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评:追星追出人命,悲剧折射社会隐痛

严力

2014年04月08日08:2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一个13岁的女生,因为沉迷追韩星不爱上学,导致与父亲的矛盾逐渐激化。结果,在一次争吵中,女孩一句“我爱明星比爱父母重要”,深深刺痛父亲并使其失控,终于持刀将女儿砍死。发生在北京丰台区的这起追星悲剧,让很多人既震惊又痛心。

为了追星,可以置学业、家庭和亲人都不顾,这种疯狂的痴迷,人们并不陌生。几年前,追星族杨丽娟为了见到自己的偶像刘德华,不仅付出了13年的青春岁月,耗尽了家里所有的财产,还搭上了父亲的一条命。病态的追星行为,在当时掀起轩然大波。遗憾的是,尽管人们有所反思,但产生悲剧的土壤并未消失,“以爱始、以恨终”的怪圈远未被打破,追星之痛还在不时发作。

追星追出人命,首先是家庭的问题、教育的问题。豆蔻年华、青春懵懂,有自己的偶像,倾慕哪个明星,原本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这种青春期的崇拜,正值世界观和人生观还不成熟的时候,既真纯而又青涩,缺乏适度的引导、理性的教育,就很容易迷失自我、滑向极端。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深陷追星迷途的女儿身后,都有一个慈爱满满的父亲。杨丽娟苦追刘德华十多年,杨父没有加以劝导,却一味迁就,不惜卖房、借高利贷,甚至要卖肾,来为女儿铺平追星之路。北京这个13岁女生,也是倍受父亲疼爱。怕女儿坐公交车太拥挤,他每天都打车送女儿上学,女儿迷上韩星需要花钱,虽然家境不好,也是全力支持。事实证明,失去理性的溺爱,和不顾一切的追星,都是一种心理魔障,到头来只能是触目惊心的伤害。

从社会层面来反思,追逐眼球的商业化娱乐,现代传媒机器撑起的“造神”运动,一方面将明星塑造得“高大上”,从“男神”到“女神”,无不光芒万丈,极具“杀伤力”;另一方面则将大量粉丝平庸化、数字化,放任甚至鼓动盲目崇拜之风。有文化学者就指出,“粉丝”的最大特征就是“寄生性”,精神上寄生于偶像。没有精神上的自立,就很难有心态上的健康、行为上的理性。

追星悲剧,是家庭的不幸,也是社会的隐痛。近年来,因追星而导致的自杀、精神失常、人伦惨剧,不时见诸报道,已经不可忽视。就个体而言,偶像崇拜是心智发育不健全的症状之一。如果放在价值迷失、功利横行的社会环境中,这种负能量就会急剧放大。因而,精神上的成长与完善,是粉丝们人生的必经过程,也是转型期社会的重要课题。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