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証監會發布《關於深化債券注冊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以及《關於注冊制下提高中介機構債券業務執業質量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中介機構指導意見》),意味著債券注冊制改革全面落地。深化債券注冊制改革,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部署的重要舉措,有利於促進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提升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近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公告,明確了2024年至2027年的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初步估算,減免車輛購置稅規模總額將達到5200億元。
“在未來更長時間裡,中國將繼續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提供強大動能”“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一個較長的周期內,推動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行穩致遠”……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天津出席2023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並致辭,展現中國經濟光明前景,為世界經濟復蘇提供中國方案、注入中國動力。 第十四屆夏季達沃斯論壇是新冠疫情暴發三年多來首次恢復線下舉辦。
6月29日至7月2日,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將在湖南長沙舉辦,主題為“共謀發展、共享未來”,這是今年中國同非洲國家在經貿領域最重要的交流活動之一。 中非經貿博覽會是中非經貿合作的重要機制、地方對非經貿合作的重要窗口,是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最大的經貿合作平台。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更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 5月份,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快於規模以上工業4.5個百分點,太陽能電池、新能源汽車、服務機器人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53.1%、43.6%、34.3%。
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0%,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2.8%、13.0%,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7%。
宏觀調控貴在“力、度、效”。日前發布的5月份數據顯示,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政策持續顯效,經濟運行延續恢復態勢,轉型升級持續推進。
穩中有進,進中有優。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7%,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3.1%,居民消費價格同比小幅上漲……日前發布的5月份經濟數據顯示,生產需求穩步恢復,就業物價總體穩定,轉型升級持續推進,經濟運行延續恢復態勢。
增強稅費優惠政策的精准性、針對性,推動貸款利率穩中有降,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對外發布《關於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提出8個方面22項任務,以“組合拳”形式多措並舉減輕經營主體負擔,為市場和企業增添發展活力。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和經濟工作的主線,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門聯合發布《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達到50個左右,在全國建設培育1萬家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的行動目標,為統籌解決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兩張皮”問題、推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具體指南。 “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對促進就業創業、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督管理,強化跨部門聯合執法,嚴厲打擊光伏行業領域哄抬價格、壟斷、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違規行為。 光伏發電,通俗地講就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交通運輸部日前發布《綠色交通標准體系(2022年)》(以下簡稱新版《標准體系》),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覆蓋全面、結構合理、銜接配套、先進適用的綠色交通標准體系﹔到2030年,綠色交通標准體系進一步深化完善。綠色交通標准體系的修訂實施,旨在進一步推動綠色交通重點領域標准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近日印發《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要求著力推進重點設施能效水平和行業綠色用能水平提升,著力推進行業賦能全社會節能降碳技術供給能力和行業綠色低碳監測管理能力提升,全面系統提高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質量,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作為家長、孩子都青睞的活動,夏令營在今年夏天依舊受到追捧。從市面整體來看,今年暑假期間,標價“一周一萬”“日均過千”的夏令營屢見不鮮。
近期,肉脯碎、海苔碎、蛋糕邊等食品“邊角料”成了電商平台上的熱銷商品,因其宣稱與正裝食品口味、品質相同,且價格低廉吸引了一批追求高性價比的消費者。然而,也有一些消費者反映“味道不同”“包裝簡陋”“標簽信息不全”,甚至“吃了拉肚”,這些“邊角料”的食品安全問題引人關注。
近段時間,多家機構的理財產品宣布提前終止運作。對於提前終止的原因,部分機構在公告中提及“后續市場不可控因素較強”“避免因管理規模下降造成投資損失”等因素。
網購日益流行,但商家的套路也令人“防不勝防”。比如“清倉商品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換貨,介意慎拍”這樣的話術,就常常出現在直播購物之中。
近日,一貫以公益助力形象示人的“水滴籌”等大病籌款平台,因為籌款亂象被推上熱搜。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某些所謂的“籌款中介”“職業推廣人”,會在“協助”患病者籌款過程中,抽取低則50%,高則70%的費用。
8月21日,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落幕。閉幕式發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2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74億美元,五年年均增長率達到22%。
為肅清盲盒銷售市場亂象,引導盲盒經營者誠信守法經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盲盒經營活動規范指引(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范指引》)。 近年來,盲盒作為一個新事物受到很多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的追捧,“盲盒經濟”大行其道。
家中無人、電器全關,電表卻在悄悄走。你知道那些看似平平無奇的電器中隱藏著“偷電賊”嗎?這個現象就是待機能耗。
“零基礎、無貨源,也能開網店”“無貨源開店,月入過萬不是夢……”近來,大量廣告在社交及短視頻平台興起,宣稱“無貨源電商”是低門檻創業的首選,輕鬆便可實現宅家賺錢,並順勢推銷收費培訓課程。真有“人在家中坐,錢從天上來”的便宜事兒嗎? “無貨源電商”並非空穴來風,在早期電商行業還沒有這一概念時,已有了類似商業模式,至今仍在不同平台存在。
中秋佳節將近,月餅陸續上市。有網友反映網絡上出現以定制禮盒為噱頭的月餅套裝,搭售水杯、頭枕、眼罩等商品,看似是對月餅銷售形式的創新,但牽強搭售的商品卻讓消費者尷尬。
近年來,奧特曼卡在青少年中很流行,手裡有上百張卡的只能算剛起步,不少人專門花錢來集卡。有媒體報道稱,在奧特曼卡上總花費萬元左右的算一般愛好者,個別玩家甚至花費上百萬元,成為所謂的“卡王”。
名創優品又道歉了! 近日,名創優品再次發布致歉聲明,稱為曾以“日本設計師品牌”自居的營銷行為而道歉,明年(2023年)三月前要完成“去日化”整改。在宣布具體整改措施的同時也強調,“名創優品自始至終是一家中國企業,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