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1.79萬億元,同比增長2.9%。進出口規模站穩20萬億元台階,創歷史同期新高,並連續7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披露了一組數據,我國經濟總量今年預計達到140萬億元左右。“十四五”期間增量預計超過35萬億元,這五年取得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再次令國人振奮、讓世人驚嘆。
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穩崗、擴崗、培訓、服務等多維度打出政策“組合拳”,既為經營主體紓困解難,又為勞動者賦能搭橋,彰顯了以更大力度穩住就業基本盤的堅定決心,為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億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兩重”建設項目。至此,今年8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已全部下達完畢。
近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布今年前五個月物流運行數據。1至5月份,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到138.7萬億元,同比增長5.3%。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19項重點舉措,進一步明確加大消費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助力挖掘釋放消費潛力,引導金融機構從消費供給和需求兩端強化金融服務,助力釋放消費增長潛能。 消費在國民經濟中處於基礎性地位,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
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和難點。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進一步開展質量融資增信工作更好幫扶中小微企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採取更加有力措施,讓質量融資增信工作更好惠及廣大企業,更有效幫扶中小微企業走質量效益型道路,不斷發展壯大,為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困境帶來了新的動力。
駕校報名、健身辦卡、出行旅游、數碼裝備更新換代……隨著2025年高考落幕,近段時間,各地迎來了“后高考經濟”的消費熱潮,為技能培訓、休閑娛樂、文旅消費等多元消費場景注入活力。 “后高考經濟”之所以如此火爆,供需兩端都有原因。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今年5月的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在宏觀政策組合拳有效實施並持續顯效的積極帶動下,5月份主要指標保持穩定增長。
深化產教融合是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迫切需求,也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客觀需要。日前,以“數字教育 智啟未來”為主題的第十五屆數智化人才培養暨產教融合發展大會在京舉行。
修訂后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發布以來,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條例》直面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規模增長、賬期拉長等現象,對中小企業來說,是重大利好。
自動駕駛,加速“駛”來。4月1日,《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
今年“兩會”,諸多有關鐵路的關鍵詞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這些熱詞映射出鐵路行業蓬勃發展的現狀,也勾勒出其未來前行的清晰脈絡。 智能高鐵作為高頻熱詞之一,備受關注。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 “我國農業無人機保有量超20萬架,無人機的作業面積超4億畝。
近日,我國CR450動車組樣車接受試驗驗証的消息,引起廣大網友的關注。作為高鐵大國,中國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每一次突破都堪稱“硬核”,CR450動車組的問世,再次刷新了人們對“中國速度”的認知。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實施《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的出台,旨在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新能源等增長引擎,推動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國新辦舉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表示,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邁上千萬輛級台階,分別達到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 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亮麗名片”。
2025年綜合運輸春運工作專班數據顯示,春運首周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超13億人次。截至1月20日9時,鐵路12306已累計發售春運期間車票2.14億張。
線上的型號實體店沒有、各平台間相同款式型號卻不同、電商專供款價格低質量卻不及線下……長期以來,一些消費品的貨源線上線下難統一,甚至在不同平台間刻意制造“壁壘”阻礙購買者比價,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也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市場秩序。 春節將至,在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和新一輪消費券發放的加持下,很多消費者選擇線上購物。
近日,隨著2025年春運的帷幕緩緩拉開,“我的鐵路風景”主題宣傳活動在31個主要鐵路客運車站正式啟動。此次活動由中央宣傳部文明創建局、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宣傳部聯合舉辦,旨在通過鐵路這一獨特的視角,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成就、共建共享的文明景象、美麗中國的大好風光以及優質服務的動人故事。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中國式養老事業 服務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圍繞支持不同人群養老金融需求、拓寬銀發經濟融資渠道、健全金融保障體系、夯實金融服務基礎、構建長效機制等提出16項重點舉措。《意見》堅持金融為民宗旨,明確養老金融發展“規劃圖”,多措並舉守好銀發族“錢袋子”,護航幸福晚年。
近日,“耳朵經濟”沖上熱搜,引發眾多討論。以播客為主要載體的音頻節目正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數據顯示,2023年,中文播客節目較3年前增長了六倍。
體驗滑雪場全新升級的索道和魔毯、欣賞專業滑雪運動員身穿武俠裝和動物玩偶服的表演、滑雪間隙品嘗雪地火鍋和集裝箱咖啡屋的特色飲食……隨著天氣轉冷,一系列冰雪新產品、新場景吸引了眾多游客共享冰雪之樂。從單一的滑雪到吃喝玩樂全覆蓋的創新融合玩法,“冰雪+”給游客帶來新體驗的同時,也成為推動冰雪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通縣公路服務物資運輸,進村公路方便村民出行,鑽山公路化天塹為通途,沙漠公路串起治沙工程,旅游公路聯通散落景點……放眼中華大地,一條條農村公路縱橫蜿蜒,為鄉村全面振興輸送了寶貴動能,為城鄉融合發展暢通了客流物流,帶動農村地區整體面貌發生巨變。 國新辦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農村公路發展》白皮書顯示,我國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農村公路發展道路。
花千元打一針就能減肥?近日,風靡全球的減重版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在我國正式獲批上市,迅速“攪動”減重市場。據悉,這款由“降糖藥”發展而來的“減重藥”屬於處方藥,消費者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憑處方購買使用。
“不用998,不用198!羽絨服只要89!”低價羽絨服真的靠譜嗎? 隨著北風漸緊、寒潮來襲,羽絨服、羽絨被等羽絨制品成為保暖必備之選,但部分質量堪憂的假羽絨制品泛濫市場,讓不少消費者齊呼“坑人”。從原料生產端以次充好,到線上線下銷售端知假售假,對這類利欲熏心、肆意妄為的商家必須予以嚴厲打擊整治。
近日,商務部會同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五個國際消費中心培育建設城市,在上海舉行中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精品消費月(以下簡稱消費月)啟動儀式。消費月期間,除舉辦多場活動外,還將推出一批消費領域新政策,持續優化消費環境,推動消費增長,激發市場活力。
日前,人民網啟動“萬商萬品 萬象煥新——百日直播行動”(以下簡稱“百日直播行動”),旨在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直播活動,為國民消費打造“百城、百店、百日直播﹔萬商、萬品、萬象煥新”的消費服務新平台,助力釋放消費潛力,服務人民美好生活。 消費是經濟穩增長的主引擎。
從家門口的早點鋪和生鮮超市,到小修小補的家電修理和美發健身,再到緊急突發時的藥品購買……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既便捷服務百姓生活,也暢通城鄉經濟“微循環”,釋放出更多消費潛能。 柴米油鹽雖瑣碎,卻事事關乎民生需求。
近期,有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不法分子瞄准老年人群體,捏造“專家”身份,在短視頻平台、私域直播中大肆宣講養生知識,誘導老年人加入網絡群聊,宣稱所售保健品“功效強”“用料稀罕”甚至能“防癌”等,誘導老年人花錢報課和購買保健品。 所謂的“健康課程”,其實就是讓深陷其中的老年人每天聽課打卡做筆記完成任務,而后再誘導老年人花成千上萬元“練功”買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