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別讓“黑公關”成了車企的“難關”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從論壇灌水到AI造假,汽車行業“黑公關”亂象成為一大網絡頑疾。據央視網報道,近十年來,水軍手段從簡單炒作進化到專業化、規模化,技術更智能隱蔽。許多車企被迫參與輿論攻防,每年投入約10%預算甚至更多用於應對黑公關。
從具體現象上看,“黑公關”人為痕跡明顯。有的雷同貼文會在多賬號出現,有的相似負面信息會在短時間內密集發布,形成一股有組織、有預謀的輿論攻勢。這些車圈“黑公關”的行為,遠不只是對當事企業構成了名譽侵權,其危害范圍和程度遠超想象。
它們誤導廣大民眾對車企品牌形成錯誤的基本印象,破壞的是整個行業的競爭生態。如果這些虛假的、非理性的、懷揣不良目的信息長期泛濫,還會影響國家層面的產業戰略,阻礙汽車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更有甚者,在“黑公關”的操縱下,非理性的情緒已經從線上蔓延到線下,從影響企業聲譽擴散到干擾車主個人生活、損害車主正當權益。
前不久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啟動了為期3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打擊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捏造虛假信息、惡意詆毀企業產品、操控輿論流量的黑灰產業鏈,彰顯了相關部門整治車圈“黑公關”亂象、維護行業健康發展的堅定決心。
可以說,這些“黑公關”就是汽車行業的寄生虫。我國汽車行業近幾年憑借新能源動力崛起,巨大的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吸引了眾多目光,也催生了諸多商機。我們樂見汽車行業帶動上下游產業蓬勃發展,但絕不能容忍一個以抹黑、造謠、攻擊汽車企業為牟利手段的群體肆意滋生壯大。
面對“黑公關”的惡劣影響,除了相關部門的整治行動,更需要平台、車企以及廣大網民共同發力,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治理格局。
平台應該加強對網絡水軍、“黑嘴”的監測、甄別與管控。一定要認識到,這並不是社會強加給平台的任務,而是平台本該履行的屬地責任,是平台經濟的邏輯基礎和倫理要求。
車企自身也應積極作為,加強與平台的溝通協作,共同應對“黑公關”挑戰。進一步暢通涉企侵權信息投訴舉報通道,及時處理相關爭議、辟謠相關信息,避免虛假信息產生大范圍的誤導性傳播。與此同時,廣大網民尤其是相關品牌的車主,作為利益相關方,也可以成為事實的澄清者、正義的捍衛者。
要知道,輿論不該是隨意操縱的武器,流量也不該是取之不盡的彈藥。無論是從為汽車行業健康發展護航的角度,還是從網絡環境及營商環境治理提升的角度,都是時候對車圈“黑公關”打出一套組合拳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