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就任國家主席后首次出訪中,提出“治大國如烹小鮮”的觀點,筆者認為頗為新鮮。治理腐敗是治理國家的重要內容,道理是相通的,對於打“老虎”和打“蒼蠅”這個具體問題,方法值得借鑒,要統籌協調,拿捏分寸。
打“老虎”要用猛火攻,拍“蒼蠅”要用慢火燉。“老虎”居上層,權力大,危害也大,一旦查處,社會影響面也大,因為其大,所以必須慎重找准,用力要猛,發力即如秋風掃落葉,做到勢不可擋。“蒼蠅”雖小,嗡嗡翁飛來飛去,煞是擾民,也是很可怕的,因為關系到千家萬戶,關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各個方面,嚴重影響黨和政府形象,必須拿出小火慢燉的功夫,經常抓,長期抓,不鬆弛懈怠,不半途而廢。
要嚴厲懲處與弘揚新風正氣並重,剛柔相濟。做菜要調好作料,講究咸淡適宜﹔反腐敗要統籌兼顧,追求綜合效果。在某些方面,“蒼蠅”和“老虎”是上下聯系的,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比如鋪張浪費、講究排場享受之風等,就要採取自上而下的策略,“老虎”和“蒼蠅”一起打,上下聯動,“上行”促進“下效”。在措施上,一方面要嚴格要求,多管齊下,強化監督,嚴肅查處,另一方面又要制定操作性強的制度,加以規范,營造廉榮貪恥的濃厚氛圍,加以引導,樹立勤廉雙優的典型,鞭策學習。
“小鮮”是否味美,要交給群眾評判。無論打“蒼蠅”還是打“老虎”,都要有的放矢。同時,也要多去收集群眾舉報的線索,多去傾聽群眾反映的呼聲,了解人民所思所盼,切實解決最大多數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以反腐倡廉建設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