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人民要論) 內容提要 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認真回顧我們黨領導人民探索、推進、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歷程,有助於加深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解和把握,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我們即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
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大家談·新時代的鄉村振興③)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陝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持續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強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保護,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培育文明鄉風。”新時代新征程,大力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改善農民精神風貌,定能推動鄉村文明不斷煥發新氣象。——編 者 更好保護傳統村落浙江省杭州市 渠長根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
來論 平衡好古城保護與活化利用浙江省湖州市 曾 校如今,很多地方推動古城活化利用,開展商業化運營。隨著一些商業業態進駐文保院落,更改文物原貌、違規私搭亂建、業態隨意變更、監管跟進不及時等問題隨之產生。這不僅對古建筑造成破壞,也增加了消防等方面的安全隱患,需要引起重視。
以精細化治理塑造旅游城市品牌 中秋國慶假期在即,各地陸續開展旅游市場秩序整治行動。近日,筆者在海南省三亞市天涯區第一市場等地走訪時發現,海鮮檔口顯眼位置都亮出了“商戶信用星級”標牌。游客掃一掃上面的二維碼,就可以看到商戶信用加分、扣分及投訴記錄、誠信承諾等信息。
融匯東西,以包容成就多彩(現場評論·文化地標看傳承發展⑤) 文明越包容,就越能得到認同和維護,就越會綿延不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敦煌文化是中華文明同各種文明長期交流融匯的結果”。走進莫高窟第285窟,抬眼望去,源於印度與中國、佛教與道教的不同形象共處一室、姿態各異,分外和諧。和合共生的理念躍然於壁畫上,撼人心弦。
共此月圓時,同敘家國情(人民時評)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穩、行得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秉持家國情懷的赤子之心,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向上向好,構成了國家欣欣向榮的基石,化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前進動力中秋將至,航空公司推出的“賞月航班”提供新的賞月體驗,街道社區開展的中秋活動帶來沉浸式文化體驗,社交媒體上刷屏的中秋快樂動圖增添了節日的輕鬆感與趣味性,讓傳統文化更具時代活力。大江南北秋意漸濃,節日氣氛不斷升溫,涌動著對團圓的渴望與喜悅,體現著薪火相傳、延綿不絕的文化基因。
胸懷天下 以文化人(人民論壇)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林佔熺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個地球儀,這是學生們送給他的教師節禮物。地球儀上,已經推廣了菌草技術的地方都被貼上了標識。如今,菌草技術不僅推廣到國內500多個縣區,還被推廣至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新華評論|海外網評論|觀點中國|中經評論|光明時評|中青時評|台灣網評|求是網評|千龍評論|東方評論|環球評論紅辣椒評論
大河網評|敢當評論|華聲評論|渤海潮評論|慷慨歌時評|東北網評|東湖評論|浙江潮評論|兩江評論|南方時評|南海時評|大江時評長江時評|齊魯時評|阿凡提評論|每日電訊|金虎時評|西岸評論|湘江評論|深圳評論
中工網評|太陽鳥時評|羊犄角評論
深圳評論|新浪評論|搜狐評論|騰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