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别让“抄袭”绊住文创发展的脚步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到三星堆的潮玩手办,再到让人爱不释手的拉布布,文创产品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创意设计,赢得了市场认可,成为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
然而,在文创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文创产品遭遇侵权与造假的问题也越发频繁,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文创产业是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如何在立足产业特色的基础上,探索形成针对性强并且实用的文创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是当前和今后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增强文创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文创产业绝非简单的“小商品生意”,文创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也是高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的结合,呈现出技术更迭快、附加值高、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等特点。从文化维度看,文创产品让文物不再是玻璃柜里的“冷历史”,而是可触摸、可感知的“活文化”。从经济维度看,文创产品深受年轻人热爱,已成为增长热点。更重要的是,文创产业的繁荣,直接关联着文化自信的培育——当年轻人为一件文创产品主动查阅文物历史,当文创产品成为消费时尚,传统文化便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代际传承。
文创产品面临的“侵权易维权难”困境,需要多措并举加以解决。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创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执法部门应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查处力度,支持和保护创新。同时,文创企业也应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时申请备案,做好备案信息维护工作,加强与市场监管及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联系,发现情况及时举报,形成打击侵权行为的合力。
加强文创企业知识产权扶持。创意产业一般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中小微企业最具创意活力,但往往面临资金短缺、研发投入不足、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等问题。对此,加快培育著作权交易、技术服务、信息流通、数据交易等要素市场,为企业提升文创成果转化水平创造条件。针对假冒文创产品“门槛低”的情况,可以从技术端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例如为每个文创产品创建唯一的数字身份;AI打假系统能自动监测平台侵权行为,提升维权效率;NFC芯片、二维码等防伪溯源技术的应用,让消费者可便捷验证产品真伪。
文创是流淌着文化血液的经济力量,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火种。唯有切实破解“侵权易、维权难”的困局,有效维护创作者权益,才能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让文创产业在健康的土壤中茁壮成长,持续绽放绚丽的文化之花,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