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財評>>經濟觀察

人民財評: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搶佔科技發展制高點

嘉 佑
2025年11月06日08:47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近來,有兩則消息振奮人心。

一來,2025灣區半導體產業生態博覽會上,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超高速實時示波器,實現“全球第二”的歷史性跨越。這不僅有助於打破國外的長期技術封鎖,還能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全鏈條創新提供關鍵支撐。

二來,國內首個國家級汽車芯片標准驗証中試服務平台投入使用,標志著我國車規級芯片質量驗証與評價能力邁上新台階。這不僅有利於推動中國汽車芯片質量提升,還將為全球產業生態貢獻中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方案。

創新創造、自立自強、自主可控,是新時代創新答卷中的關鍵詞。唯有增強緊迫感,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搶佔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才能把科技命脈和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進而一步一個腳印把建成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變為現實。

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專章部署,明確提出“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搶佔科技發展制高點,不斷催生新質生產力”。這進一步明確了未來五年的著力點與突破點,突出了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為朝著建成科技強國目標前行凝聚了更大力量。

增強創新的自主性,關鍵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唯有靠自力更生。也要看到,掌握核心技術的過程很艱難,凡有封鎖的地方就是突破的地方、凡有禁錮的地方就是要打破的地方。這就必須突出國家戰略需求,加強基礎研究戰略性、前瞻性、體系化布局﹔也要強化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原始創新導向,優化有利於原創性、顛覆性創新的環境,產出更多標志性原創成果。同時,要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發揮制度優勢,全鏈條推動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決定性突破。

增強發展的“向心力”,關鍵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科技創新蘊含巨大價值,隻有落到產業上,才能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這就需要立足創新鏈和產業鏈的無縫對接,解決深度融合過程中創新要素流動不暢、科技服務體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等問題。比如,布局建設概念驗証、中試驗証平台,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更多承擔國家科技攻關任務,提高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落實好新舉措新要求,做到增強體系化攻關能力、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創新的積極性會更強、融合的力度會更大。

增強政策的支撐力,關鍵要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從強化規劃銜接、政策協同、資源統籌、評價聯動,到優化高校布局、分類推進改革、統籌學科設置,從加強人才協作、優化人才結構,到深化項目評審、機構評估、人才評價、收入分配改革……堅持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持續激發創新創造動力活力,不斷厚植創新沃土,支撐科技創新發展的動力會更足、效能會更強。

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國之重器、國之利器要掌握在自己手上,創新活力、創新動力要多方位源源匯聚。奮進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上,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斷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才能更好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助力賦能。

相關鏈接:

人民網評:落實“六個堅持”,續寫“兩大奇跡”

人民網評: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人民網評: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

人民網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

人民網評: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

人民財評: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人民財評: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

(責編:孟哲、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