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觀點專題>>打擊網絡謠言,共守“七條底線”>>各方評論

張頤武:打擊網絡謠言促使中國輿論走向“常態化”

2013年09月09日08:43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打擊網絡謠言在最近引起廣泛關注。一方面那些對互聯網上亂象感到不滿、被謠言困擾的公眾對此都相當支持,認為這是規范互聯網行為的必要之舉。另一方面,也有些在網上活躍的人物對此有相當的不滿。他們中有些是出於善意的憂慮,擔心互聯網的活躍發展會受到遏制﹔有些也是由於自己過去網上的一些作為未必合乎法律法規,或另有所圖,從而產生焦慮和不滿。在今天的互聯網環境下,任何一個社會治理的行動都會難免遭遇議論紛紜的狀況,這毫不奇怪。但實際上它決不意味著中國互聯網輿論的發展受到限制,相反是中國互聯網輿論走向“常態化”的重要一步,也為中國互聯網繁榮和活躍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互聯網輿論的發展異常迅猛,尤其是微博打開了一個新的公共空間,使不少普通人能夠善用這個平台,參與公共事務。但網上水軍橫行、謠言四起,為追逐利益無所不為和為隱秘陰暗的特殊目標而肆意妄為的情況也相當普遍,這對社會的基本准則和不少人的個人權利都形成了相當的傷害。這些行為長期以來由於缺少對互聯網的有效治理而無法受到必要遏制。

  首先,網上的謠言或惡意行為缺少規范,往往使得惡人當道,他們就更加猖獗。其次,不少造謠者以水軍所營造的虛幻勢力構成聲勢,以一些大V的轉發來形成影響,以某些非理性的社會情緒作為宣泄和利用的基礎,由此構成了肆意打擊不同意見,用謠言和欺騙攻擊他人和社會的狀況。造謠者往往匿名發言,不承擔任何責任,而其他人轉發傳播也變成無責任的。這其實是互聯網輿論空間發展的變異形態,是一種非常態的特殊狀態。這既扭曲了互聯網輿論的客觀性,也阻斷了互聯網輿論正常發展的可能性。

  今天依法處理互聯網上的造謠者,其實是讓一度“變異化”的互聯網輿論走向“常態化”的一步。就好像當年互聯網上對於知識產權都不重視,中國互聯網初期缺少必要的知識產權保護,這既傷害了著作權人的權利,但更重要的是使得互聯網的規范難以建立,優質資源難以得到好的傳播。這其實是互聯網發展初期的現象。經過嚴格執法,這一現象得到遏制,使得公眾得到了更好的互聯網服務。這在互聯網播放電視劇等方面都得到了體現。其實對違法者的依法依規處理正是保護守法者的必要舉措。沒有這樣的處理,社會底線就無法建立,互聯網就會成為藏污納垢之地,最終損害所有人的利益。

  現在既需要完善互聯網輿論發展的法律法規,也要完善互聯網輿論的倫理規范﹔既要相關部門認真嚴格執法,也要網民自律。這樣形成的“常態化”輿論才能真正發揮互聯網輿論的積極作用,對社會進步發展起到正面作用。(作者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分享到:
(責編:王倩、文鬆輝)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