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面規劃未來中美關系的發展,共同努力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6月7日至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了會晤。此次會晤不僅是兩國政府換屆后中美元首第一次面對面接觸和交流,也是中美高層交往的一個創舉。
回顧中美重新打開交往大門40多年來的歷程,兩國領導人的每一次會晤,都蘊含著豐厚的歷史意義。兩國領導人的交往,一次又一次地引領和推進了兩國關系的發展,產生了廣泛的全球影響。
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前無古人、后啟來者。規劃發展藍圖,加強頂層設計。在機遇面前正確抉擇,讓中美兩國人民享有合作福祉,讓世界共享中美關系良性發展創造的和平環境和發展機遇。
此次中美兩國元首會晤,開啟中美“跨越太平洋的合作”新篇章,其戰略意義和歷史意義將在中美關系的發展演進中愈加明晰。
2
廢興成毀,相尋於無窮。歷史的車輪碾壓過無數帝國的廢墟,無數次見証了大國的興衰。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之間的對立沖突,帶來太多的血腥和慘烈,留下揮之不去的夢魘。
國強必霸,似乎成了一條無可撼動的鐵律。依據西方大國崛起的路徑選擇,摻雜著冷戰時代霸權切割擺布世界留下的疑懼,時至今日這一觀念還束縛著某些人對國際關系體系演進的看法。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迅速發展的新興大國。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也是實力最強的守成大國。在一些人眼中,中美兩國完全符合大國爭霸故事中主要角色所需具備的條件。
套用那些故事的演繹邏輯來預測中美關系未來的情節與結局,似乎也天經地義,順理成章。不少西方人士以哀傷的筆調書寫對中國崛起、美國衰落的憂慮,甚至有人還以豐富的想象力描繪中美未來爆發戰爭的場景。
新興力量崛起往往會帶來不安與焦慮。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曾言,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是因為雅典實力的增長及其在斯巴達所引起的恐懼。
美國哈佛大學貝爾弗爾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主任格雷厄姆·阿利森做出這樣一個判斷:未來數十年全球秩序的關鍵問題是,中美能否避開“修昔底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