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評:惟靠公開護航,才能杜絕“提錢越獄”

李斌

2014年08月27日11:26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手機看新聞

繼今年2月中央政法委發布《關於嚴格規范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切實防止司法腐敗的意見》后,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發布《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規定》,明確要求檢察機關對減刑、假釋案件逐案進行審查,嚴懲減刑、假釋中的司法腐敗行為。

不可否認,有些服刑人員認罪守法態度良好,理應獲得減刑或假釋,身體出現重大疾病的服刑人員,也理應依據人道原則獲得就醫機會。然而,由於在刑罰執行環節有紕漏、監督力量薄弱等因素,本來旨在維護司法公平的補充制度,反而成為一些罪犯變相踐踏法治的特權。比如山東泰安市原市委書記胡建學,本來被判死緩,卻獲得5次減刑,刑期縮短為15年6個月,從2006年起又連續7年獲得保外就醫。更有甚者,有人從一開始就沒被收監,住別墅、開寶馬、泡茶樓,人身自由壓根無限制。

減刑、假釋中的違規裁量和司法腐敗到底有多嚴重,據最高檢發布的數據,截止目前全國檢察機關已建議將711名罪犯收監執行。設計初衷原本良好的制度,在執行中卻呈現如此偏頗,難怪公眾對此反應強烈。如果刑罰執行的“后門”堵不上,任憑再怎樣嚴格的偵查、起訴、審判的程序,司法公正也無從得到保障。

“白袍點墨,終不可湔。”但凡有一起減刑假釋違規違法事件出現,也是對司法公信和社會公平正義的極大褻瀆。要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必須對這些非法勾當嚴查到底、嚴懲不貸。中央政法委、最高檢和司法部相繼出台文件規范減刑假釋程序,並逐一篩查每個案件,顯示出亡羊補牢的決心,讓社會看到了實現法治昌明的希望。

維護司法正義,永遠沒有終點,也永遠離不開制度建設和革新。除了進行排查整改、嚴格落實責任追究之外,強化監督制約,用制度堵塞此類漏洞,也應是題中之義。要看到,無論是監獄方,還是醫生方,亦或是法律監督方,隻要任一環節掉了鏈子,就難保減刑假釋和保外就醫不會出現問題。年初政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堅持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潔。強化對罪犯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等相關信息的公示和反饋,才能真正讓暗箱操作沒有空間,讓司法腐敗無法藏身。

古語有雲:“奉法者強則國強”。司法腐敗的問題,也關乎司法隊伍建設的問題。制度到底能不能得到有效執行,還得看制度執行者的意識和能力。拿出猛藥去?、重典治亂的決心,加強政法領域反腐倡廉建設,及時清除害群之馬,打造出一支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政法隊伍,在風清氣正中政法工作才能贏得人民的信任。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