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財評>>經濟觀察

人民財評:抓住“假日經濟”,釋放內需潛力

林關宏
2025年05月07日08:48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各大旅游景區持續火爆,全國消費市場繁榮活躍。“假日經濟”這個窗口,展現了中國經濟的充沛活力和強大韌性。

“五一”消費市場到底有多熱?一組數據可見一斑。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假期5天全國國內出游3.14億人次,同比增長6.4%﹔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802.69億元,同比增長8.0%。商務部的監測數據則顯示,假期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6.3%,重點監測電商平台智能家居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超20%。文旅市場持續擴容,服務消費持續升溫,餐飲市場紅火,不僅帶動了產供鏈上下游提質升級、同步繁榮,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觀察今年“五一”消費市場,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超大規模市場的內需潛力正在不斷釋放。從北上廣深杭等熱門城市酒店一房難求,到安徽銅陵、江西宜春、內蒙古通遼等非傳統熱門城市迎來客流高峰,再到夜間經濟迎來爆發式增長……文旅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發展,消費場景從大城市拓展到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線下實體消費場景重新煥發生機。在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之際,我國內需市場潛力持續激發,成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的有力見証。

中國經濟的活力和韌性源自哪裡?從根本上看,源自於供需兩端同向發力。

看供給端,各地創新和豐富消費場景,以多元供給激發消費潛力、市場活力。四川青城山景區推出外骨骼機器人和無人機送貨系統服務,安徽安慶、新疆喀什等地將文化演藝融入旅游場景,以文化亮點催生旅游熱點。如今,“新銀發旅游”“新中式旅游”“進貨式旅游”“反向旅游”“演唱會旅游”等“新玩法”持續涌現,各地“科技+自然+文化”“農耕+非遺”等新業態,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多元化旅游產品的需要,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看需求端,將五一勞動節假期由原來的3天延長至5天,各地聯動交通、住宿、金融等企業豐富消費惠民措施和優質產品,有力拓展了消費場景﹔加大對市場的監管和規范力度,不斷優化消費環境,讓說走就走的旅行更加舒心。就拿以舊換新來看,假期前四天,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超6萬份,帶動新車銷售88億元﹔消費者購買12大類家電產品356萬台,帶動銷售119億元﹔購買手機等數碼產品242萬件,帶動銷售64億元。“兩新”政策加力擴圍,拉動消費能力持續提升。

從更大視野來看,今天的中國行進到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高質量供給和高品質生活的雙向奔赴,這是假日消費持續火爆的內在原因,也是中國發展的強勁引擎。

一方面,伴隨著我國基礎設施水平的大幅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持續增強,我們有能力有條件為14億多人口創造更好的消費體驗。另一方面,伴隨著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長,人民對高品質生活的需要水漲船高,提供了巨大的消費增長空間。如今,除了年輕人作為文旅消費主力軍,老年人的消費需求也不斷釋放。

由消費市場看發展潛力,更能讀懂我國發展的信心和底氣所在。面向未來,順應消費升級大趨勢,運用好政策工具箱,持續深挖內需潛力,把我國產業基礎雄厚的供給優勢和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發揮好,定能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引擎。

相關新聞

人民財評:把“文旅流量”化為“消費增量”

(責編:史雅喬、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