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每日最新評論

楊瑩:黃金時代完敗黃渤時代,文藝片路在何方

2014年10月18日11:13    來源:荊楚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楊瑩:黃金時代完敗黃渤時代,文藝片路在何方

  今年國慶長假后,不少人感慨電影國慶檔成了“黃渤時代”,國慶檔票房榜上前三名《心花路放》、《痞子英雄2》、《親愛的》均是由他主演或參演,且三片累計票房達8.94億,佔國慶檔總票房的83%。另外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上映前已在豆瓣上呼聲很高的《黃金時代》,竟在起跑線上就輸了,上映首日僅為1060萬元,次日票房幾乎被腰斬,600萬,此后持續遭遇滑鐵盧,結果七天票房才3640萬,連心花路放的零頭都比不上,票房如此慘淡,令人唏噓,文藝電影的市場之春,究竟是到還是未到?

  自從《白日焰火》於今年二月斬獲第64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后,在國內取得了過億的票房,打破了文藝片票房毒藥的魔咒,緊接著像《歸來》、《后會無期》等文藝片均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使觀眾對文藝片懷有新的期待,甚至一些觀點認為,《白日焰火》開啟了中國文藝片復興的時代,2014有望成為中國文藝片的回歸之年。

  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白日焰火》票房的成功來自於社會對其獲獎的好奇心和適當的宣傳手段,而張藝謀的《歸來》是其與張偉平“分手”后的首部文藝電影,主題又涉及文革,再加上鞏俐、陳道明等實力派演員的出演,票房高不意外,但是這僅僅是個案,若以這兩部電影熱賣,說明文藝電影在中國市場能獲得普遍的認可,還為時過早。

  所以,當我們看到《黃金時代》票房敗北,盡管不叫座有它自身的原因,如影片長達3小時,觀眾經不起考驗,影院沒有耐心,減少放映場次﹔實驗性的拍攝手法觀眾一時難以接受﹔紀錄片風格,全片無高潮﹔違背電影規律,是有門檻的粉絲電影等。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文藝電影確實在中國市場不景氣,也不得不思考,作為精神文化的文藝片未來發展之路究竟在何方?

  我們看到,長期以來,文藝片在國內依然很小眾。像《青紅》、《三峽好人》、《圖雅的婚事》等在海外獲獎的影片,在國內票房均不過數百萬元。而商業電影在中國市場仍然佔據主流。可以說文藝電影正是在與商業電影的激烈競爭中,遭到了擠壓。

  一直以來,文藝電影與商業電影都被認為是二元對立的。實際上,近年來二者之間的界定已變得十分模糊。2013年票房大賣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國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圖》等影片,均不同程度地含有文藝片的印記。而像《白日焰火》這樣的文藝電影,當初也是將其當做商業片來宣傳。文藝片含有商業元素,商業片帶有文藝色彩,兩者之間本身就應該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其實,受到市場普遍認可的,往往是兩種元素結合比較緊密的影片。

  所以我們不應該過分去強調一部電影到底是藝術片還是商業片,而應該追求它究竟好不好看。中國的文藝片雖然仍有提升空間,但當前的市場基礎還相對薄弱,需要創作者適當向市場“妥協”。而商業元素是電影存在的基本形態,隻有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藝術探索,才能促進文藝片片市場的良性發展。

  當然,要促進文藝片的發展,政府還需要支持文藝電影的創作和放映,學習歐洲模式,對藝術電影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資金補貼,建立一些藝術院線,為文藝電影的發展營造寬鬆的環境。其次,借鑒美國模式,講求個人表達的同時,也不排斥市場,再恰當利用商業的外衣進行宣傳。當然,這只是適當利用市場,與市場形成良性互動,絕不是當市場的奴隸,從而在藝術表達與市場價值間找到平衡點。

  稿源:荊楚網

(來源:荊楚網)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