內部的協調發展問題。

真正的城市化,或者說我們吁求的新型城鎮化,正如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主任慕海平所言,不僅要有“人口的城鎮化”,更應是產業、人口、土地、社會、農村五位一體的城鎮化。城鎮化不是給“房地產化”代言。

人民網評:以深化社保改革回應民生期待

人民網評:從兩會調查中聆聽百姓對“公平正義”的期待

人民網評:真實傳民意,依法履職權

人民網評:轉會風,全國兩會理當作好表率

人民網評:直面問題,政協委員積極履職助力“中國夢”

人民網評:順應“環境關切”,用“法治思維”驅散霧霾

人民網評:政府工作報告裡書寫著壯麗“中國夢”

人民網評:教育投入佔GDP4%,振奮中有期許

人民網評:讓承諾落地,讓行動有力,讓民眾信心“可持續”

人民網評:用法治力量推動實現“中國夢”

分享到:
(責編:王倩、張玉珂)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