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好“一老一小”(今日談) “一老一小”,是家事也是國事,攸關百姓切身福祉。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念茲在茲、格外挂念。 一組數據折射沉甸甸的獲得感: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224萬戶,每天有300多萬老年人在老年就餐點就餐﹔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保障標准均比“十三五”末增長超26%……“十四五”時期,“一老一小”服務網進一步織牢織密,繪就了“夕陽紅”“朝陽艷”的幸福圖景。
人民體談:如何守護擊劍運動的“紳士之魂”? 2025年10月9日,針對剛落幕的“中國擊劍俱樂部聯賽全國賽”中出現的“不和諧現象”,中國擊劍協會發布了一則“通報”:《相互尊重,共正賽風——杜絕不良參賽行為,營造美好賽事環境》。其中,協會對相關俱樂部和教練員也提出了嚴厲批評。 事實上,這類“不和諧現象”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人民藝起評:國慶檔題材多元,更注重情感共鳴 近日,國家電影局發布了2025年電影國慶檔數據,10月1日至8日,我國2025年國慶檔電影票房為18.35億元,觀影人次為5007萬。其中,《志願軍:浴血和平》《731》《刺殺小說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聾》位列票房榜前五位。 今年國慶檔主旋律影片領跑,題材類型多元,滿足了不同年齡、不同偏好觀眾的需求,持續豐富假期文化生活。
人民藝起評:“跟著電影去旅游”,影視IP賦能文旅升級 國慶中秋假期期間,不少人都發現,車站、高鐵上播放的視頻“上新”了。 《刺殺小說家2》《風林火山》《志願軍:浴血和平》……正在影院熱映的國慶檔新片片花,配上電影取景地和故事發生地信息,把重慶、香港、惠州、上饒等有關景區景點、影視基地從幕后推到台前,為“跟著電影去旅游”的消費熱潮加柴添薪。 IP是入口,票根是鑰匙。
人民財評:規模擴張轉向質量雙升,“雙節”文旅煥新 去歷史名城觸摸千年文脈,沿紅色旅游路線追尋先輩足跡,赴大好河山欣賞怡人秋色……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許多人選擇外出旅行,感受“詩和遠方”,在邂逅一處處美景中,獲得身心放鬆。 假期文旅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雙升”。10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場情況。
人民財評:“雙節”消費新浪潮,釋放破局新活力 國慶中秋雙節至,消費熱潮燃九州。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從數字孿生暢游、沉浸式體驗古代生活到次元狂歡嘉年華,新業態、新場景亮點紛呈,折射消費模式從傳統物理空間向“數字-物理融合”之變。這種突破時空限制的消費形態,正在重構傳統節慶經濟的價值鏈條。
反“內卷”需要增量思維(連線評論員) 對話人: 李 拯 本報評論員 焦 翔 中國能源報副總編輯 李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主動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和‘內卷式’競爭。”今年以來,反“內卷”備受關注,光伏行業更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集中整治的重點,其出現“內卷式”競爭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焦翔:上半年,近半數中國光伏企業實現同比減虧或淨利潤增長,這反映出國家、行業和企業層面多管齊下、協同應對“內卷式”競爭是有效果的,但行業盈利拐點尚未到來,不可忽視解決這一問題的復雜性。過去,一些地方以融資、稅收、用地等優惠政策吸引光伏項目企業落地,部分企業以“價格戰”開拓市場,創新不足,同質化嚴重,最終導致供需失衡。
彈好政策“協奏曲”(評論員觀察) 以戰略思維和全局視野統籌謀劃經濟工作,與各種不確定性搶時間,看准了就一次性給足,可以有效放大政策效應 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其中二季度貢獻率為52.3%,較一季度提高0.6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提高4.4個百分點。 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動力澎湃,離不開政策合力助推:安排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批量調整存量房貸利率,為居民節省利息支出﹔發放就業補助資金,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提高就業的質量﹔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擴容消費場景……多項政策同向而行、環環相扣,形成了提升消費能力、提振消費意願、拓展消費場景、擴大消費供給的政策合力。 現實中,具體政策的制定部門不同、聚焦重點不同,容易出現相互掣肘的情況,從而影響宏觀經濟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