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河南廣播電視台大象新聞策劃的《文明中國說》系列視頻節目播出,節目以漢字、戰國棘輪、豫劇、漢服、茶五個文化符號為載體,從“河南例証”、“河南基因”出發,以全國視野,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以“小切口”講述“大主題”,結合現代創新視聽技術,引領觀眾走進一段跨越古今、融匯傳承與創新的文化之旅。
近日,電視劇《山花爛漫時》在央視一套熱播。該劇以“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為原型,講述其堅定創辦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高,用心血和汗水為山區教育事業譜寫新篇的故事。
隨著“互聯網+影視產業”的飛速發展,國產劇市場一片繁榮,不同題材不同類型的劇集也不斷與觀眾見面,近日開播的《邊水往事》,便好評如潮。 這部劇講述了年輕人沈星(郭麒麟飾)意外流落邊陲小城,在尋找舅舅的過程中,遇到神秘大佬猜叔(吳鎮宇飾),開啟險象環生的“邊水”之路,在萬千誘惑中仍堅守善良本性。
近期,根據麥家同名小說改編,陳思誠編劇並執導,劉昊然、約翰·庫薩克領銜主演的電影《解密》上映。 影片以20世紀4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數學天才容金珍為密碼破譯事業傾盡所有的故事。
2024年電影暑期檔拉開帷幕,80多部影片相繼上映。作為歷年各大片方的“必爭之地”,今年有20余部動畫電影計劃在暑期上映,格外引人注目。
一年之后,“相思又逢盛夏”。從劇集正式上線前預約人數超950萬,到開播后站內熱度破3萬成為“爆劇”、迅速佔據各大平台熱搜榜,再到主演楊紫在劇中的台詞火到文旅圈,這個夏天,《長相思第二季》的熱度不減。
2024年悄然過半,國產劇斬獲頗豐。在跨年大劇《繁花》拉開驚艷帷幕后,今年上半年又涌現出《新生》《我的阿勒泰》等一批熱播佳作。
首播當晚收視位居同期第一,收視率從0.5%拉升到1.92%,在各類社交平台上引發熱議……這是新劇《玫瑰的故事》帶來的熱度。 “看這部劇你需要看劇情嗎?不需要,隻需要看美貌就行了!”類似的評論和彈幕,頻頻出現在關於《玫瑰的故事》的討論中。
2024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5 月 24 日起,江蘇衛視推出沉浸式文化探索節目《啟航!大運河》,節目邀請單霽翔、西川、張謹、張鵬、梁周洋等多位嘉賓,通過實景勘探和文化講解相結合的方式帶領觀眾更好地了解中國大運河的前世今生。
“毒劇”全網下線,網友拍手稱快。近日,針對網絡微短劇《大佬,你女兒被婆婆家欺負慘了》刻意制造放大和渲染婆媳、男女矛盾,傳播違反公序良俗言論,渲染血腥暴力等多重違規情況,中國網絡視聽協會提示相關播出平台予以處置。
近日,《極限挑戰》第十季在東方衛視熱播,本季節目的主題是“十年挑戰,萬裡同行”,節目將在這一季走遍中華大地,帶領觀眾一起探索祖國的壯麗河山,用跨越山海的共鳴,展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趣”是《極限挑戰》一貫的標簽,無論是嘉賓們之間的搞笑互動,還是他們面對困難挑戰時的機智應對,都為觀眾帶來了無數歡樂。
近期,短劇集《新生》《我的阿勒泰》接連走紅,受到了普通觀眾和行業人士的雙重好評。短劇集為何深入人心?是否能為國產劇集精品化開辟新賽道? 《新生》一共10集,每集60分鐘左右。
假期剛過,五一檔電影票房成績單火熱出爐,以15.27億元的全國電影總票房超過2023年同期、進入影史五一檔票房前三。總成績平穩的背后,細看今年五一檔,不難發現一些“新風向”。
“很燃,很感動”“是一場視覺盛宴”“第一次了解了文獻劇”,在《抗戰中的文藝》上映后,許多觀眾都發出了類似的感慨。《抗戰中的文藝》是國內首部文獻戲劇電影,以其創新的形式還原歷史史實,為觀眾帶來了在電影院大銀幕上看話劇舞台的全新體驗。
近日,電視劇《群星閃耀時》熱播。該劇講述了軍校生華楨(李現飾)以偽裝身份向遠生,與新手女警員駱珉敏(任敏飾)、警察隊長陳浩(周游飾)、督察員石珺昱(王紫璇飾)等一群身份、背景迥然不同的年輕人在時代洪流的裹挾下堅定信仰、肩負家國使命的故事。
2月5日元宵節晚8點,XSO西安交響樂團聯合抖音平台直播《長·安——唐詩交響吟誦音樂會》,吸引了2300萬人次在線欣賞。 整場演出以交響樂襯托唐詩吟誦,用唐詩的意境將交響樂立體化,實現文學和音樂的雙重之美。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實施《進一步豐富電視大屏內容 促進廣電視聽內容供給的若干舉措》(以下簡稱《若干舉措》),被業內視為突破之舉。《若干舉措》涉及劇集長度、季播間隔、審查效率、網台聯動、內容引進等關鍵環節,旨在全面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精品創作傳播。
微短劇江湖,迎來健康繁榮發展新契機。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 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甄嬛傳》變身“槍戰片”,貴妃舉槍掃射﹔《紅樓夢》改成“武打戲”,林妹妹“倒拔垂楊柳”﹔《西游記》有了現代情節,孫悟空騎著摩托車揚長而去……一段時間以來,AI“魔改”短視頻風靡,有部分網友覺得幽默有趣,也有很多網友認為過於荒謬。 針對此類現象,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出手整治,發布《管理提示(AI魔改)》(以下簡稱《提示》),指出“這些視頻為博流量,毫無邊界褻瀆經典IP,沖擊傳統文化認知,與原著精神內核相悖,且涉嫌構成侵權行為”。
微短劇火了,其中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啥?答案是霸總。據媒體報道,在對2024年火爆市場的5000多部短劇劇名進行分析時,發現“總裁”一詞出現頻次最高,足足有216次,與之相關的“夫人”也出現了148次。
長時間佔用參觀通道和公共空間,“霸佔”最佳拍攝位置﹔粗暴拖拽露營車、三腳架等裝備,罔顧御花園等地精心維護的傳統油灰嵌石子路﹔在展廳內進行自媒體直播,大聲喧嘩、閃光燈直閃……一直以來,一些不文明的參觀行為不僅影響了游客的參觀體驗,也增加了故宮的日常運維工作的難度。 6月15日,故宮博物院發布《故宮博物院參觀須知》及《故宮博物院禁止攜帶物品目錄》,對這些不文明參觀行為說“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