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觀點

中青報:政府“減副”需官員“能上能下”

吳學安

2014年05月14日08:27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政府“減副”需官員“能上能下”

  浙江諸暨市政府辦公室除1名主任外,配備了多達14名副主任。官方回應是為工作需要,有些副主任是挂職。對此,有專家表示政府人員編制應服從於事權。也有專家質疑:雖然挂職、兼職情況存在,但是14名副主任這麼龐大的隊伍,怎麼解釋都難以讓老百姓信服。(中國新聞網5月13日)

  政府領導職數屢屢膨脹並非新鮮事。如媒體此前披露,遼寧鐵嶺市一度有9個副市長、20個副秘書長﹔河南新鄉市曾有11個副市長、16個副秘書長、6個調研員﹔湖南平江縣曾有10個副縣長、4個縣長助理﹔山東省沾化縣是一個不足40萬人的貧困縣,除6名副縣長外,還曾設了15名縣長助理﹔安徽霍山縣政府也曾配備副縣長11名(其中有4名為挂職干部)。

  龍多不治水,雞多不下蛋。副職超編扎堆,很容易造成行政成本過高,同時導致機構臃腫,效率低下。而且佔用過多公共資源,加劇財政負擔與社會不公。一地各級機關編制及領導職數,基本上都由地方說了算,因為缺乏明確統一標准規定地方官員職數,地方政府在控制副職編制問題上,常常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

  當前,傳統的用人制度並未徹底變革,領導干部“隻能上、不能下”,公務員“隻能進、不能出”。盡管從中央到地方多次要求精簡副職,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譬如想法子把副職的官位挪動挪動——市裡的副秘書長可以到部門當正職,或者書記、局長分開設崗。假如上面盯著精簡實職不放,那就多安排幾個虛職,后面再加個括弧,寫上享受某某級別待遇。

  早在2009年初,中組部、中編辦就下發了《關於規范地方政府助理和副秘書長配備問題的通知》,全面啟動全國官員“減副”。但目前“減副”到底誰勝誰負,猶未可知。而要改變這種局面,就必須對現行干部人事制度動大手術。“減副”既不能重蹈以往“名減實轉,以轉代減”的覆轍,更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不僅讓優秀干部能進能上,還要敢於把多余的副職減下去。能否有效“減副”,有賴於官場是否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局面。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