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財評>>經濟觀察

人民財評:把“文旅流量”化為“消費增量” 

嘉 樂
2025年05月01日09:05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五一”假期開啟,人們去哪兒度假?各地如何迎客?不少地方創新做法,打造新場景、推出新產品,文旅市場活力漸次激發開來。

文化游有味道。北京通州大運河畔,沉浸式實景演藝《開漕盛景》,復刻古代漕船啟航場景。游客體驗花船巡游,觀看非遺表演,從歷史與現實、傳統與現代的交匯中尋找感悟。

融合游有看點。湖北宜都,廢棄的老廠房,經整修改造,融合綠色生態農業,形成“農業+文化+旅游+教育”融合業態。人們身臨其間,感受故舊歲月的斑駁與現代發展的新機。

科技游很給力。陝西渭南,華山上的長空棧道安全鋼索更換完成,“爬山神器”外骨骼助力裝備也“就位”,游客們可以借助科技力量,體驗不一樣的登山。

因地制宜,深挖資源,結合需求,打造業態……面對文旅消費的廣闊市場,各地無不在政策便利、創新供給、服務提升等方面下力氣。“流動的中國”激蕩澎湃的動能,當“文旅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必能為活躍經濟、提振信心注入動力。

一直以來,文旅熱在持續升溫。這既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載體,也是擴大內需的有效途徑。同時,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深化文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少新業態、新模式持續涌現,助推更多文旅出行、休閑消費等需求集中釋放。相關平台預測分析,今年“五一”假期的旅行熱度或將達到2023年以來的峰值。釋放文旅市場人潮涌動的潛力,把握文旅消費供需兩旺的趨勢,做好准備、做優服務、做大市場,讓市場的新氣象變為發展的新能量。

越是有需求,越是有潛力,越要精心呵護、用心培育。對有關地區和部門來說,消費者的文旅需求就在那裡,而且還會持續迸發。是追求“一時熱”還是助推“一直熱”?這是發展課題,也是治理命題。尤其應看到,當前文旅產業也在轉型升級,產品好不好、體驗佳不佳,消費者是會用腳投票的。正因此,培育健康、成熟的文旅市場,有關地方和部門不能隻看“眼前”,更應著眼長遠,在產品創新、行業引導、管理規范等方面持續發力。少一些同質化、低水平,多一些特色化、高水准,地方的文旅發展方能更具生命力、更加可持續。

旅游是從“你的城市”到“我的城市”,文旅消費不僅僅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方面,更隱含著城市建設、精神文明、人文發展等重要課題。有些城市,恰恰是因為環境宜居、市民友好等特點,吸引來更多人﹔由此激發的“文旅潮”,也進一步促使城市在自身發展、市容市貌、和諧氛圍等方面,不斷拉長長板、補齊短板。這何嘗不是人與城的“雙向奔赴”、發展與治理的“相向而行”。這啟示人們,發展文旅、吸引游客、承接流量,是系統性工作,隻有做好自己的事、練好城市發展的內功,文旅帶來的流量才能助推向好發展更有質量。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出游人次17.94億,同比增長26.4%,國內居民出游總花費1.80萬億元,同比增長18.6%。文旅消費,一季度成績亮眼,“五一”假期仍熱。由此看向全年,隨著文旅市場持續創新發展、促進消費擴容提質,“詩與遠方”將繼續為美好生活寫下精彩注腳。

(責編:趙春曉、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