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客觀、理性公正。
官員財產“局限性瞞報”是怎麼煉成的?
背景:廣東某央企機構副處級干部說:財產申報表格中的房產信息僅設置了3到4行可填,可他及直系親屬的住房並不止三四套,表格根本不夠填。領導對此指示:“干脆就填一處”。大家紛紛效仿。
新京報發表溫江樺的觀點:表格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怎會被一個小小的表格束縛住呢?即便表格容量小,涉事官員也可“解放思想”,將實情另外附上。拿表格短說事,或是不願配合的托詞。看上去,表格小暴露了設置的“死板”,但細究之下,恐有更嚴重的成因,那就是申報制度中的隨意化和敷衍化傾向。如果說官員財產瞞報常被歸咎於頂層設計缺位的話,那表格充其量只是“執行末端”的不合理。
湖南紅網發表喬志峰的觀點:說到官員財產申報,就不能不提官員財產公示。盡管公示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在社會上早已達成共識,盡管世界上很多國家在這方面都有成熟的經驗可資借鑒,某些中國官員卻依然表示“目前時機尚不成熟”,甚至有人聲稱官員財產公示會“引發混亂”。“財產申報表”到底應該印多長,必須靠法律、制度和公開透明的社會監督來丈量。
小蔣隨想:干部與直系親屬究竟有多少套房,如果地方真想查,完全有辦法。一個例証是,在各地保障房申請中,試圖隱瞞名下的房產,是不可能的。就算房產在異地,照樣有途徑可查。目前,至少已有40個城市實現住房信息聯網,雖然住建部不設房屋產權查詢端口,但個人住房信息的查詢權“仍保留在地方政府”。說到底,干部財產申報終歸只是“自行交代”,內容真實與否還得靠核查。如果隻有申報,沒有核查,甚至連抽查都沒有,約束力不言自明。官員財產申報與公開長期不成熟,問題干部有充裕的時間轉移黑金,令人憤懣。
雲南白藥含“斷腸草”,公開成分“死不了”
背景: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最新規定,雲南白藥終於修改了藥品說明書,承認藥品配方中含有草烏成(又名斷腸草)成分,其中所含烏頭鹼有一定毒性,超量使用會危及生命。雲南白藥之前一直以其是國家保密配方為由,拒不公開和承認藥品中的有毒成分。
華商報發表令狐補充的觀點:雲南白藥董秘稱:自1956年以來,雲南白藥的配方、工藝被國家相關單位確定為國家秘密。根據國家保密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凡列入國家秘密技術項目的品種,其說明書、標簽可不列成分項目。”但是,以膳食補充劑形式在美國市場銷售的雲南白藥中,卻有著詳盡的成分和含量明細,——兩相對比,雲南白藥的成分和含量顯然隻對國內消費者“保密”,面對如此的“配方自信”,讓人禁不住要問,這算哪門子的“國家機密”?
京華時報發表王雲帆的觀點:美國人需要用藥安全,中國人也需要用藥安全。企業對用藥安全負有責任,行政職能部門對用藥安全同樣負有責任。雲南白藥之所以敢於長期漠視國內消費者權益,與相關部門的背書不無干系。同類藥品還有沒有類似的“國內國外不同”甚至“境內境外不同”的差別待遇,藥品監管領域還有哪些單一指向保護企業利益的不當法規規章,仍是未竟之問。
小蔣隨想:雲南白藥是“老字號”不假,但“金字招牌”不是萬能的擋箭牌,其必須正視和處理新問題。過去不公開配方,尤其是含毒成分,不代表“正確合理”﹔如今人們要求安全合理用藥,藥廠不能以配方機密為由剝奪醫生與患者的知情權。正所謂“是藥三分毒”,藥品都有副作用。基於此,雲南白藥曾引發中毒案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但這不是將藥品全盤否定的理由。雲南白藥隻有更好地公開其藥品成分,才能使醫生針對性地酌情使用,才能更好地推動有關的毒性處理與替代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