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強是最高法院院長,是管斷案的。我不是研究法律的,不敢妄斷最高法院院長的強與弱。我這一次所說周強的“強”,是他作為法院院長面對媒體和公眾那樣一種公開的姿態和舉措,真強!強過了許多領導干部。
7月4日,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召開,座談會結束后,身著淺藍色短袖法院制服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步入採訪區,笑著與現場的30多位記者握手、打招呼。接下來,周強用10多分鐘回答了記者提出的問題。在談及“大力推進司法公開”時,周強明確指出,進一步推進審理過程的公開、庭審的公開、裁判文書的公開、民商事案件執行的公開,通過公開來促進公正,通過公開推動每一個案件審理都能夠做到公正。說到此處,他特意指出:“我們強調的是依照法律的規定公開,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據了解,這是高法工作會議現場首次開設媒體區,也是周強首次作為最高法院長直面記者回答問題。
其實,這樣的表態和這樣的舉措,應當是所有為官者面對媒體和公眾的應有之態、之舉。
媒體注意到,周強出任最高法院長后,“公正司法”、“司法公開”成為這段時間從他口中出現的頻率比較高的詞匯。數日前,最高法消息稱,其生效裁判文書將全部予以公布,日前,第一批裁判文書已集中公布。這也被外界看作是人民法院司法公開邁出的關鍵一步。
周強力主司法公開,意義重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早已經出台,信息公開是政府守法必須要邁出的第一步。據媒體報道,6月28日,全國法院微博群建設推進會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召開,周強特別為此會作批示稱,各級法院主要領導要親自關心和過問法院微博建設工作,把法院網站和官方微博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考核機制,全面落實人員、設備、經費等保障措施,為網站和微博的開通與維護、發展與壯大創造良好的條件。之后,媒體高度關注的王書金案在微博上進行了直播。
由此可見,周強出任最高法院長后之“強”,不僅僅是工作方面,更是利用現代化傳播手段,尤其是有效利用微博等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與大家交流,這又比開新聞發布會和隻與傳統媒體打交道高出一籌。
在當前人人都擁有麥克風的“自媒體時代”,還有不少部門和單位的領導防賊防盜防記者,視媒體如大敵,先躲后藏再謾罵,最后是一堆爛泥,更有甚者,在媒體曝光揭露其本人或所在單位的有關情況后,拒不接招,推三阻四,不說主動面對就是被動應付都談不上﹔更不要說能積極回應媒體和公眾訴求,就連被動消極的應付都不會。如此之態和如此之舉與周強院長之“強”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周強之“強”,不應當是個別的少數的“強”,應當成為絕大部分官員都該擁有的“強”。中國擁有了這樣的“強”,文化軟實力也會大大提升,中國就真的更強了。
專欄作者簡介——
王旭明,語文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