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長“雙11”剛剛落下帷幕,社交平台上相關吐槽仍未斷絕。近年來,“雙11”見証電商行業飛速發展,帶來銷售熱潮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值得關注與重視。
又見“雙11”,依舊不負眾望。相比往年,今年的“雙11”周期長、力度大、勢頭勁。
山西隰縣“小西天”今年國慶假期一天內涌入1.7萬人次﹔被譽為“中國圍屋之鄉”的江西贛州市龍南市今年前9個月累計接待游客644.81萬人次﹔有“地平線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之稱的河南陝州地坑院,夜游門票銷售額暴增……近兩年,“奔縣游”成為文旅新寵,越來越多游客前往縣城感受歷史文脈、欣賞自然美景,縣域旅游呈現出勃勃生機。 縣域旅游有多火,數據可見一斑。
1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到2030年,我國冰雪經濟總規模要達1.5萬億元。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目標已定,未來聚焦冰雪運動全產業鏈發展,以實招硬招筑牢發展根基,進一步推動我國優質冰雪“冷資源”加速向經濟發展“熱動力”轉化。
進博會的大幕再度開啟,除了整體展覽展示面積超42萬平方米、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達297家這些創歷史新高的數據之外,另外一些數字也頗受關注:某出游平台上,截至11月5日預訂在進博會期間入住上海的酒店訂單同比增長了八成,從國外飛赴上海的國際機票量同比增長逾一倍。數據背后,是真實而澎湃的共赴“進博之約”的熱情。
隨著冬日的腳步漸近,冰雪運動熱潮涌動。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廣泛開展群眾性冰雪運動。
又一年“四葉草”綻放,又一次“東方之約”上新。從智慧公共衛生、美容與健康解決方案等新技術、新服務,到純電驅全尺寸人形機器人等智能終端新產品,再到原產國外的咖啡、蜂蜜、啤酒等特色農產品,第七屆進博會上琳琅滿目的商品和服務,彰顯了中國與世界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的堅定決心,成為中國新發展為世界帶來新機遇、新動力的生動寫照。
大型購物廣場上,伴隨著節奏明快的音樂,剛開業的國際品牌首店門口排滿了等待“嘗鮮”的消費者﹔旅游景區推出首個聯名咖啡主題店、首發新文創,立刻吸引大量游客購票參與互動活動﹔最新款的電子產品在直播平台舉辦發布會,不僅首發產品迅速售罄,新品話題還沖上了熱搜……隨著新品首發等活動逐漸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熱點,首發經濟正加快成為拉動消費市場發展的新引擎。 首發經濟能夠聚集品牌資源,是增強城市商業活力的催化劑。
又是一年進博時間。 秉承“新時代,共享未來”主題,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目前正在上海舉辦。
“我國是電器電子產品生產和消費使用大國,每年都有大量廢棄的電器電子產品,如果對其回收處理不當泄露到環境中,不僅將嚴重污染環境,而且造成資源浪費。”近日,在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支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活動,有效防范環境污染風險,促進資源回收利用,同時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沉浸式體驗、大眾健身、體育旅游、城市度假、郊野露營、閱己型娛樂、博物館文創、考古旅游、文旅夜經濟……隨著大眾文旅消費日益多元化,強勁的需求促進文旅市場百花齊放,極大地刺激了文旅供給側的產品迭代和創新,形成了供給和需求同步增長、互為促進的發展態勢。 今年以來,一系列促進服務消費的相關政策出台,為優化市場供給提供了內生動力,助推服務消費市場熱度持續升高。
近一段時間,我國新能源車企動作頻頻。小鵬汽車和大眾汽車集團簽訂電子電氣架構技術戰略合作聯合開發協議,將全力開發行業領先的電子電氣架構﹔蔚來宣布全球首顆車規5納米高性能智駕芯片流片成功……新能源車企闊步邁向智能化下半場,引發了市場和輿論的雙重關注。
前往新中國第一台航空發動機、第一台電力機車誕生地探秘,目睹昔日煉鋼高爐與今日滑雪大跳台精妙融合,去奶業制造基地發現“從一棵草到一杯奶”的神奇轉化……近年來,越來越多工業園區或工業遺跡被開發為旅游景點,工業旅游以其獨特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游客。 如果說文化是旅游的靈魂,那麼具有深厚歷史與人文積澱的工業園區,則是獨特的記憶載體和旅游資源。
去新疆阿勒泰開啟草原避暑之旅,前往“冰城”哈爾濱參加消夏啤酒節,到“天府之國”四川感受“安逸一夏”,赴陝西延安、重慶等紅色旅游景區緬懷革命先烈……暑期到來,許多人選擇出行觀光,領略祖國壯美山河,感受人文歷史精粹。各地也推出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積極提升旅游體驗,迎接八方來客。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800億件,比2023年提前59天。 快遞業務量是觀察中國經濟運行動向的重要實物量指標之一。
人工智能近年來正處於發展“風口”,牽動了千行百業的關注。今年“6·18”大促,不少平台也乘著人工智能熱點的東風,嘗試推出數字人主播。
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下稱“人社部”)發布公示,擬增加包括網絡主播在內的19個新職業,涵蓋了如直播招聘師、生活服務體驗員等29個新工種。本次公示中,“數字職業”約佔一半。
“租車公司以高薪職位誘導求職者高價租車”“入職網約車公司被強制要求租車”“應聘網約車司機被貸款買車”……據工人日報等媒體報道,當前,一些廣告打著“高薪”招聘的名義,讓網約車司機去聚合平台跑車。然而,相關汽車租賃公司看似拋出的是餡餅,實際上挖的是陷阱,一步步誘使應聘者入坑。
端午假期將至,文旅市場再次被點燃熱情。賽龍舟、包粽子、挂艾草、賞古樂……今年端午節恰逢“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各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場景不斷推陳出新,微度假、避暑和民俗體驗主題相結合,熱氣騰騰的“端午經濟”成為消費活力升級的縮影。
節近端午,正是出游好時節。多家旅游平台數據顯示,延續五一火熱態勢,今年端午游需求高漲。
蠟瓶糖,這種“嚼一嚼,吸一吸,再吐出來”的新奇糖制品,因其獨特的造型和口感,在中小學生群體中迅速走紅。 據媒體報道,許多蠟瓶糖大多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証、無生產廠家,是典型的“三無”產品。
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補貼的推動下,今年“雙十一”促銷活動備受矚目,不僅開啟時間更早、活動跨度更長,平台互聯互通也更加深入。以“雙十一”為契機,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將進一步推動消費市場持續回暖,充分發揮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10月22日公布了查辦“職業閉店人”全國首案的情況,對2家閉店企業及3家涉案背債中介機構、2名閉店人立案調查,查處虛假登記、協助虛假登記等違法行為,罰沒款合計65.58萬元。 堅決打擊“職業閉店人”,百姓拍手叫好。
據央視新聞報道,一種宣稱日本進口的名為“進口陽光玫瑰”的葡萄,受到了部分消費者的歡迎,這種葡萄香味濃厚,自然價格要比國產普通葡萄貴了幾倍。但記者看到所謂進口葡萄的包裝盒,缺少了產地、包裝廠名及代碼信息。
近期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狹義乘用車零售量達到210.9萬輛,同比增長4.5%,環比增長10.6%。今年以來,乘用車累計零售量達到1557.4萬輛,同比增長2.2%。
今年3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於鼓勵食品企業優化預包裝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標簽標識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針對預包裝食品生產日期、保質期找不到、看不清等現象,推動食品企業積極採取改進措施。然而,近期有媒體走訪多家線下商超發現,一些在《公告》發布后生產的商品,其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標簽標識並未達到要求,仍然和消費者玩起“躲貓貓”。
近期,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入境旅游高質量發展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我國入境旅游恢復發展的態勢持續向好。這彰顯了中國旅游市場的強大韌性和廣闊潛力。
閑暇時晒晒背,祛濕補陽﹔忙碌之余打一段八段錦,舒活筋骨﹔工作間隙飲一杯養生茶、羅漢果拿鐵,吃點中式滋補零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被中式養生“圈粉”,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使用各種養生行為。隨著中式養生不斷升溫,帶動相關產業興旺,也需要注意產業規范發展,使中式養生持續壯大。
從7月1日至8月12日,全國鐵路日均發送旅客1407萬人次,全國高速公路日均總流量達3478萬輛,全國多個熱門旅游目的地機場旅客量創歷史單日新高……今年暑運保持客流量高位運行,反映出了不斷攀升的消費熱度,更折射出了炎炎夏日中“流動”的市場活力。 經濟發展、民生改善,離不開交通先行。
就業影響億萬家庭,關系千行百業,是國民經濟發展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今年上半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698萬人,同比增加20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