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201.9萬億元,同比增長5.2%。作為經濟運行的重要風向標之一,物流數據的穩步增長,反映出我國經濟持續向好。
在西海景區乘船穿梭在群島之間,感受“船在湖中走,人在畫中游”﹔乘坐輪渡“夜游長江”,一邊欣賞花燈璀璨一邊品嘗美酒美食﹔黃河入海口乘坐游船行駛其間,近距離感受兩種水色相互碰撞的壯觀場景……今年暑期,“游船+”消費場景不斷更新,吸引眾多游客參與其中。 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平台上的“觀光游船”類產品,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近20%,整體預訂票量增長45%。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5年7月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7月份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裝備制造業繼續發揮工業“壓艙石”作用,帶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數據背后,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成為推動工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核心CPI同比上漲0.8%且漲幅連續三個月擴大,呈現出積極變化﹔服務價格環比上漲0.6%,漲幅比上月明顯擴大﹔將商品和服務零售合並,初步測算,1至7月份同比增長5%左右,今年以來整體保持穩中有升……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7月份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在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帶動下,我國消費延續擴大態勢,消費新動能持續壯大。 市場需求擴大,促消費政策效果繼續顯現。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部分經濟指標有所波動,但主要指標累計增速保持總體平穩。在創新引領下,新動能成長壯大,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經濟發展“進”的步伐穩健,國民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近年來積極推進深遠海養殖,構建“養殖—銷售—餐桌”供應鏈,拓展海洋全產業鏈﹔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充分利用其豐富的沿海資源,海上養殖業取得了顯著成效,已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支柱和特色產業……一幕幕生機勃勃的場景,勾勒出我國海洋漁業的蓬勃圖景。 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
8月12日,財政部發布了《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對個人消費貸款、服務業經營主體進行貼息。 這標志著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的相關貼息政策進入具體落實階段。
近日,財政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通過創新財政金融協同機制,精准支持促消費、擴內需戰略實施。 服務業作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賽事經濟,“一時紅”易,“常年火”難。如何將短期流量轉化為長期價值?關鍵在於如何有效地與各地產業經濟的深度融合,唯有創新模式、優化運營、完善政策等多措並舉,才能將賽事的短期流量轉化為長期的經濟增量。
入夏以來,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農業災害呈現“南北澇中間旱”的特征,秋糧生產面臨較大旱澇災害疊加的風險挑戰。 當前,正值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期,農業農村部近日印發《農業防災減災救災保秋糧豐收工作方案》,分區域分災種分作物共制定34條防災減災救災措施,要求各地努力做到防在成災前、抗在第一時、救在第一線,力爭重災區少減產、輕災區保穩產、無災區多增產,千方百計奪取秋糧和全年糧食豐收。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加快實施六大重點行動,強化八項基礎支撐能力,意在使全體人民共享人工智能發展成果,更好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已經逐漸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當前,服務業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主引擎和吸納就業主渠道,僅靈活就業群體規模就超2億人,其中絕大多數活躍在服務業領域。例如1000余萬外賣騎手,作為經濟循環的“毛細血管”,也逐漸成為服務民生的“一線力量”。
長期以來,融資難、融資貴、融資短是制約林業發展的瓶頸。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林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用15條具體措施打通“生態產品價值”到“經濟發展收益”的轉化通道,既給林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也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徑更清晰、更可行。
近日,一則關於《紅外隱形眼鏡開啟人類新“視”界》的報道引發關注。報道指出,該研究成果創新性地與隱形眼鏡相結合,通過可穿戴形式使人類感知近紅外光的時間、空間和色彩等多維度信息,還可為治療色盲等視覺疾病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了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數字:10226億千瓦時 。這個數字,是中國7月份的全社會用電量,相當於東盟國家一年的用電總和。
綴著宋錦紋樣的娃娃小旗袍、復刻雲肩元素的背帶裙,從基礎款到高端定制,從現代潮流到傳統非遺……玩偶的衍生品類“娃衣”正逐漸成為“養娃”的標配。某電商平台數據顯示,2024年“娃衣”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17.08%,今年5月銷量出現暴漲,單月銷售額突破千萬元。
最近,“工廠游”成了旅游業的新熱點:年輕人因搶到新能源汽車廠參觀券而激動不已,爸媽們走進牛奶、雪糕、汽水的生產車間“遛娃”,老年人在工廠裡第一次試吃並接受了“臭臭的”螺螄粉……據統計,已開放“工廠游”的企業涵蓋了汽車制造、食品加工、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你進廠打卡了嗎?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工廠游”,能找到超過10萬條筆記。“工廠游”為啥這麼受歡迎?一方面,源自游客對現代工業的好奇。
智能投影儀通過優化算法、優異畫質,征服海外家庭﹔掃地機器人仰仗激光導航、自動集塵和上下水功能,穩居全球市場份額前列……越來越多“中國智造”依靠創新突破與技術優勢借跨境電商東風“揚帆出海”,受到海外消費者青睞。 據海關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出口額約1.03萬億元,增長4.7%。
8月1日,三大外賣平台相繼發聲,共同呼吁規范行業競爭秩序。美團表示將嚴格遵循相關法律法規,杜絕不正當競爭行為﹔淘寶閃購與餓了麼也聯合發文,明確表態抵制惡性競爭﹔京東表示堅決杜絕不正當競爭,抵制惡性補貼。
近期,我國多地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帶動用電負荷快速增長,電網逐步進入迎峰度夏關鍵期。據國家能源局消息,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接近1.5億千瓦。
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日公布,今年上半年,8155個國家級傳統村落和5028個省級傳統村落吸引游客超過2.93億人次,帶動消費約342.13億元。各地通過推動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發展休閑旅游、文化創意等產業,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到“天府之國”買熊貓文創、蜀錦制品,去“滬上南京路”選炫酷潮玩、電子產品,在“彩雲之南”購花卉精油、翡翠飾品……在免簽政策、移動支付、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等有力推動下,外國人來華旅游持續升溫,買買買式的“中國購”更成為入境游新趨勢。 今年上半年“中國購”銷售額增長近一倍。
“敷一千張面膜,不如打一針水光!”“改善肌膚暗沉”“煥發自然光彩”……時下,憑借“快速變美”特色水光針收獲擁躉無數。但媒體調查發現,個別正規醫美機構違規將械二類水光產品用於注射﹔一些沒有注射資質的生活美容店、工作室,在這個暑期裡公然提供代打服務﹔在部分化妝品批發市場,違禁的水光針劑、麻貼等產品,正通過各種渠道流向市場…… 在很多人心目中,水光針就是最基礎的醫美項目,往往因“輕醫美”之“輕”而忽視其潛在風險。
農業農村部等十部門近日發布《促進農產品消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從優化供給、創新流通、激活市場等方面協同發力,釋放多樣化、品質化、差異化消費潛力。 農產品消費一頭連著百姓生活,一頭關系農民增收。
晚風起,夜未央。情侶挽手在霓虹燈下逛街,好友在大排檔開懷暢飲,消夏露天音樂會釋放青春熱情,旅游景區開展夜游吸引八方客……夜間消費場景不斷“上新”,夏日夜間經濟持續“升溫”。
筆者最近採訪了一戶剛完成“個轉企”的經營主體。這位手機店的老板最初只是為了拿到企業“身份”,因為隻有企業有資格申報國家發布的電子產品購新補貼政策。
餐館排起長龍,美食街區人頭攢動,社交平台上“網紅小吃”打卡熱度不減。餐飲消費作為服務消費的“壓艙石”,其脈動傳遞著中國消費市場的蓬勃活力。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老年人藥品、保健品虛假宣傳專項整治工作,直指假借專家義診、健康咨詢之名行欺詐之實等“坑老”“騙老”痼疾。此次治理行動場景化鎖定各類論壇、康養旅游和老年大學等虛假宣傳高發地,以廣告監管、食品安全監管等舉措全流程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還以“你拍我查”活動開創了全民共治新局。
貴州㵲陽河上的龍舟競發、江西安遠農家蒸煮的灰水粽、山西聞喜工坊陳列的非遺布藝文創……端午節將至,各地舉辦的傳統民俗活動已率先升溫。這些傳承千年的傳統習俗,正以鮮活的姿態構筑起沉浸式的文化體驗場景,讓古老文明在現代生活中重新煥發生機。
引領“顏值經濟”新潮流,國內醫美市場近年來風生水起、供需兩旺,其中“輕醫美”尤受青睞。但熱潮涌來泥沙俱下,虛假宣傳、價格欺詐、非法操作等亂象也由此而生,讓消費者在經濟、健康、心理多方面蒙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