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錢江晚報:迷霧中尋找發展方向

董碧輝

2013年01月15日09:12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霧鎖中國。在霧霾中咳嗽著、躲避著、無奈著的中國人,在心底裡詛咒著這場霧霾,並祈禱著它早點過去。也許,在很多人心裡,隻把這場席卷半個中國的霧霾看成一次偶然。當我們在霧中看不見前路,看不見愛人的臉龐,甚至看不見自己的雙手時,應該反思的是,這樣的偶然變成必然怎麼辦?怎樣減少這樣的霧霾遭遇的機率?

  大霧不僅使得霧中的人們迷失,而在旁觀者眼裡,霧裡的中國讓這個國家失分不少。因為霧霾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的天氣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人類活動的產物。是什麼導致了霧霾?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謝德體認為:“一是燃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二是城市機動車尾氣的排放,當然還有工業化和城鎮化大規模建設的揚塵”。德國《時代》網站1月12日報道說,工業企業、發電站和供熱廠燒煤導致了嚴重的空氣污染。中國的能源有三分之二來自煤炭,依賴度很高。綠色和平組織稱,這個正在崛起的經濟大國炭消費量在2005年至2010年間增加了44%。中國以讓世人矚目的發展速度在GDP增長的路上一路狂奔,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可有些問題,總是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我們的發展是以青山綠水被污染為代價的,當我們津津樂道於兩位數的高增長時,一些污染企業正讓整個中國都散發出刺鼻的氣味。中國是世界工廠,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的過程中,可是這並不意味著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必然要成為工業化的一部分。可現實是,它們不僅僅是一部分,而且在一些地方政府看來,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重要到即使危及民眾的生命健康,政府也要保証這些污染企業的機器正常運轉。

  從人均GDP能耗來說,不僅日本、德國、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低於中國,人均GDP水平與我國較為接近的菲律賓、印尼及埃及人均GDP能耗都遠不及我國來得高。就連印度,也與中國在人均GDP能耗上遠遠地拉開了差距。有專家說,“我們的發展方式是不可持續的,污染排放量遠遠超出了最大生態容量,這並不是秘密。”這樣的發展方式還能持續下去嗎?應該持續下去嗎?

  關於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關於綠色GDP、關於清潔能源的使用,一直在提,可是一直在提本身就說明了做得還不到位。這一場霧襲讓民眾們惶然失措,除了緊閉門窗、家中枯坐以外,我們還應該有更趁手的武器。需要真正下決心去改變一些什麼。否則,就如有人在網上所說,小偷偷了東西,光喊著抓小偷、抓小偷而不追上去,有用嗎?最后連小偷自己也會戲謔地喊上一嗓子:抓小偷嘍!

  錢還在,人沒了,這是我們不願看到的悲劇。在霧裡面,高樓大廈隱去,工業園區隱去,車水馬龍隱去,在這種時刻,才能更清晰地看到我們應該前行的方向。

分享到:
(責編:齊賀、王倩)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