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結構性調整壓力,國民經濟迎難而上、穩健前行。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經濟“半年報”,其中消費數據的增長是一大亮點。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4.55萬億元,同比增長5%,其中二季度增長5.4%,比一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逐季提升。
同“球”共濟,“鏈”接世界,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在北京拉開帷幕。 中國作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環節,一直致力於以實際行動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竭力打造各國攜手同行的“共贏鏈”。
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關於開展2025年“源來好創業”資源對接服務季活動的通知》,部署於2025年7月至9月在全國組織開展“源來好創業”資源對接服務季活動,圍繞“搭建對接平台,攜手助你創業”主題,旨在健全創業支持體系,提升創業質量,為創業者們帶來了一場“及時雨”。 當前,創業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增長的重要引擎。
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1.79萬億元,同比增長2.9%。進出口規模站穩20萬億元台階,創歷史同期新高,並連續7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披露了一組數據,我國經濟總量今年預計達到140萬億元左右。“十四五”期間增量預計超過35萬億元,這五年取得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再次令國人振奮、讓世人驚嘆。
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穩崗、擴崗、培訓、服務等多維度打出政策“組合拳”,既為經營主體紓困解難,又為勞動者賦能搭橋,彰顯了以更大力度穩住就業基本盤的堅定決心,為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億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兩重”建設項目。至此,今年8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已全部下達完畢。
近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布今年前五個月物流運行數據。1至5月份,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到138.7萬億元,同比增長5.3%。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19項重點舉措,進一步明確加大消費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助力挖掘釋放消費潛力,引導金融機構從消費供給和需求兩端強化金融服務,助力釋放消費增長潛能。 消費在國民經濟中處於基礎性地位,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
按摩機構做醫美構成欺詐可主張三倍賠償﹔擅自更換手術材料應承擔違約責任﹔免費理療不慎致殘,理療服務者承擔主要責任……近日,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梳理了醫美行業中常見的醫療服務糾紛,既提示經營者依法依規提供醫療美容服務,也提醒廣大消費者增強安全意識,防范醫療美容風險。 “輕醫美”本質仍屬醫療美容行為,在追求美的同時,更要將安全放在首位。
近年來,“輕醫美”興起,仿佛成了醫美界的“輕騎兵”,但這種“快餐式美容”頻現亂象,讓消費者備受傷害。 “輕醫美”真能“輕易美”?從報道看,“輕醫美”帶來的問題不輕,受到的質疑不斷。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研究起草了《網絡交易平台收費行為合規指南(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並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起草《指南》,旨在規范網絡交易平台向平台內經營者收取佣金、抽成、會員費等行為,維護經營者合法權益,促進平台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近年來,低空經濟在城市配送、應急救援、巡檢巡查、載人交通、觀光旅游等場景快速落地,開辟出新的消費市場,受到各地歡迎。但政府項目居多、商業項目較少,依賴政府補貼、盈利能力不足等情況仍較為突出。
低空飛行器生產是當前低空經濟較為盈利的領域。近年來,多地熱衷引進飛行器制造等相關產業,但一些地方不考慮自身產業鏈和基礎設施配套情況,產業引進貪大求全,不僅缺乏競爭力,還造成資源浪費。
5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針對內卷式競爭問題症結,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將通過因業施策、對症下藥、標本兼治,化解重點產業結構性矛盾,促進產業健康發展和升級。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數據,今年前4月,我國汽車產銷量歷史上首次雙雙突破100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9%和10.8%。國內銷量812.3萬輛,同比增長12%﹔出口193.7萬輛,同比增長6%。
4月20日至26日,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如期舉行。站在“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的收官之年,以“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為主題,並非偶然。
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在介紹《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時指出,“發展游戲出海業務,布局從IP打造到游戲制作、發行、海外運營的整個產業鏈布局。” 近年來,國內動漫游戲、數字創意等文化新業態蓬勃發展,逐步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增長點。
修訂后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發布以來,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條例》直面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規模增長、賬期拉長等現象,對中小企業來說,是重大利好。
在日前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有關領導表示,2025年將重點破解消費痛點問題,推進消費供給提質,著力提高消費維權能力,創新打造共治共建格局,營造安心、舒心、省心、放心的消費環境。 消費是最終需求,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
“4小時內把箱子從X地送到X地”,一個網約車訂單背后竟可能牽扯到大額詐騙案。 一段時間以來,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方便和高效,潛伏陰影之中的電信詐騙也一直在花樣翻新、伺機而動,不斷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威脅。
狹小逼仄的廁所竟成“生產車間”:代購徒手將大份蛋糕切割、分裝,用於儲存食品的器具隨意擺放在地上……近日,“山姆代購在廁所分裝蛋糕”話題沖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食品安全大於天。
面膜衣、速熱衣、火山岩保暖棉……隨著氣溫下降,這些保暖“高科技”概念讓人眼花繚亂。自發熱、遠紅外、石墨烯,聽上去全是“科技與狠活”。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修訂出台《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一步深化電子計價秤市場秩序綜合整治,壓實集貿市場主辦方主體責任,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辦法》將於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隨著共享經濟的升溫,一種全新的消費模式“以租代買”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以租代買”模式的興起,為激發消費市場活力注入新動能,也為挖掘消費潛力、培育消費新業態提供了一個新的觀察視角。
“原價9099元的電腦,享受補貼之后到手隻需7275元,相當於打了八折,看到優惠力度這麼大,就果斷下手了。”近日,消費者劉女士換了新電腦,政府的以舊換新補貼讓她省下了1800多元。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中國式養老事業 服務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圍繞支持不同人群養老金融需求、拓寬銀發經濟融資渠道、健全金融保障體系、夯實金融服務基礎、構建長效機制等提出16項重點舉措。《意見》堅持金融為民宗旨,明確養老金融發展“規劃圖”,多措並舉守好銀發族“錢袋子”,護航幸福晚年。
近日,“耳朵經濟”沖上熱搜,引發眾多討論。以播客為主要載體的音頻節目正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數據顯示,2023年,中文播客節目較3年前增長了六倍。
體驗滑雪場全新升級的索道和魔毯、欣賞專業滑雪運動員身穿武俠裝和動物玩偶服的表演、滑雪間隙品嘗雪地火鍋和集裝箱咖啡屋的特色飲食……隨著天氣轉冷,一系列冰雪新產品、新場景吸引了眾多游客共享冰雪之樂。從單一的滑雪到吃喝玩樂全覆蓋的創新融合玩法,“冰雪+”給游客帶來新體驗的同時,也成為推動冰雪經濟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