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心:复原乳“营养严重流失”不实 “变性”说是混淆视听--观点--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观点专栏>>云无心专栏

专栏

云无心:复原乳“营养严重流失”不实 “变性”说是混淆视听

云无心

2013年07月22日14:45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中国奶制品行业总是新闻不断。最近引起轩然大波的是复原乳。先是说有60%的液态奶是奶粉冲兑,跟进的新闻又把这一比例提高到了90%。报道还援引“专家”的话指出“冲兑奶营养流失严重”,因为复原奶经过了超高温处理,而“蛋白质温度到90度的时候开始发生严重变性。时间放得越长,里面的氧化程度就越高,营养流失越来越大”。一时间人心惶惶,大批消费者觉得自己买到的是“没营养”的复原乳。网络上又一片惊呼“中国还有什么能吃”。

复原乳又称还原奶,是指用浓缩乳(炼乳)或乳粉添加适量的水,制成与原乳中水、固体物比例相当的乳液。国家标准规定酸牛奶、灭菌奶及其他乳制品可用复原乳作原料,但巴氏杀菌奶不能用复原乳做原料。同时,以复原乳为原料的产品应标明为“复原乳”,或在配料表中注明“水、奶粉”。

巴氏奶、常温奶和复原乳是市场上液态奶的三种形式。巴氏奶只经过70多度十几秒钟的加热,对奶的影响比较小,很好的保持了外观和风味。常温奶一般在135度以上加热几秒,对奶的风味和颜色有比较明显的影响。而复原乳是把牛奶先做成奶粉,再加水冲兑还原得到的。因为在干燥前要经过一次高温灭菌,冲兑之后还要再超高温一次,所以加热程度最深。

巴氏奶和常温奶在奶品行业中竞争比较激烈,甚至到了厂家互相攻击的地步。对常温奶和复原乳最大的指责就是“高温破坏了营养”。实际上,这种破坏并不大。牛奶只是多样化食谱中的一种,它的优势在于提供优质蛋白和钙。而这两种成分,几乎不受高温的影响。

“专家”说什么“高温导致蛋白质变性”纯粹是混淆视听。人们所吃的任何一种熟食,其中的蛋白质都经过了充分的加热变性,比如鸡蛋、肉和豆制品,不变性几乎无法吃。食谱中的蛋白质只是为了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加热变性不仅不损失营养,甚至有助于消化。而钙是无机盐,怎么加热都不会变化。虽然在经过超高温加热,它的溶解状态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但并没有证据显示这一变化会明显影响吸收。

加热会损失一些维生素,但损失程度比多数人想象得要小的多。在美国农业部的食品组成数据库中,可以找到奶粉和鲜奶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在牛奶中,相对于人体需求量而言含量比较丰富的维生素是Vb2和Vb12。如果把奶粉按比例复原成液态奶,比较它与鲜奶的维生素含量,二者的损失都只有15%左右。最容易损失的Vb1,也不到30%。而且,牛奶并非Vb1等其他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含量本来就少,损失了也没什么可惜的。

总而言之,巴氏奶、常温奶和复原乳,在营养方面的差异很小,并不值得过于关注。但是,加热大大改变了它们的外观和风味,所以在营销中必须明确区分——一方面是消费者的知情权,另一方面是它们之间确实有所不同。差不多被媒体渲染成“劣质产品”的复原乳,完全是国家标准允许生产销售的,只需要明确标明“复原乳”或者“含有XX%复原乳”就可以。

巴氏奶当然没有什么不好。外观、风味、口感都好,营养方面也有一点点优势。但考虑食品,不能仅仅考虑“好处”,还需要考虑成本、安全和方便等等。比如巴氏奶,在从奶场到餐桌的整个流程中都需要冷藏。这在不产奶地区,尤其是人口居住比较分散的农村地区,实现起来难度很大。而一旦有些环节不能保障冷链,安全性就无法保障。这些地区非要追求巴氏奶,价格可想而知。在这点上,常温奶和复原乳具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市场上可能有许多复原乳没有标注,在冒充常温奶甚至巴氏奶来销售。这本身是严重非法的行为,应该严肃追究严格处理。但是,复原乳不是“劣质产品”,更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它规范生产,规范标注,就应该受到保护。用“营养严重流失”这样的虚假理由来反对复原乳,大概只是对手的一种营销欺骗,这对于规范销售的复原乳太不公平,更无助于食品市场的规范。

专栏作者简介——

云无心:清华大学生化硕士,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现在在美国食品行业从事研发工作。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出版过个人科普文集《吃的真相(1-3)》,以及《宝贝别怕》(四人合集)。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