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全鏈條護航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構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構建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有關工作作出部署。 《意見》從優化培養供給體系、強化就業指導體系、健全求職招聘體系、完善幫扶援助體系、創新監測評價體系、鞏固支持保障體系等六個體系,提出了具體工作目標,進一步凸顯了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高度重視。 2025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
人民網評:常念“緊箍咒”,用好“護身符” 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永遠吹沖鋒號,以零容忍態度糾治“四風”,是否會束縛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手腳?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各級黨組織要精心組織實施,推動黨員、干部增強定力、養成習慣,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要把正風肅紀反腐貫通起來,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遵規守紀、大膽干事創業”。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貴州、雲南考察時,對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提出明確要求、指明著力方向。
人民網評:堅決捍衛多邊主義和經濟全球化 美國逆世界潮流而動、濫用關稅手段,引發全球市場持續震蕩。以極限施壓謀取單邊利益,以“對等”為名行霸權之實,嚴重損害多邊貿易體制,嚴重沖擊世界經濟復蘇進程,暴露了美方虛偽面目和訛詐本質,遭到國際社會普遍反對。 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是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建立的,是在互利共贏基礎上形成的動態均衡。
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推動文化繁榮興盛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題中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今年全國兩會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深化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優化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優化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離不開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以八項規定“關鍵子”盤活作風建設“整盤棋”(思想縱橫) 黨的作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通過集中教育推動全黨解決黨風方面的突出問題,是一條重要歷史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改革開放,越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是長期執政,黨內形形色色的作風問題越是突出,我們越是要加強作風教育和作風建設。
夯實中國式現代化和大國博弈的物質基礎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也是習近平經濟思想中具有原創性標識性的重要范疇,要求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習近平經濟文選》第一卷中的不少著作都對高質量發展作出深刻論述。比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指出,解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必須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指出,我們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確保我國經濟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中指出,必須統籌好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的關系,夯實中國式現代化和大國博弈的物質基礎。
讓舊書新友喜相逢(金台隨筆) 在北京、上海,以古舊書交流為主題的文化活動精彩開展﹔線上平台,二手書交易的熱度持續升溫……一本本古舊書籍,泛著歲月浸潤的紙墨幽香,不僅吸引著眾多資深藏書愛好者的目光,也悄然叩開年輕一代的心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書香是一種氛圍。”中國人素來敬惜字紙,愛書、藏書之風深深植根於文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