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熱評:為何騙術低級的“淨水器局”會屢屢成功?


據報道,近年來,一些騙子打起了淨水器的主意,他們以講座、虛假宣傳、免費贈送小禮品等方式誘騙老年人以離奇高價購買淨水器。有個案例是,一伙人在偏遠山村利用老人鑒別能力較差的特點,輔以小禮品、贈品等引誘,將一些進價幾百元的廉價飲水器和濾芯,以2680元的高價賣給留守老人。
成本低廉、質量低劣的淨水器,被不法分子標以數千元甚至上萬元兜售給老年人,如此做法,完全脫離了正常的銷售邏輯,更像是一場以“健康”為餌,專盯老年人的“打劫”。
其實,這些不法分子的手法很拙劣、騙術很低級,但之所以屢試不爽,就在於他們善於營造場景,並精心輔以話術。正如報道所稱,以免費為噱頭,通過贈送禮品、安排健康檢測或組織短途旅游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參與。在封閉環境虛構專家身份,神化產品功效,編造治病療效。在此背景中,那些老年人便輕易入坑。
有個細節是,不法分子“專攻”城市老舊小區、城鄉接合部及農村留守老人。究其因,在騙子眼裡,這些老人最好騙。
如何拆解騙局?相關部門和機構提醒,要警惕免費引誘、情感迷惑和價格陷阱,以及不要輕信“健康講座”“專家演示”,更不能貪圖便宜。應該說,這些提醒都很有針對性,屬於見招拆招。
在提醒同時,還需依法嚴懲,提高震懾效應,讓不法分子不敢坑人,不再亂“整活”。說到底,破解淨水器騙局,尤需淨化生態,為老年人特別是為城市老舊小區、城鄉接合部及農村留守老人提供更安全的環境。
據調查,實施淨水器騙局,關鍵一步是在農村廣場搭棚,營造所謂“送家電下鄉”的氛圍,通過現場宣講突出目前水污染的嚴重性以及強調水質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並贈送小禮品。對此,當地的村干部乃至鄉鎮相關部門不能聽之任之、熟視無睹,而應介入調查,追問所謂的“送家電下鄉”是不是幌子,所謂的贈送小禮品是不是誘餌。
騙子再會偽裝,終究會露出馬腳,對所謂的淨水器套路,只要認真推敲其每一個環節,總能發現貓膩。
很多老年人被騙,也與他們缺乏情感慰藉有關。如果子女多一些陪伴,特別是時時提醒父母莫被小利所惑、不被情感綁架,則事半功倍。因此,家庭需及時扛起反詐騙“宣傳責任”,借助真實案例與警示信息,為家中老人加固防范堤岸,幫助其認清健康騙局——所謂的淨水器神奇功能都是騙人的套路,一旦神化產品功效、編造治病療效就是揮起了“鐮刀”。
人人都有權利追求健康水源,通過合法渠道購買合格的淨水器無可厚非。但是,不能容忍淨水器成為不法分子欺老騙財的深潭,否則所謂的淨水就是濁水。責任不在淨水器,而在騙子身上。
從執法機構需雷厲風行打擊,到農村、社區筑牢保護網,再到設立科技課堂普及健康常識,多管齊下,才能讓騙子難以下手,騙局難以得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