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財評:物流數據映照“旺”經濟

      近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201.9萬億元,同比增長5.2%。作為經濟運行的重要風向標之一,物流數據的穩步增長,反映出我國經濟持續向好。

  • 人民財評:“游船+”如何激活文旅消費新空間?

      在西海景區乘船穿梭在群島之間,感受“船在湖中走,人在畫中游”﹔乘坐輪渡“夜游長江”,一邊欣賞花燈璀璨一邊品嘗美酒美食﹔黃河入海口乘坐游船行駛其間,近距離感受兩種水色相互碰撞的壯觀場景……今年暑期,“游船+”消費場景不斷更新,吸引眾多游客參與其中。 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平台上的“觀光游船”類產品,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近20%,整體預訂票量增長45%。

  • 人民財評:7月規上工業積極向好 新質生產力成關鍵支撐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5年7月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7月份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裝備制造業繼續發揮工業“壓艙石”作用,帶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數據背后,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成為推動工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 人民財評:政策支撐動能接力 消費領域延續擴大態勢

      核心CPI同比上漲0.8%且漲幅連續三個月擴大,呈現出積極變化﹔服務價格環比上漲0.6%,漲幅比上月明顯擴大﹔將商品和服務零售合並,初步測算,1至7月份同比增長5%左右,今年以來整體保持穩中有升……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7月份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在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帶動下,我國消費延續擴大態勢,消費新動能持續壯大。 市場需求擴大,促消費政策效果繼續顯現。

  • 人民財評:7月經濟數據印証經濟穩中有進態勢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部分經濟指標有所波動,但主要指標累計增速保持總體平穩。在創新引領下,新動能成長壯大,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經濟發展“進”的步伐穩健,國民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 人民財評:深耕海洋牧場,夯實“藍色糧倉”

      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近年來積極推進深遠海養殖,構建“養殖—銷售—餐桌”供應鏈,拓展海洋全產業鏈﹔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充分利用其豐富的沿海資源,海上養殖業取得了顯著成效,已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支柱和特色產業……一幕幕生機勃勃的場景,勾勒出我國海洋漁業的蓬勃圖景。 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

  • 人民財評:以“小杠杆”撬動經濟“大循環”

      8月12日,財政部發布了《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對個人消費貸款、服務業經營主體進行貼息。 這標志著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的相關貼息政策進入具體落實階段。

  • 人民財評:政策精准發力,服務業升級迎來新動能

      近日,財政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通過創新財政金融協同機制,精准支持促消費、擴內需戰略實施。 服務業作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 人民財評:以融合破局,賽事經濟“長紅”之道

      賽事經濟,“一時紅”易,“常年火”難。如何將短期流量轉化為長期價值?關鍵在於如何有效地與各地產業經濟的深度融合,唯有創新模式、優化運營、完善政策等多措並舉,才能將賽事的短期流量轉化為長期的經濟增量。

  • 人民財評:多措並舉 全力打好秋糧保衛戰

      入夏以來,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農業災害呈現“南北澇中間旱”的特征,秋糧生產面臨較大旱澇災害疊加的風險挑戰。 當前,正值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期,農業農村部近日印發《農業防災減災救災保秋糧豐收工作方案》,分區域分災種分作物共制定34條防災減災救災措施,要求各地努力做到防在成災前、抗在第一時、救在第一線,力爭重災區少減產、輕災區保穩產、無災區多增產,千方百計奪取秋糧和全年糧食豐收。

  •  1 2 3 4 5  尾頁

評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