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心:争论如何变成“洗地”--观点--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观点专栏>>云无心专栏

云无心:争论如何变成“洗地”

云无心

2013年09月03日09:2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洗地”本来是一个不严肃的网络词语,最近登上了国家级媒体而越加流行。“洗地”其实应该算做评论的一种,但用它来形容争论的时候,它与正常的“争论”有了区别。目前媒体大肆批判的“洗地”事件比较复杂,这里无意评论。不过探讨一下“争论”如何变成“洗地”,倒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正常的争论是围绕一个事件,针对一个观点,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观点可以是批驳对方的论据不实,也可以是批驳对方的逻辑漏洞,但底线是围绕一个观点进行交锋。

举个例子来说,一起小贩和城管发生冲突导致受伤的事件,一方认为城管粗暴执法打伤小贩;另一方认为小贩暴力抗拒执法,导致城管强制执行。如果双方都在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就是“争论”。

再举一个科学传播的例子。某科普人士写了一篇文章讲解“美国为何全民强补叶酸”,批评者指出“全民强补叶酸”这个事情根本不存在。文章作者拿出所谓的“权威资料”,批评者指出“全民强补”是法律规范,而作者所谓的“权威机构”无权制定法规,有权制定法规的机构FDA的文件是规定“强化谷物制品需要添加叶酸”——只要不宣称“强化”就不用添加,而不添加的“非强化”产品在市场上自由销售,所以不存在“强补”之说。

不管是城管的例子还是科普的例子,至此都是正常的“争论”——即使科普作者拿出的证据没有说服力,毕竟还是守住了“拿证据证明自己”的底线。这样的争论有助于公众了解事实真相,应该肯定和鼓励。

而“洗地”则是另一种情况。洗地的目标是“洗掉”对当事人的批评或反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往往就偏离所争论的问题。转移话题,是“洗地人才”们最核心的“技术”。

比如在城管争端中,为城管洗地的人会大谈城管工作对保持城市整洁和维护公众健康有如何重要的作用、城管工作如何艰辛、城管人员如何委屈等等。而为小贩洗地的人,则往往大谈小贩为居民带来的生活便利、下层人民的无助与善良、城管人员的素质低下等等。洗地人才可以把自己的文章写得慷慨激昂、自圆其说,经常让读者觉得“都很有道理”。但是,不管这些文章“看起来多么有理”,都跟具体的城管争端中谁是谁非没有多大关系——这样的言论,就是“洗地”。

“强补叶酸”的例子在拿出FDA的文件之后,应该就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了——事情的实质就是该科普人士没有看过或者没有看懂FDA的文件,从而曲解出一个“美国全民强补”的法规,然后进行了一番“科普”。但是,“洗地人才”为了证明该科普人士“没有错”,也还是能找到亮丽的拖把。比如说,有人收集整理了美国强化谷物的市场占有率,宣称“人民会吃那么多添加了叶酸的食品,就可以说是全民强补”——却忘了“强补”是法律规定,市场占有率是消费者自由选择的结果,二者风牛马不相及。如果按照洗地者这种“公众吃得人多就是全民强补”的逻辑,就该得出中国“全民强补”大米和包子了。这种逻辑虽然很可笑,但当读者看到洗地者辛辛苦苦收集的资料,差不多也就忘了洗地者想要证明什么,而觉得他“说得有理”了——洗地的效果,也就达到了。

“动机阴谋”是另一种常见的“洗地”技术——对于很多围观者而言,“动机”经常有比事实更具有八卦吸引力。比如,指责“为小贩说话”的人是拿钱炒作鼓动闹事,指责“为城管说话”的人是拿钱发帖等等。而在为“强补叶酸”洗地中,指责批评者“中国有那么多问题不关心,却去关心美国人吃什么”、“揪住别人的错误不放,别有用心”、“批评该说法是为了反对补充叶酸”等等。

此外,“高级洗地人才”有时候还会创造新概念或者新逻辑,比如“(该科普作者说)强制要求粮食制品添加,又不是全部添加”。按照这种逻辑,也就可以说“法律强制要求学龄儿童上学,又不是全部上学”——这就不是“洗地”,而是把地板拆了重装了。

专栏作者简介——

云无心:清华大学生化硕士,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现在在美国食品行业从事研发工作。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出版过个人科普文集《吃的真相(1-3)》,以及《宝贝别怕》(四人合集)。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