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每日電訊:中職就業“逆襲”大學的啟示 

許曉明

2013年03月01日13:24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手機看新聞

2月27日教育部發布《中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發展與就業報告》,這是國內第一份專門聚焦中職學生發展和就業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中職生就業率超過95%,已經高於目前大學生的就業率。(2月28日《京華時報》)

中職生教育周期短、入學難度小、花費數額少,工作卻更好找,堪稱“低投入高產出”﹔大學生教育周期長、入學難度大、花費數額大,工作卻更難找,堪稱“高投入低產出”。中職教育在性價比上的勝出,有三點啟示值得各方面牢牢記取。

對大學而言,要坦承專業設置與就業需求脫節的不足,要擺脫“關門辦學”的弊端,對專業設置、教育方式進行科學調整。既要避免漢語、英語以及普通數學、物理、化學等“長線專業”的辦學中,機械地按照“慣性”設定招生規模﹔又要避免盲目跟風所謂熱門專業,導致類似計算機、外貿、法律、生物技術專業招生過多過濫,結果弄成熱門專業成就業冷門。要以就業的新動向為導向,以學校自身的實力和特點為基礎,設置定位准確的教育專業,設定合理的招生規模,開設與時俱進的教學內容,這才是對自己的學生負責,也才是對教育負責的態度。

對中職學校而言,中國制造產業的大繁榮造就了對職業工人的巨大需求,而勞動力市場上的這種需求決定了中職生的就業景氣。然而,數字的繁榮並不能掩蓋當前職業教育中的不足,中職生就業層次不高,上升潛力不足,職業素養與企業要求還有相當差距,這都是中職院校需要冷靜思考和大力改善的地方,切忌走入“一美遮百丑”的誤區。

對國家教育主管部門來說,既要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好的環境,也要為國家人力需求提供更好的人力資源,為經濟繁榮提供更多高素質的“藍領”人才。

分享到:
(責編:張元玲(實習生)、王倩)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