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電商專供”不能成為劣質品的專賣渠道
線上的型號實體店沒有、各平台間相同款式型號卻不同、電商專供款價格低質量卻不及線下……長期以來,一些消費品的貨源線上線下難統一,甚至在不同平台間刻意制造“壁壘”阻礙購買者比價,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也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市場秩序。
春節將至,在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和新一輪消費券發放的加持下,很多消費者選擇線上購物。然而,消費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遭遇了不少困擾。一些消費者發現,線下線上售賣的商品,出現了五花八門的實體款、電商款、專供款……其中部分電商專供雖然價格低廉,但品質往往難以和線下同款相提並論。比如:標注“電商專供”的卷紙比超市買的小了一圈,同款洗衣液網購的比實體店的“稀”,網店的電視型號在實體店卻找不到……“電商專供”引發了消費者的投訴和質疑。
電商專供產品的出現,原本是通過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流通成本等方式,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實惠的選擇。然而一些商家堂而皇之地將假冒偽劣產品充當電商專供,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也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
不可否認,線上、線下、不同平台之間能不能實現“同款同售”,受營銷策略、渠道差異、平台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但隻注重“沖量”而忽視品質,進而將企業責任拋諸腦后﹔一些電商平台為了打價格戰而採取壟斷、設置壁壘等方式,迫使本該統一的產品被分成多個貨號、型號銷售﹔等等。這都涉嫌侵害消費者權益,從而影響電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杜絕電商專供產品成為假冒偽劣產品的溫床,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是商家和電商平台需共同面對的話題。商家想要品牌走得長遠,應轉變掙快錢的思維,注重產品質量,誠信經營。電商平台要建立嚴格的審核及懲罰機制,對銷售劣質產品的商家進行嚴厲處罰,以儆效尤。監管部門要加強對電商市場及平台的監察力度,打擊價格壟斷、不正當競爭等行為,定期開展質量抽查和專項整治行動,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營造健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作為線上市場的一種特殊銷售模式,“少環節、易購物、快流通”的“電商專供”前景可期。惟有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比對權,將甄別選擇權還給消費者,才能讓消費者真正放心購物,才能推動這一模式長久下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