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電子商務持續釋放驅動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至10月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9.6%。其中,智能產品、網絡服務、即時電商增長亮眼。另據商務大數據監測,AI眼鏡、智能手表等智能穿戴網零額增長23.1%,網絡服務消費增長21%,其中線上購券—線下體驗的到店餐飲增長25.1%,即時電商便利消費需求,銷售額增長24.3%。我國電子商務在提振消費惠民生、促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不斷釋放發展新動能。
電子商務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不斷激發消費潛力。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推動消費場景從線下拓展到線上、消費對象從實物拓展到服務。平台經濟的興起,在引導消費需求、挖掘消費熱點、推動消費升級等方面,日益發揮顯著作用,帶動了國貨“潮品”消費、綠色健康消費、文娛旅游消費、生活服務消費及智能家居消費等一大批新消費增長點加速形成。
數字消費助力擴內需惠民生。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的異軍突起,展現了電商正以多元化供給精准匹配分層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電商不僅擴大了消費半徑,更推動了消費結構升級。另一方面,下沉市場的深度挖掘,讓電商扎根民生沃土。“供銷社+主播+農戶”模式,使電商成為賦能鄉村的重要推動力量。電商領域的“根系”不斷下沉延伸,農產品通過直播“出村進城”,讓深山“土疙瘩”變成市場“香餑餑”。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與電商的深度融合,正重塑產業鏈運行邏輯。智能推薦系統提升交易效率,區塊鏈技術保障溯源可信,雲計算支撐億級並發交易,而生成式AI更進一步賦能商品設計、營銷內容與客服體驗。
跨境電商的全球化布局,為經濟發展的動能注入國際增量。“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建設形成12個創新實踐案例並在全國復制推廣﹔“絲路電商惠全球”36場活動推動中國大市場成為全球大機遇﹔“絲路雲品”電商月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啟動,同期舉辦“非洲好物”“東盟好物”“上合雲品”“買在金磚”等特色活動,促進海外優質產品進口。1至10月重點監測平台進口商品銷售額增長8.9%,烏茲別克斯坦糖果、泰國山竹銷售額分別增長73.7%、39.9%。
我國跨境電商出口額連續保持高增長,在東南亞、拉美等新興市場,年輕消費群體與互聯網普及形成共振,推動當地數字經濟持續攀升。海外倉“四快一低”優勢凸顯,海關監管措施不斷優化,加上各大電商平台紛紛打造出海方案,讓中國商品高效觸達全球。
從巴山深處的助農直播間到東南亞的跨境包裹分揀線,從智能家居的熱銷到即時零售的普及,電子商務正以多元創新姿態,持續釋放驅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