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高效辦成一件事”,以小切口撬動了大改革 作為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高效辦成一件事”以小切口撬動了大改革。新征程上如何更好發揮牽引作用、助力高質量發展?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常態化推進機制的意見》,從頂層設計層面對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推進常態化落實作出部署,彰顯了以改革優服務、促發展的堅定決心和主動作為。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
人民網評:壓實防汛“最后一公裡”,守護人民安康 汛情就是大考。近期,從貴州盤州市羊場鄉8分鐘閃電轉移受脅群眾,到雲南瀘水市魯掌鎮三河村成功轉移避險219戶789名群眾……這些與時間賽跑的救援故事,不僅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動詮釋,更是責任鏈條在防汛一線環環緊扣的真實寫照。 防汛工作千頭萬緒,末端落實是關鍵。
樹立遠大志向 勇擔時代大任(今日談) “樹立強國有我的遠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榮自豪的中國人,勇擔民族復興的時代大任。”在百團大戰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青少年,指引我們把偉大抗戰精神一代代傳下去。 巍巍太行,豐碑永存。
把“緊日子”過出“大智慧”(人民時評) 善用制度優勢凝聚共識,依托技術手段打破藩籬,在合作協同中挖掘存量潛能,正是應對挑戰、激活發展動能的破局之道 2025年1月,財政部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立全國資產調劑共享平台。目前,平台已覆蓋全國所有行政事業單位,累計完成200余台(套)資產調劑,節約財政資金4000多萬元,實現了資產梯度使用和物盡其用。 當前,財政收支緊平衡已成常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帶頭過緊日子,絕非權宜之計,而是提升國家治理效能、確保財政可持續的必然要求。
參悟拙與巧(人民論壇) “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勞,拙者逸﹔巧者賊,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提起周敦頤,世人皆知《愛蓮說》,但他這篇《拙賦》,質朴而深刻,道盡了一位大儒的為官之道和政治理想。 尤為可貴的是,周敦頤堅持知行合一,主張守拙去巧,以達成“上下安順,風清弊絕”,從政亦不投機取巧,老老實實辦事。
繪好老有所學新圖景(評論員觀察) 滿足好老年群體的學習需求,既需要把牢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推動改革創新,提供更豐富、優質、便利的教育資源,也需要堅持問題導向,不斷解決痛感強烈的現實問題 母親退休后,重新“上學”了,每次打電話,總會聽到她的“學習匯報”。前不久,母親卻遇到了煩心事,“搶課的人太多,老年大學每人限報一節課,不‘解渴’﹔花幾千塊錢報線上班,聽下來卻不如免費課,真遺憾”。 這些煩惱,折射出當下老年教育面臨的共性難題。
票根何以成為消費“新鑰匙”(新知) 【現象】看完電影,票根先別著急扔,它還可能是美食折扣券、出行優惠卡、景點入場券……第二十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影迷手中的電影票根,串起分散的餐飲、交通、商業場景,成為一把開啟城市消費的“新鑰匙”。在不少地方,“票根經濟”新模式正以潤物無聲之勢,激發城市消費活力,塑造文旅新格局。 【點評】 什麼是“票根經濟”?簡單來說,即以各類實體或電子活動票據為憑証,在后續消費場景中獲得優惠,從而延伸和激發文化、社交、消費等更多價值的一種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