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河南鄭州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經開片區,車來車往,繁忙有序。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內,上千個集裝箱整齊堆放,六台龍門吊緊張作業。
“你隻需要把屋面提供出來,由我們公司出資金投資建設光伏、風電和儲能分布式電站,源網荷儲一體化,為企業生產提供綠色電力能源,至少幫你節約30-40%左右的電費。” 沒出正月,西向新能源(成都)有限公司和廣安杰瑞節能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已經開始洽談合作。
剛剛過去的2025年春節假期,“浙”裡年味有多濃?兩個詞可以形容:熱鬧,紅火。 賞燈會、逛廟會、打年糕……從街頭到巷尾,浙江旅游市場豐富產品供給,49家省級以上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累計到訪人數1622.3萬人次。
蛇年春節后首個工作日,經濟大省山東甩開了實干的膀子、邁出了創業的步子。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大會,動員全省上下當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排頭兵,持續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
人勤春早,實干爭先。江蘇省“新春第一會”聚焦“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建設,對“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進行了專題部署。
對於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學生來說,隻需通過“校園空廚”小程序下單,位於番禺區南村鎮文化廣場配送中心就有一架無人機起飛,飛行兩三分鐘后,穩穩降落在學院外送點,學生就能收到“從天而降”的外賣。 無人機送外賣、城市間打“飛的”、乘坐飛行器看風景……曾經遙不可及的應用場景,在今天的粵港澳大灣區越來越成為現實。
不久前,中國第八批重大外資項目推出,包含福建古雷煉化一體化工程二期、蘇州博世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制造基地、合肥大眾汽車研發中心等15個項目。重大外資項目數量屬歷次最多,計劃投資額共計330億美元。
日前,海關總署發布了我國2024年全年貨物進出口情況。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進出口總值4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順利完成質升量穩的目標,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更加穩固。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發布了《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了今年實施“兩新”政策的總體考慮,將深入推進重點部署的“四大行動”,持續發揮“兩新”政策既利企業,更惠民生,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重要作用。
國家統計局12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宏觀政策效應繼續顯現,工業服務業較快增長,就業和物價總體穩定,社會預期得到有效提振,積極變化進一步增多。四季度以來的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好於三季度。
近日,國家郵政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郵政快遞行業運行延續穩中向好態勢。前三季度,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1237.7億件,同比增長22%。
當今社會,隨著金融市場和信貸體系的不斷發展,一種新型的“職業”悄然興起,他們被稱為“職業背債人”。近日,有媒體揭露“職業背債人”正呈現出產業化發展趨勢,其背后甚至已經形成了一條黑色產業鏈。
10月15日,歷經31個月的連續平穩試運行后,省間電力現貨市場正式轉入運行,我國電力市場化交易范圍進一步擴大。省間電力現貨市場能有效反映市場供需,形成“能漲能跌”的市場化價格機制,反映出電能的時空價值,有利於實現省間靈活的電力余缺互濟,更好地消納新能源。
NFC車鑰匙無法打開車門,無法啟動車輛,汽修店全員出動也束手無策,只能聯系整車廠遠程處置﹔盡管無需機械保養,但電池衰減、自燃等問題保養維修成本過高……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快車道,一些車主遭遇“修車難、修車貴”的問題漸漸凸顯。 新能源汽車“修車難、修車貴”,原因是多方面的。
近年來,跨境電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成為推動我國對外貿易增長的新引擎。我國2024年前三季度的進出口數據顯示,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1.8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5%,比同期整體外貿增速高出6.2個百分點,証明了跨境電商正在為中國經濟注入新活力,還讓更多的中國企業有機會登上國際舞台,展示自己的產品和服務。
國家能源局發布信息顯示,今年國慶假期高速公路電動汽車充電量達到7215.27萬千瓦時,日均充電量1030.75萬千瓦時,是今年平日的2.4倍,比去年“十一”日均增長80%。 國慶假期高速公路充電量增長,反映出我國綠色出行比例的大幅提升,也間接反映出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蓬勃的活力。
社保領域數據可以幫助金融機構完善信貸模型,輔助面向中小微企業的貸款授信決策,在降低金融機構壞賬率的同時,更好賦能實體經濟發展﹔氣象數據的有效利用可在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糧食產量預測、惡劣天氣條件交通應急處置等眾多場景中發揮作用﹔城市運行數據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不容低估的價值……在各種類型的數據中,公共數據的基礎好、質量高、管理相對規范,蘊含著豐富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開發利用公共數據,是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關鍵舉措,是激活數據要素潛能的引領工程。
國務院日前發布《關於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快生活服務數字化賦能,構建智慧商圈、智慧街區、智慧門店等消費新場景,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數字教育等新模式,加快無人零售店、自提櫃、雲櫃等新業態布局,支持電子競技、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發展。加快建設和升級信息消費體驗中心,推出一批新型信息消費項目。
沉浸式體驗、大眾健身、體育旅游、城市度假、郊野露營、閱己型娛樂、博物館文創、考古旅游、文旅夜經濟……隨著大眾文旅消費日益多元化,強勁的需求促進文旅市場百花齊放,極大地刺激了文旅供給側的產品迭代和創新,形成了供給和需求同步增長、互為促進的發展態勢。 今年以來,一系列促進服務消費的相關政策出台,為優化市場供給提供了內生動力,助推服務消費市場熱度持續升高。
近一段時間,我國新能源車企動作頻頻。小鵬汽車和大眾汽車集團簽訂電子電氣架構技術戰略合作聯合開發協議,將全力開發行業領先的電子電氣架構﹔蔚來宣布全球首顆車規5納米高性能智駕芯片流片成功……新能源車企闊步邁向智能化下半場,引發了市場和輿論的雙重關注。
近日,商務部會同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五個國際消費中心培育建設城市,在上海舉行中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精品消費月(以下簡稱消費月)啟動儀式。消費月期間,除舉辦多場活動外,還將推出一批消費領域新政策,持續優化消費環境,推動消費增長,激發市場活力。
日前,人民網啟動“萬商萬品 萬象煥新——百日直播行動”(以下簡稱“百日直播行動”),旨在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直播活動,為國民消費打造“百城、百店、百日直播﹔萬商、萬品、萬象煥新”的消費服務新平台,助力釋放消費潛力,服務人民美好生活。 消費是經濟穩增長的主引擎。
從家門口的早點鋪和生鮮超市,到小修小補的家電修理和美發健身,再到緊急突發時的藥品購買……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既便捷服務百姓生活,也暢通城鄉經濟“微循環”,釋放出更多消費潛能。 柴米油鹽雖瑣碎,卻事事關乎民生需求。
近期,有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不法分子瞄准老年人群體,捏造“專家”身份,在短視頻平台、私域直播中大肆宣講養生知識,誘導老年人加入網絡群聊,宣稱所售保健品“功效強”“用料稀罕”甚至能“防癌”等,誘導老年人花錢報課和購買保健品。 所謂的“健康課程”,其實就是讓深陷其中的老年人每天聽課打卡做筆記完成任務,而后再誘導老年人花成千上萬元“練功”買保健品。
蠟瓶糖,這種“嚼一嚼,吸一吸,再吐出來”的新奇糖制品,因其獨特的造型和口感,在中小學生群體中迅速走紅。 據媒體報道,許多蠟瓶糖大多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証、無生產廠家,是典型的“三無”產品。
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補貼的推動下,今年“雙十一”促銷活動備受矚目,不僅開啟時間更早、活動跨度更長,平台互聯互通也更加深入。以“雙十一”為契機,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將進一步推動消費市場持續回暖,充分發揮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10月22日公布了查辦“職業閉店人”全國首案的情況,對2家閉店企業及3家涉案背債中介機構、2名閉店人立案調查,查處虛假登記、協助虛假登記等違法行為,罰沒款合計65.58萬元。 堅決打擊“職業閉店人”,百姓拍手叫好。
據央視新聞報道,一種宣稱日本進口的名為“進口陽光玫瑰”的葡萄,受到了部分消費者的歡迎,這種葡萄香味濃厚,自然價格要比國產普通葡萄貴了幾倍。但記者看到所謂進口葡萄的包裝盒,缺少了產地、包裝廠名及代碼信息。
近期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狹義乘用車零售量達到210.9萬輛,同比增長4.5%,環比增長10.6%。今年以來,乘用車累計零售量達到1557.4萬輛,同比增長2.2%。
今年3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於鼓勵食品企業優化預包裝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標簽標識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針對預包裝食品生產日期、保質期找不到、看不清等現象,推動食品企業積極採取改進措施。然而,近期有媒體走訪多家線下商超發現,一些在《公告》發布后生產的商品,其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標簽標識並未達到要求,仍然和消費者玩起“躲貓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