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財評:7月規上工業積極向好 新質生產力成關鍵支撐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5年7月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7月份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裝備制造業繼續發揮工業“壓艙石”作用,帶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數據背后,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成為推動工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 人民財評:政策支撐動能接力 消費領域延續擴大態勢

      核心CPI同比上漲0.8%且漲幅連續三個月擴大,呈現出積極變化﹔服務價格環比上漲0.6%,漲幅比上月明顯擴大﹔將商品和服務零售合並,初步測算,1至7月份同比增長5%左右,今年以來整體保持穩中有升……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7月份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在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帶動下,我國消費延續擴大態勢,消費新動能持續壯大。 市場需求擴大,促消費政策效果繼續顯現。

  • 人民財評:7月經濟數據印証經濟穩中有進態勢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部分經濟指標有所波動,但主要指標累計增速保持總體平穩。在創新引領下,新動能成長壯大,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經濟發展“進”的步伐穩健,國民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 人民財評:深耕海洋牧場,夯實“藍色糧倉”

      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近年來積極推進深遠海養殖,構建“養殖—銷售—餐桌”供應鏈,拓展海洋全產業鏈﹔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充分利用其豐富的沿海資源,海上養殖業取得了顯著成效,已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支柱和特色產業……一幕幕生機勃勃的場景,勾勒出我國海洋漁業的蓬勃圖景。 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

  • 人民財評:以“小杠杆”撬動經濟“大循環”

      8月12日,財政部發布了《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對個人消費貸款、服務業經營主體進行貼息。 這標志著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的相關貼息政策進入具體落實階段。

  • 人民財評:政策精准發力,服務業升級迎來新動能

      近日,財政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通過創新財政金融協同機制,精准支持促消費、擴內需戰略實施。 服務業作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 人民財評:以融合破局,賽事經濟“長紅”之道

      賽事經濟,“一時紅”易,“常年火”難。如何將短期流量轉化為長期價值?關鍵在於如何有效地與各地產業經濟的深度融合,唯有創新模式、優化運營、完善政策等多措並舉,才能將賽事的短期流量轉化為長期的經濟增量。

  • 人民財評:多措並舉 全力打好秋糧保衛戰

      入夏以來,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農業災害呈現“南北澇中間旱”的特征,秋糧生產面臨較大旱澇災害疊加的風險挑戰。 當前,正值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期,農業農村部近日印發《農業防災減災救災保秋糧豐收工作方案》,分區域分災種分作物共制定34條防災減災救災措施,要求各地努力做到防在成災前、抗在第一時、救在第一線,力爭重災區少減產、輕災區保穩產、無災區多增產,千方百計奪取秋糧和全年糧食豐收。

  • 人民財評:“首店經濟”加速消費能級躍升

      北京三裡屯,國際小眾特色品牌紛紛扎根,為追求時尚與獨特的消費者帶來全新購物體驗﹔上海新天地,跨國運動品牌“首店”不僅售賣商品,還提供專業體測服務和訓練建議﹔重慶觀音橋,一批全新的概念店與夜經濟聯動,為城市夜生活增添璀璨光芒……“首店經濟”正成為一股強勁新勢力,為城市商業提質升級、加速釋放內需潛能注入新活力。 所謂“首店”,是指某一具有行業引領性的品牌在特定區域內開設的第一家門店。

  • 人民財評:把好應用關,讓技術進步真正做到向善向好

      從AI數字人冒充公眾人物行騙,到“水軍”產業公然兜售虛假好評,這些荒誕場景的背后,反映的是技術發展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本應是改善生活的利器,卻因不良商家的惡意操弄,淪為牟利的工具。

  • 上一頁 3 4 5 6 7  尾頁
  • 人民財評:科技創新,讓人們更好享受生活

      近日,一則關於《紅外隱形眼鏡開啟人類新“視”界》的報道引發關注。報道指出,該研究成果創新性地與隱形眼鏡相結合,通過可穿戴形式使人類感知近紅外光的時間、空間和色彩等多維度信息,還可為治療色盲等視覺疾病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 人民財評:“電力自由”為中國制造穩定續航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了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數字:10226億千瓦時 。這個數字,是中國7月份的全社會用電量,相當於東盟國家一年的用電總和。

  • 人民財評:“娃衣”走俏,“小生意”創造大市場

      綴著宋錦紋樣的娃娃小旗袍、復刻雲肩元素的背帶裙,從基礎款到高端定制,從現代潮流到傳統非遺……玩偶的衍生品類“娃衣”正逐漸成為“養娃”的標配。某電商平台數據顯示,2024年“娃衣”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17.08%,今年5月銷量出現暴漲,單月銷售額突破千萬元。

  • 人民財評:工廠游火爆,“智”造工藝讓企業更自信

      最近,“工廠游”成了旅游業的新熱點:年輕人因搶到新能源汽車廠參觀券而激動不已,爸媽們走進牛奶、雪糕、汽水的生產車間“遛娃”,老年人在工廠裡第一次試吃並接受了“臭臭的”螺螄粉……據統計,已開放“工廠游”的企業涵蓋了汽車制造、食品加工、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你進廠打卡了嗎?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工廠游”,能找到超過10萬條筆記。“工廠游”為啥這麼受歡迎?一方面,源自游客對現代工業的好奇。

  • 人民財評:跨境電商帶來新機遇 “中國智造”乘風出海

      智能投影儀通過優化算法、優異畫質,征服海外家庭﹔掃地機器人仰仗激光導航、自動集塵和上下水功能,穩居全球市場份額前列……越來越多“中國智造”依靠創新突破與技術優勢借跨境電商東風“揚帆出海”,受到海外消費者青睞。 據海關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出口額約1.03萬億元,增長4.7%。

  • 人民財評:回歸理性,公平競爭做大“外賣”蛋糕

      8月1日,三大外賣平台相繼發聲,共同呼吁規范行業競爭秩序。美團表示將嚴格遵循相關法律法規,杜絕不正當競爭行為﹔淘寶閃購與餓了麼也聯合發文,明確表態抵制惡性競爭﹔京東表示堅決杜絕不正當競爭,抵制惡性補貼。

  • 人民財評:“節”盡所能,共助電力迎峰度夏

      近期,我國多地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帶動用電負荷快速增長,電網逐步進入迎峰度夏關鍵期。據國家能源局消息,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接近1.5億千瓦。

  • 人民財評:直播間裡有多少故弄玄虛的“酒故事”

      酒精勾兌,年份靠吹,顏色靠調……媒體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地方,部分商家為了牟取利益,用食用酒精勾兌,冒充純糧釀造酒售賣。個別商家虛構白酒的窖藏歷史,以次充好,用“陳釀”“老酒”等模糊概念誤導消費者。

  • 人民財評:加速數字化轉型,推動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食品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食品工業的數字化轉型描繪了清晰的藍圖,也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民生產業,食品工業在穩增長、保供給、惠民生、促發展等諸多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人民財評:“全腦開發”到底“開發”了什麼

      “每個嬰兒剛出生時都具有與愛因斯坦不相上下的潛能,只要成功將左右腦聯動,您的孩子可以比愛因斯坦還聰明”“全腦教育是最先進的教育理念,通過專業性訓練培養優質的大腦神經網絡”……媒體記者近日採訪發現,市場上主打“全腦開發”概念的教育機構不在少數,它們往往宣稱自己的課程基於“左右腦分工”理論設置,甚至聲稱可以培養孩子“觸知”“透視”等“超能力”。 “全腦開發”有多神奇?一家機構在宣傳頁上寫道:“專注力提升5至10倍”“記憶力提升20倍”“1分鐘記憶1首陌生古詩詞”“閱讀能力提升20倍”“閱讀速度達到每分鐘6000字”……所謂“專注力、記憶力提高多少倍”,既缺少明確標准,也看不到實際變化,相比之下,閱讀速度的提升倒是能夠實現一目了然。

  • 上一頁 3 4 5 6 7  尾頁

評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