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觀點·特別策劃)  

人民日報:改革要有哪些新思維

2013年01月15日05: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深化改革方法論之一:改革,回應人民的強烈期待

深化改革方法論之二:改革的方向至關重要

深化改革方法論之三:要基層摸索,也要頂層設計

深化改革方法論之四:改革必須協調推進

深化改革方法論之五:群眾利益,改革發展穩定的結合點

深化改革方法論之六:改革需要更廣泛群眾基礎

深化改革方法論之七:改革沒有完成時

強調改革“隻有進行時”,就是要以隻爭朝夕的精神,破解當下現實難題,為中國將來發展蓄勢﹔強調改革“沒有完成時”,就是要看到改革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既不盲目追求“畢其功於一役”,又能夠“小步走、快步走、不停步”,最后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致千裡

從改革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到改革是第二次覺醒,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改革開放的新表述,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實踐中,我們該形成哪些思想性、方法性的認識?還該有哪些原則性、規律性的把握?繼本版連續推出7期“深化改革方法論”系列評論后,今天請來相關專家就此展開討論,以期在更大范圍內凝聚改革共識、激發改革熱情。

強化“動力意識”——

應對困難挑戰,唯有改革

房  寧

中國當代歷史表明,隻有改革才能破除前進道路上的體制障礙,隻有改革才能為事業發展提供動力。改革,昭示著執政黨勵精圖治的精神狀態﹔改革,可以煥發蘊藏於人民群眾中的無限創造力。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黨在探索和領導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積累了大量經驗,其中最具特色也是最為重要的方法,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習近平同志說:“摸著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所謂“摸著石頭過河”,就是強調實踐第一,強調實踐出真知。我們的改革沒有現成經驗可循,沒有可以照章辦事、照方抓藥的理論可用,隻有從眼前問題出發,依靠群眾、群策群力,摸到規律,找出辦法。在實踐基礎上,經過試點,形成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最后上升為指導全局的政策乃至理論。

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現在的國情、黨情、政情發生了很大變化,形勢和局面復雜許多。因此,未來改革實踐中,要更加注意政策與措施的協調性和均衡性,減少和防止體制內部、政策之間、措施之間的摩擦與矛盾。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加強改革措施的系統性、協調性,使改革開放的政策措施更具整體性,制度化水平也更高。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所長、研究員)

分享到:
(責編:劉軍濤、王倩)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