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於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通知》指出:近期一些地區和部門又出現了違規修建樓堂館所的現象,損害黨風政風,影響黨和政府形象,人民群眾反映強烈。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強調各級黨政機關要全面停止新建樓堂館所,規范辦公用房管理,切實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更多用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
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契合公眾所望。今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約法三章”,其中就包括“本屆政府內,政府性的樓堂館所一律不得新建”。隨后,國務院關於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也提出,嚴格履行政府要過緊日子的三項承諾,政府性的樓堂館所一律不得新建。5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緊急通知,對各地、各部門修建政府性樓堂館所情況開展清理檢查。
從去年中央提出“八項規定”,“厲行勤儉節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有關規定”,到前不久中央提出,要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問題,再聯系到“約法三章”,共同演繹了一個基本邏輯: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黨政機關就要過緊日子。其實,遍觀當下,不少黨政官員並不沒有過緊日子,相反,大行奢靡之風,坐豪車、吃豪宴,住豪華辦公大樓。以豪華辦公樓為例,有的機關人均辦公面積高達100多平米,還有的貧困縣居然建起面積超過8個美國白宮的辦公樓……
按照規定,縣(市、旗)級正職辦公室每人使用面積20平方米,而縣(市、旗)級副職每人使用面積12平方米,其直屬機關科級每人使用面積為9平方米,而科級以下每人使用面積6平方米。即便是部長級別的官員,辦公室使用面積也不能超過54平方米。有的官員動輒住在100多甚至數百平方米的辦公室裡,明顯遠遠超標。國家審計署原審計長李金華曾感嘆,中國公務員的人均辦公面積是“世界第一”,此非虛言。一些黨政機關之所以熱衷於大建豪華辦公樓,除了貪戀享受之外,還因為可以撈錢,“一棟大樓建起來,一批貪官倒下去”。對大興豪華辦公樓應該零容忍,因為它敗壞了黨風政風,也容易引發民怨,對這種看得見的豪華,公眾一向嘖有煩言。特別是一些貧困地區,黨政機關的大樓越豪華,引發的民眾質疑聲越高。
其實,早在1988年6月16日,國務院就發出關於清理樓堂館所建設項目的通知,並《樓堂館所建設管理暫行條例》。最近這幾年,禁令不斷。比如,2008年中紀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委下發《關於做好清理整改工作建立控制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長效機制的通知》。年年發禁令,但一些地方黨政官員置若罔聞。究其因,有兩點:一是違規成本過低,超標建設辦公大樓,往往無需付出任何代價﹔二是監督不到位。在一個地方超標建大樓,誰來監督?上級監督太遠,自我監督不可靠﹔公眾有監督熱情,但監督沒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要求:2013年9月30日前,各地區要將落實本通知的情況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將視情組織督促檢查,並通報檢查情況。按照慣例,難免會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狀況,對此,在督促檢查時不妨多一些暗訪,並歡迎公眾舉報。
日前,習近平說,“為老百姓服務的場所、便民利民的場所搞得好一點,我看著心裡舒服。如果是‘官衙’搞得堂皇富麗,我看著不舒服。”把錢花在豪華辦公大樓上,不如花在民生上,花在為民服務的場所上。把錢花在刀刃上,才能重塑公信力,贏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