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藝起評:國慶檔題材多元,更注重情感共鳴


點擊播報本文,約
近日,國家電影局發布了2025年電影國慶檔數據,10月1日至8日,我國2025年國慶檔電影票房為18.35億元,觀影人次為5007萬。其中,《志願軍:浴血和平》《731》《刺殺小說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聾》位列票房榜前五位。
今年國慶檔主旋律影片領跑,題材類型多元,滿足了不同年齡、不同偏好觀眾的需求,持續豐富假期文化生活。戰爭歷史題材電影《志願軍:浴血和平》和《731》以宏大的歷史敘事觸動人心,奇幻電影《刺殺小說家2》憑借天馬行空的想象拓展類型邊界,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浪浪人生》和《震耳欲聾》以創新的藝術表達探索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更多可能。這些作品各具特色,角度各異,豐富節日銀幕的同時也充實了觀眾的內心。
“電影+”聯動消費模式突破單一消費模式,成為電影產業新增長點。通過影視IP+城市特色的結合,《志願軍:浴血和平》吸引到一批觀眾走進了取景地江西。據悉,國慶假期期間,位於上饒的影視基地日均客流量增幅超過50%。《浪浪人生》使得福建泉州、晉江梧林成為游客首選,而《刺殺小說家2》則用奇幻而腦洞大開的世界觀再次帶火了電影創作熱土重慶。“電影+文旅”“電影+衍生周邊”“電影+美食”等多元消費關鍵詞不僅為社會經濟持續注入活力,更見証著中國電影產業破圈的高質量發展。
持續創新和內容為王凝聚電影市場“底氣”。近些年來,中國電影面臨市場環境的諸多挑戰,內容同質、蹭熱度、博眼球的電影單一發展途徑逐漸被淘汰,多元化發展的大趨勢逐漸形成。比如《三國的星空第一部》以超越視角,將亂世英雄中的豪杰比作璀璨繁星重新演繹三國故事,《風林火山》顛覆犯罪片套路,在視覺美學上進行大膽突破等。不同類型的作品,既讓觀眾有了更多的選擇,也讓中國電影市場擁有了更強的自我調節能力和創新活力。
今年國慶檔呈現出“無絕對龍頭”的新特征,並且頭部影片票房差距並不懸殊。這表明中國電影市場正在走向成熟。觀眾不再盲目追捧大制作和流量明星,而是更加注重內容質量和情感共鳴。
可喜的是,在國慶檔的有力助推下,2025年中國電影全年總票房已經超過了2024年全年,這標志著電影市場進一步的復蘇。相信繼續保持"內容為王"的創作理念,扎根中國文化精髓,加強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完善產業鏈條和市場體系,中國電影必將形成自我優化升級的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