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自己人”的責任與擔當展露無遺

(一)
針對美國濫施關稅擾亂全球貿易秩序、嚴重侵犯中方企業正當權益,商務部組織有關商協會、大型商超和流通企業座談,研究更好發揮各自優勢,幫助外貿企業擴寬內銷渠道。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23日,9家電商平台已開放入駐綠色通道,6家電商平台建立內銷專區,對接超6000家次外貿企業。
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協同發力,化解外貿企業燃眉之急,應對外部不確定性、減少經濟波動,是“爭口氣”的體現,也是穩增長的必須。
民營企業已經連續第六年成為我國最大的外貿主體,互聯網平台和零售業也多有民營企業身影。團結一心、主動作為、直面挑戰,民營企業攜手破局貿易戰圍城。
(二)
民企挺身在前、奮力擔當的樣子,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騰訊推出“外貿新征程助跑計劃”,通過開店綠色通道、流量扶持、費率優惠等十項措施助力外貿商家﹔
淘寶天貓啟動“外貿精選”專項,計劃面向至少1萬家外貿商家、10萬款外貿貨源開啟快速“外轉內”﹔
京東宣布2000億元出口轉內銷扶持計劃﹔
拼多多推出“千億扶持”計劃,扶持商家高質量發展,加大對跨境中小商家的補貼力度﹔
美團成立了出口轉內銷專項工作組,美團閃購和小象超市面向外貿企業招募合作伙伴﹔
永輝超市為受關稅政策影響的外貿企業開通綠色通道,推出15天極速上架、設立外貿產品專區等措施﹔
滴滴宣布將追加投入20億元專項資金,幫助出口重點區域的新增司機群體,補貼乘客,帶動餐飲零售等關聯行業消費增長﹔
物美超市打造“雲超綠通”專項通道,為外貿企業搭建全鏈路賦能體系……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民企用舍我其誰、義不容辭的擔當,維護了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堅韌性和暢通性,驗証了國內大循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生動証明“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中國奇跡,民營經濟功不可沒”。
(三)
當前我國貿易摩擦進入高強度階段,反對濫施關稅、反抗貿易霸凌,我們有理有利有節,有備有策有方。
外貿等行業企業體量大、鏈條長,勞動密集、就業容納量大,事關民生。外貿承壓,容易傳導給國內就業和消費,導致經濟進一步承壓。
4月30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民營經濟促進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這將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發揮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期,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推出做好穩就業穩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五項舉措。民營企業積極響應,多措並舉穩就業、穩市場、穩預期,以自身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為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斗爭、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作出重要貢獻。
遇事不慌,保持定力,堅定信心,貴在正確運用戰略和策略。
目前,線上精准匹配+線下高效觸達,雙輪驅動下,外貿優品進軍國內市場,匯聚起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穩外貿擴消費、應對外部沖擊的磅礡之力。
對民營企業來說,加快推動內外貿一體化,促進“出口轉內銷”,絕非無奈之舉或權宜之計,而是又一次鍛造企業內功、開拓國內需求、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寶貴契機。
改革開放以來,從“代工貼牌”轉向“自有品牌”,從“外貿為主”轉為“內外並重”,民營企業在一次次轉型改變、一次次再創業再長征中,不斷實現更大發展。
當外貿優品進軍國內市場、走入尋常人家,世界又一次見証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密碼:以市場活力承接國家意志,用內外兼修化解外部挑戰。
(四)
貿易壁壘、關稅壁壘試圖迫使我國企業和產業鏈外遷,我國14億多人組成的消費大市場與配套完善的產業體系和數字基建,反而成為吸引全球產業資金布局的磁石。
做強自己,是對壓迫、脅迫最有力的回應。關稅壁壘是壓力測試、改變契機,但無論有沒有關稅之危,民企都必然要向高端化、智能化、內外貿一體化方向轉型。
2024年,民營企業首次成為我國高技術產品的最大進出口主體,進出口高技術產品增長12.6%。依托創新和轉型,外貿將繼續打開新局面。
作為中國經濟這片大海中的弄潮兒,民營企業不僅不斷積攢搏擊風浪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手把紅旗旗不濕”。
“給我留點貨!”華為手機遭遇斷鏈封殺后重裝歸來,京東手機官博公開向華為“求貨”表支持。
“用新疆好棉花,造中國好產品!”新疆棉花被惡意潑污水,國產服飾品牌毫無意外作出正確選擇。
“攜手抗災,我們同在!”西藏日喀則地震發生后不久,無論是大平台還是小企業,紛紛傾囊相助,為震區救災和重建捐款捐物。
風口浪尖處,總能看到民企挺膺擔當的身影。
(五)
碧血丹心的愛國之情、豪情干雲的強國之志、舍我其誰的報國之行,有力表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有力顯示出民營經濟對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的重要支撐作用。
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以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為指引,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人士專心致志做強做優做大企業,堅定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中國式現代化的促進者。
越是風雨兼程,越要勇往直前。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在經風歷雨中成長壯大的民營企業,已經証明並將繼續用實際行動証明:“頂住壓力、練好內功、站穩腳跟,沒有跨不過去的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