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以高標准推動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點擊播報本文,約
9月2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32項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和2項標准修改單。明確“生乳”定義、增加寄生虫控制和致敏物質管理、給鐵路餐飲服務立規矩……各類標准升級回應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輿論關切。
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准1725項,包含2.3萬余項指標,涵蓋340余種食品類別。此次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和標准修改單的發布,進一步完善了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從原料到終產品各環節、從普通人群到特定人群全人群的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體系。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事關食品安全和國民健康。合理使用添加劑,能夠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外觀、延長保質期,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但近年來,部分企業超劑量、超范圍濫用食品添加劑不僅成了危害消費者健康的“隱形殺手”,也很大程度上敗壞了行業口碑。對此,本次公布的新標准中對添加劑的使用也進行了更嚴格的細化,包含《食品添加劑 碳酸銨》等5項食品添加劑質量規格標准,在范圍、檢驗方式、相關指標等方面均有所調整,進一步為食品生產經營者劃清了底線,讓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有利於推動行業朝更加規范、健康的方向發展。
食品安全無小事,安全之源頭在於生產。《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對食品生產全流程都提出了更嚴格的管理要求。作為食品生產領域的基礎性標准,不僅增加了對寄生虫控制要求,從源頭減少食源性疾病隱患,還對廠區環境、虫害管理、人員健康、工作服管理、微生物監控等細節都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更嚴格、更細致、更具體的管理要求,倒逼企業優化生產線,有利於促進整個食品生產行業整體提升衛生控制水平,更好維護舌尖上的安全。
可以說,此次發布的一系列標准,亮點頗多。以牛奶行業為例,不僅明確了“生乳”和“滅菌乳”的定義,讓消費者在選購時更透明,還對生乳及滅菌乳的酸度進行了修訂。生乳酸度是衡量生乳新鮮度的重要指標之一,隨著我國奶畜養殖產業的不斷發展,修訂現行標准酸度指標有利於滿足行業多元發展需要,讓消費者吃得明白、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生命健康、關乎國計民生。各地各部門應多措並舉,嚴防、嚴管、嚴控,落實新國標,每個環節都不能鬆懈,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企業也應乘新國標發布之勢,加快產業升級,在高水平安全之上行穩致遠,讓新國標在保障公眾飲食安全的同時,賦能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