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河南鄭州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經開片區,車來車往,繁忙有序。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內,上千個集裝箱整齊堆放,六台龍門吊緊張作業。
“你隻需要把屋面提供出來,由我們公司出資金投資建設光伏、風電和儲能分布式電站,源網荷儲一體化,為企業生產提供綠色電力能源,至少幫你節約30-40%左右的電費。” 沒出正月,西向新能源(成都)有限公司和廣安杰瑞節能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已經開始洽談合作。
剛剛過去的2025年春節假期,“浙”裡年味有多濃?兩個詞可以形容:熱鬧,紅火。 賞燈會、逛廟會、打年糕……從街頭到巷尾,浙江旅游市場豐富產品供給,49家省級以上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累計到訪人數1622.3萬人次。
蛇年春節后首個工作日,經濟大省山東甩開了實干的膀子、邁出了創業的步子。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大會,動員全省上下當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排頭兵,持續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
人勤春早,實干爭先。江蘇省“新春第一會”聚焦“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建設,對“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進行了專題部署。
對於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學生來說,隻需通過“校園空廚”小程序下單,位於番禺區南村鎮文化廣場配送中心就有一架無人機起飛,飛行兩三分鐘后,穩穩降落在學院外送點,學生就能收到“從天而降”的外賣。 無人機送外賣、城市間打“飛的”、乘坐飛行器看風景……曾經遙不可及的應用場景,在今天的粵港澳大灣區越來越成為現實。
不久前,中國第八批重大外資項目推出,包含福建古雷煉化一體化工程二期、蘇州博世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制造基地、合肥大眾汽車研發中心等15個項目。重大外資項目數量屬歷次最多,計劃投資額共計330億美元。
日前,海關總署發布了我國2024年全年貨物進出口情況。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進出口總值4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順利完成質升量穩的目標,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更加穩固。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發布了《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了今年實施“兩新”政策的總體考慮,將深入推進重點部署的“四大行動”,持續發揮“兩新”政策既利企業,更惠民生,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重要作用。
國家統計局12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宏觀政策效應繼續顯現,工業服務業較快增長,就業和物價總體穩定,社會預期得到有效提振,積極變化進一步增多。四季度以來的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好於三季度。
近日,國新辦舉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表示,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邁上千萬輛級台階,分別達到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 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亮麗名片”。
2025年綜合運輸春運工作專班數據顯示,春運首周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超13億人次。截至1月20日9時,鐵路12306已累計發售春運期間車票2.14億張。
線上的型號實體店沒有、各平台間相同款式型號卻不同、電商專供款價格低質量卻不及線下……長期以來,一些消費品的貨源線上線下難統一,甚至在不同平台間刻意制造“壁壘”阻礙購買者比價,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也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市場秩序。 春節將至,在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和新一輪消費券發放的加持下,很多消費者選擇線上購物。
近日,隨著2025年春運的帷幕緩緩拉開,“我的鐵路風景”主題宣傳活動在31個主要鐵路客運車站正式啟動。此次活動由中央宣傳部文明創建局、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宣傳部聯合舉辦,旨在通過鐵路這一獨特的視角,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成就、共建共享的文明景象、美麗中國的大好風光以及優質服務的動人故事。
以425.02億元的總票房和10.1億的總觀影人次收官,2024年中國電影市場喜憂參半。 憂的是電影市場總票房同比下降22.6%,觀影人次同比下降22.3%,頭部影片數量減少,人均觀影數量下降……這些“減”和“降”,折射出電影市場產品有效供給仍然不足,優質內容稀缺,還不能滿足觀眾需求。
1月5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安排圖定旅客列車13028列,較調圖前增加230列﹔開行貨物列車22859列,較調圖前增加91列,鐵路客貨運輸能力、服務品質和運行效率進一步提升。此次調圖也是春運前最大規模的一次調圖,春運熱點地區高鐵列車的開行變化明顯,旅客出行將更加便捷。
數字化時代,算法的誕生是為了提高效率。由於算法參與決策過程,因此算法不僅僅是個技術問題,還涉及到社會價值、倫理道德等多個方面。
當下,影視行業,正在迎來AI工具為行業提質增效的“歷史性”時刻。在國外,Sora打開了視頻大模型的大門﹔在國內,可靈AI在視頻大模型的應用上走的更遠。
日前,全國市場監管工作會議召開,市場監管總局將加快出台網絡交易平台收費行為合規指南,降低平台內商戶成本負擔,督促平台合理確定收費比例,促進平台經濟領域各方主體互利共贏。 近年來,數字技術與各行業加速融合,推動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我國數字經濟取得長足發展。
近日,商務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了《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9年,初步形成供給豐富、布局均衡、渠道多元、服務優質、智慧便捷、綠色低碳的現代零售體系”。 零售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是商貿流通體系中最貼近消費者的關鍵環節,直接決定著百姓對生活舒適度的“體感”,影響著消費市場的活力。
購買潮玩盲盒、好運綠植,給自己帶來好心情﹔挑選心儀的“谷子”和“手辦”,讓動漫角色陪伴左右﹔把富有文化特色的新潮文創產品作為送給朋友的禮物……近年來,隨著年輕人情感需求不斷豐富,圍繞“情緒價值”的商品服務應運而生,孕育出巨大的消費市場。 新經濟新業態回應了社會和市場需求,成為年輕人緩解壓力獲得慰藉的重要途徑,但該行業也出現進入門檻過低、商家參差不齊、服務缺乏規范等狀況。
日前,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鐵集團等9單位聯合印發《關於增開銀發旅游列車 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圍繞增加銀發旅游列車服務供給、強化適老化設施保障、提升銀發旅游列車服務水平、優化銀發旅游列車發展環境等方面提出12條具體措施,旨在更好滿足銀發群體旅游服務需求,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老年消費群體不斷擴大,老年人旅游需求明顯增加,展現出不容忽視的消費潛力。
2025年電影市場迎來春節檔開門紅!打開影院購票界面,“售罄”字樣頻頻出現。數據也印証著這種感受——大年初一單日票房18.05億元,觀影人次3515.12萬,均超過2021年同期,創造中國影史新的單日票房和觀影人次紀錄。
在日前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有關領導表示,2025年將重點破解消費痛點問題,推進消費供給提質,著力提高消費維權能力,創新打造共治共建格局,營造安心、舒心、省心、放心的消費環境。 消費是最終需求,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
“4小時內把箱子從X地送到X地”,一個網約車訂單背后竟可能牽扯到大額詐騙案。 一段時間以來,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方便和高效,潛伏陰影之中的電信詐騙也一直在花樣翻新、伺機而動,不斷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威脅。
狹小逼仄的廁所竟成“生產車間”:代購徒手將大份蛋糕切割、分裝,用於儲存食品的器具隨意擺放在地上……近日,“山姆代購在廁所分裝蛋糕”話題沖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食品安全大於天。
面膜衣、速熱衣、火山岩保暖棉……隨著氣溫下降,這些保暖“高科技”概念讓人眼花繚亂。自發熱、遠紅外、石墨烯,聽上去全是“科技與狠活”。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修訂出台《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一步深化電子計價秤市場秩序綜合整治,壓實集貿市場主辦方主體責任,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辦法》將於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隨著共享經濟的升溫,一種全新的消費模式“以租代買”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以租代買”模式的興起,為激發消費市場活力注入新動能,也為挖掘消費潛力、培育消費新業態提供了一個新的觀察視角。
“原價9099元的電腦,享受補貼之后到手隻需7275元,相當於打了八折,看到優惠力度這麼大,就果斷下手了。”近日,消費者劉女士換了新電腦,政府的以舊換新補貼讓她省下了18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