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商”變“行商” 此中有真意(現場評論) 不等不靠不要,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努力把積極因素轉化為實績實效 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主動適應並引領未來的變化,正是把握先機、立於潮頭的關鍵 暮春時節,海南傳統旅游旺季進入尾聲,但三亞國際免稅城裡依舊客流涌動。許多品牌門店外,消費者排起長龍。提振消費舉措激發的消費熱情、“演唱會經濟”等帶來的消費客群,讓這裡旺季更持久、淡季不再“淡”。
黨建評:“挂証”增收?“兩棲干部”當不得 近日,重慶市紀委監委披露了一則公職人員違規“挂証取酬”案例引發熱議:某公立醫院外科科長羅某,在醫院工作期間違規將個人的執業藥師注冊証挂靠在某藥店取酬,受到黨內警告處分。事實上,羅某絕非個案,在各地發布的黨紀政務處分通報中,違規”挂証”現象屢見不鮮,其中不乏取酬數十萬甚至上百萬者。 “挂証取酬”是指行為人將職稱、職業資格証書等挂靠至非供職單位名下,實際未到挂靠單位工作而獲取報酬的行為。
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習近平經濟文選》第一卷專家談)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同時,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多邊主義、自由貿易受到挑戰,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持續增強。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以改革的決心、開放的姿態,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
心中始終有一盞明亮的燈(人民論壇) 黨風正則事業興。今年3月,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對作風建設作出新部署、進行再動員。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領導干部要把錘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作為終身課題”。
既要有管理 也要優服務(人民時評) 精准施策,就要換位思考,通過扎實的調查研究找准“痛點”、尋准“病根”、開准“藥方” 找得到、用得上的公共服務,更公平、更可及的發展機會,體現著以需求為導向的有效供給,正是既有管理又有服務的要義所在 管理和服務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好的管理不是降低標准,而是建立更符合人性的激勵機制﹔暖的服務不是簡單給予,而是創造互利共贏的價值生態 “您好,您的外賣到了!”熟悉的場景、親切的話語,映照著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群體已經成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他們穿梭不息、奔波忙碌,為高效便捷的生活貢獻力量,為數字經濟大廈添磚加瓦。
農村垃圾治理中的實干邏輯(評論員觀察) 一些農村地區從“臟亂差”到“綠富美”的巨變,折射實干為要、奮斗以成的發展密碼,見証“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的價值追求 農村“環境臟亂”,農民“亂扔垃圾”,這樣的刻板印象由來已久。事實果真如此嗎? 小時候過年糊燈籠,滿大街找半天才能撿到個塑料袋作燈罩用。傳統的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產生的農業垃圾、廚余垃圾大多是可降解的。
以“硬約束”破解中小企業“要債難”(縱橫)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法律、監管、信用等多方面協同發力,讓中小企業輕裝上陣 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前不久,國務院公布了修訂后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旨在通過明確政府部門工作職責、規范支付行為、強化支付責任等一系列“硬約束”措施,破解中小企業“要債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